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绘”十年丨王建国:强化城镇化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支撑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学术中原推出二十大特别策划——《智“绘”十年》,邀请学术中原理论频道特约专家从文化、科技、经济、党建等各自领域出发,聚焦河南,聚焦中国,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河南,为中国的发展增智献策。
今日刊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国的文章《强化城镇化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支撑》
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也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没有先例的。河南作为全国第一户籍人口大省、第三常住人口大省,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现状,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作为现代化建设过程的能动主体,同时也作为现代化成果的受益者,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无疑是现代化的强大支撑,人的现代化则无疑是现代化的最集中最根本体现。从河南看,2021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5%,和全国平均水平64.72%相比低8.2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位居第26位,仅高于广西、贵州、甘肃、云南、西藏等5省区,与河南人口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太相称。应该说城镇化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支撑作用相对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换句话说,存在着更为巨大的潜力。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把“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列为“十大战略”之一,正是立足河南省情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对于推动城市“起高峰”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县域经济“成高原”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要切实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由于我国的城镇化人口职业转换先于身份转换,所以大量的城镇化人口虽然主要从事非农业工作,但实际上这些城镇化人口并没有具备城市户口成为真正的市民从而融入城市,他们处于“城乡两栖”状态,农闲了进城务工挣钱,农忙了回乡耕耘从事农业生产,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则带着在城里务工挣的钱回家过节消费。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突出表现为户籍城镇化率严重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21年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7个百分点左右。从河南看,2021年户籍城镇化率与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2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河南城镇化数量指标与全国有较大的差距,质量指标差距更大。河南城镇化的数量和质量差距,直接影响了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潜力和支撑经济增长动力的释放,不利于城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功能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所以,要采取有力措施,多途径筹措城镇化人口进城落户成为市民的资金成本,切实解决城镇化人口进城的住房、上学、就业、就医、社保等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增加城镇化数量,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
二要多层次高水平打造城镇化的平台载体。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需要有承接载体和支撑平台。一直以来,河南都一直是全国农业转移人口第一大省,多数年份农业人口向外转移都在2000万以上,最多的年份接近2500万,但主要转移目的地不是省内,而是沿海发达地区和京津地区,省内转移相对较少,这也是导致河南作为全国第一户籍人口大省及第一农村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在于城镇化平台载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所以,加快现代化河南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从多个层次打造城镇化平台载体。一是采取措施,加大区划调整力度,加快“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建设,把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尤其是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市域面积仅为7567平方公里,位居全国除4个直辖市外的27个省区的第18位,相当于哈尔滨(53100)的近1/7;不到拉萨(31662)的1/4;不足长春(24744)南宁(22100)、昆明(21012)的1/3;不到呼和浩特(17200)、杭州(16850)成都(14335)的1/2,接近沈阳(12860)、石家庄(13504)、合肥(11455)、福州(11968)、济南(10244)、长沙(11819)西安(10752)、兰州(13100)、乌鲁木齐(13800)的1/2;与银川(9025)、武汉(8569)也有一定差距。市区面积2020年为1284.89平方公里,在全国27个省区中排名最后一位,大体仅相当于哈尔滨(10214)的1/8;南宁(9926)、乌鲁木齐(9589)的1/7;济南(8366)、武汉(8400)、杭州(8000)的1/6;长春(7557)、广州(7434)、南京(6857)的1/5,市区面积居于绝对劣势,发展空间相对狭小,应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进程,多途径扩张市域面积,再就是加快撤县市设区步伐,扩张市区空间。同时,要按照功能定位,着力发挥优势,强力推进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城市“起高峰”。二是按照“强核赋能、构网畅流、筑基绣底”的步骤,加快郑州“1+8”都市圈建设,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建设城镇化的平台载体;三是持续实施百城提质工程,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建设等方面,切实提高县城的承载能力,同时下大功夫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成高原”。
三要释放扩张产业发展的就业潜力。河南产业结构相对来讲可以概括为“农”字当头,产业偏重,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9.5∶41.3∶49.1,和全国平均水平7.3:39.4:53.3相比,一产比重高,三产比重低,总体结构度偏低,产业偏重,尤其是传统重化工业、传统农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局面没有得到颠覆性的根本改变,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城镇化人口省内就业受限。因此,要紧抓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新机遇,着眼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力实施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和换道领跑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步伐,一方面提高工业结构高度,使工业变“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为城镇化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在省内城镇工作实现转移、让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省内城镇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
四是提高农村居民承担进城落户成为市民成本的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始终与城镇居民存在着较大差距。202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33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7.3%,使得农村居民难以与城镇居民一样承担在城镇定居生活的高成本,加上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收入不稳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成为市民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此,一要加快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步伐,或者尽快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村集体、农村居民从农村建设用地出让收益中分得更高比例更多份额;二是尽快实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一样的财产权制度,完善农村资产抵押担保产权权能;三是加大乡村建设力度,为农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切实大幅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进城落户的资金保障能力。
(作者:王建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