弘扬伟大黄河精神 为建设出彩中原凝聚力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仅滋养与哺育了中华大地与中华儿女,还用它气吞山河的气魄、滔滔不绝的韧性与温暖多彩的柔情塑造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黄河各项工作极为重视,河南省的黄河治理工作也在党的领导之下进入了新纪元。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奉献、团结、务实、开拓、拼搏”的黄河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它既有五千年博大精神的厚重传承,也融入了新的时代要求和文化内涵。新时代下继续弘扬黄河精神,可以极大地激励我们为建设出彩中原凝聚力量。
弘扬黄河精神,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
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因水而兴,因水而长。水利者,水之利益也;利益者,利民益国也。盛世修水利,乱世整兵甲。黄河作为“四渎之宗”,其精神以大禹治水为楷模,以解决水患为前提,以强国富民为目标,传承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从“大跃进”时期因水利方针的偏差而领教过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到今天遵循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尊重自然,和谐统一,传承了“物我同舟,天人共泰”的哲学思想;从新中国引黄第一渠的兴建,到当代南水北调的中线穿黄工程——国内首次采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建设者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困难,解决好各类问题,传承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共产党员们在各种工程建设中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关键时刻叫响“让我来”、“我先上”的口号,敢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彰显了“舍家爱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将近28万三门峡黄河移民的浩荡迁徙,小浪底20万人的时空转换,彰显了“仁厚勇武,大义担当”的大爱精神。
从伟大实践中培育结晶而成的黄河精神,是大禹、李冰代代相传的民族治水精神,是革命年代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英勇奋斗精神,是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群众、动员群众、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指引下,凝结而成的。
弘扬黄河精神,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培育而成的传统和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弘扬黄河精神,有利于历史文化的弘扬
黄河在河南流经三门峡、焦作、洛阳、郑州、新乡、开封、濮阳,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多是战略要地,多为兵家必争,是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名胜古迹不可胜数,同时也是河南历史文化比较集中的区域,黄河流经河南河洛文化地区,夏商文化地区,其中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仰韶文化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从古至今的水利工程,不仅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也铸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瑰丽独特的治河文化,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共产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以现代水利工程为中心,挖掘工程沿线的文化遗产,统筹考虑交通组织,合理运用周边配套,并与邻近历史文化遗址相互呼应,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沿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例如有“黄河故宫”之称的嘉应观与新中国水利工程人民胜利渠比邻而居,前者将两位清朝统治者的命运与黄河彻底维系在了一起,后者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治黄的初战告捷,二者结合,相辅相成,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奋斗拼搏的实体见证。
弘扬黄河精神,就是发掘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突出优势,就是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记忆,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就是赓续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弘扬黄河精神,有利于制度优势的彰显
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在这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下建设的水利工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境内的黄河流域水旱灾害交替频发,1952年10月底,进京后第一次离开中南海外出巡视的毛主席,就来到中原地区对黄河进行考察,并嘱咐当时的黄委会主任王化云说,“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在近30年的时间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凭借全体人民的极大热情,依靠集体力量,运用“人海战术”,靠着手推肩扛运送沙石,筑坝垒堰,河南省沿黄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利工程,不仅彻底解决了黄河灾害的问题,也使沿黄人民将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奠定了河南水利和农业的发展的基础。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已经完工或正在建设。与过去不同,今天的水利工程,不仅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农业、水利等不同领域的规划设计及科研单位,还涉及不同地市的搬迁、移民、资金、水的使用权、与当地的生态矛盾等,这些问题没有可靠的领导力量与有效的制度保障是难以解决的。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下,黄河两岸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被动到主动治理黄河”的历史性转变。
弘扬黄河精神,就是坚持制度自信,坚信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够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弘扬黄河精神,有利于时代旋律的倡导
在2019年9月18日上午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殷切希望,浓缩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寄托着黄河流域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夙愿,让自然的黄河与文化的黄河生生不息、日益繁荣,这既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黄河事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两年的努力,在2021年10月22日召开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道,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们在黄河保护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方面取得了新进步。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可见在新时代,黄河精神是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引领人们在科学治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黄河精神是建设优质精品工程的内在要求,警示人们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要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考验;黄河精神是回报社会提升形象的文化名片,指引人们在关注经济效益之外,还要融入新的时代要求和文化内涵;黄河精神是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力量源泉,激励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之中。
弘扬黄河精神,“重”在保护与继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黄河是中华文明之根,从上古时代的“河图洛书”,到大禹治水之后的“洪范九畴”;从殷墟的甲骨文到别具一格的瘦金体;从登封王城岗到开封城下的六座城池;从《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河防通议》中的“水功有书”;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流”……无论是神话、文字、城池、国家治理来看,沿黄的中原腹地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可见,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同源,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要更加重视、保护这些承载着黄河精神的遗址、建筑、文献等实体,并以此为依据来感受、继承黄河精神并从中汲取养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保护不仅是保护深藏在大山里与博物馆中的文物,而是从静态的实物保护本身上升为动态的、活态的无形精神力量,将散落在炎黄周边、博物馆中以及古迹文献里的文物、遗产与文字变的“活”起来,真正地走进与深入到更多人的精神世界之中,从而使得黄河精神被继承下来。
弘扬黄河精神,“重”在整合与转化
黄河精神的载体很多,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革命时期的抗争历程、有建国之后的治黄与抗洪事迹、有新时代黄河治理的绿色文明。对于这些资源,一方面要加大力度进行系统性整合,可以联合教育、水利、文化、旅游等部门组建顶层机构,在保持其史料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统一性的黄河精神阐述体系;另一方面,在新时代中,发挥黄河精神的理论,重在推动黄河精神的创造性发展与转化。转化的基础在于实现黄河精神的大众化与全民化,可以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文化、水文化背景与资源,打造精品文化与旅游项目,传播黄河文化。转化还需实现黄河精神与建党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统一,将自然与文化合并,打造先进性教育基地,使得黄河精神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转化更需贯穿古今,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会贯通,使得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与时代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建设。2021年春节伊始,河南电视台的《唐宫夜宴》将博物馆成功“活化”,以沉浸式的方式讲好了黄河故事,真正实现了黄河精神的保护、继承、整合与转化。而此类节目的火爆也说明了黄河精神通过转化,可以深入现代人的生活与心灵。
在新中国成立73周年之际,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的过程中,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中,在实现中国能的伟大征程里,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弘扬黄河精神,必定能够为中原更出彩凝聚力量!
【作者:张莹,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建党100周年重点项目、博士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