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河南|王新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普惠城乡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围绕打好新型城镇化这张牌,制定出台一系列关键改革举措,城镇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城乡结构实现历史性嬗变。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奋楫笃行开新局,创新实干谋新篇,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城乡发展翻天覆地
城镇化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城市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河南城镇常住人口55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45%,比2012年提高14.4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1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2.84个百分点。2017年是河南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全面跨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社会。2018年和2019年城镇化率连续两年增幅全国第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2012—2021年,城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30.7%提高到38.9%,城市人均生产总值由41718元增长到75386元,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077亿元增长到2311亿元。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为全国“3个1亿人”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郑州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站上全国城镇体系塔尖。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市体系的塔尖城市,是承载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载体。入列国家中心城市是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的集中体现。2012—2021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从5460.9亿元增长到1269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23.6亿元,常住人口增至1274.2万人,实现了经济总量破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破千亿、常住人口破千万的大跨越。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围绕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总体发展思路,枢纽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都市形态加快形成,2021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75万吨,货运规模居全国第六位、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超过54万吨,位居全国第五,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核心节点作用更加凸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心城区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支撑郑州在国家队发挥重要功能。
郑州都市圈实现扩容,重塑“1+8”空间格局。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向高级化的必然选择,是突破行政区划边界约束、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十年间,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级城市群,郑州入列为国家中心城市,为更好推动两大国家战略的落地生根,郑州都市圈由“1+4”拓展为“1+8”,嵌入“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空间面积由1.59万平方公里扩展到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人口比重由接近20%提高到4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40%提高到近60%,高校总数、科研机构、科创产业占全省八成左右。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郑开步入同城化发展新阶段,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郑许、郑新、郑焦一体化步伐加快推进,洛济融合发展和洛三、洛平、洛焦等联动发展态势显现,高能级的现代化都市圈加快形成,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居民生活空间品质稳步提升。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实施公共服务扩容提升、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等行动,推动建设一批引领性、牵引性项目,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充足,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全面实现了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的5G网络全覆盖。2012—2021年,河南城市普通中学由1031所增加到1452所,医院床位数由15.79万张增加到25.14万张,排水管道长度由1.33万公里增加到2.43万公里,道路面积由1.9亿平方米增加到3.55亿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由6.38万公顷增加到11.86万公顷。2021年末,郑州和洛阳轨道交通线路建成长度达到249.4公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洛阳成为中西部地区非省会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还体现在就业吸纳能力提高上。“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布局基本实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到非农产业就业。
新型城镇化改革不断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加快融入城市。河南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效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确保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与居住证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实现文化体育、法律援助、就业培训、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与户籍归属地的“脱钩”。同时,新型城镇化改革持续探索,濮阳、长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许昌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城乡融合发展程度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2012年的2.49∶1缩小至2021年的2.12∶1。
切合河南实际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把握新型城镇化所处的阶段特征,坚持质量并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是城镇化的拐点。超过50%,城镇化将进入下半场,由快速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转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完全市民化,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十年来,河南的城镇化历程,经历了50%的历史转折点。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乡村人口,都拥有数千万的规模,客观上必然要求河南无论在城镇化的哪个阶段,都要做到既注重提高质量水平,又保持一定速度规模。十年来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关键就在于把自身城镇化的个性特征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相结合,坚持质与量并重。目前,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城镇化率仍存在极大差距,农村常住人口仍有4000多万,这就要求在接下来的城镇化进程中,还需要坚持质与量双提升,统筹处理好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关系。
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以人为本。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导致城镇公共产品供给相对不足,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另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随之提升,对所居住的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年来,正是立足于增进民生福祉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秩序、城市安全等群众关切的方面,积极回应群众的呼声,加快补齐短板,人民群众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但是,由于目前河南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仍然不足,在今后城镇化进程中,仍要时刻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为人民。
遵循人口向优势地区集聚的态势,坚持龙头带动。近十年,人口、要素向都市圈、向中心城市流动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谋求依托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圈、扩容都市圈,带动区域整体能级提升,力争厚植应对区域竞争的新优势,牢牢把握竞争主动权。河南根据人口资源要素流动的新变化和区域竞争格局的新调整,一方面积极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做强核心增长极;另一方面,充分考虑郑州集聚辐射带动能力相对不足的现实需求,积极谋划重塑郑州都市圈,进而以都市圈来带动城市群,支撑中部崛起。当下,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推进路径方兴未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河南仍需持续发力,将中心城市、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主载体。
依据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转换,坚持改革赋能。由于我国的城镇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各区域板块之间也不平衡、不协调,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出现了顶层设计不够、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十年来,河南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消除了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了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这一宝贵经验证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制度性障碍,只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就能不断为城镇化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注入新动能。
顺应乡村河南到城镇河南的转型,坚持统筹协调。十年里,河南整体进入城镇河南的新阶段,过半人口进入城镇生活,不仅直接对整个社会的职业结构、消费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催动了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城镇体系的调整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河南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用统筹协调的方法,高扬中心城市“龙头”,筑牢县域经济“底盘”,打通区域合作“筋脉”,实现以新型城镇化来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城镇体系的调整优化。未来,城镇河南的特征将更为明显,结构性矛盾也会呈现出新的形式、新的特征,因此,统筹兼顾方法要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
向更高能级的城镇化跃升
瞄准当好国家队,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具备更强大的能级,将自身的创新、服务、枢纽等功能高效传递到区域。但是,和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的能级相比,郑州还有一定的差距。郑州要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不能单靠一市之力、凭一域之地,而要加强内外联动、区域协同,以郑开科创走廊、许港产业带、开港产业带为骨架共创郑汴许“黄金三角”,推进郑汴许合作发力,打造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引擎。中心城区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要联动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枢纽开放、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郑开同城化要加快推进,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实现郑州和开封资源要素同筹同用、城市功能聚合互补、产业体系错位布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郑州和许昌要深度融合,以郑许市域铁路为先导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高质量建设许港产业带。
聚焦提升一体化,依托都市圈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都市圈在核心增长极到城市群中起着重要承接作用,是“核心增长极—都市圈—城市群”空间组合的关键一环。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要发挥郑汴许核心引擎的引领示范效应,建立健全“重合作、促共赢”的政府协商机制、“重协同、促实施”的规划协调机制、“重分工、促落地”的项目协作机制、“重效率、促顺畅”的要素协同机制、“重便利、促通勤”的交通建管机制等,强化规划共绘、生态共保、交通共联、产业共建、文化共兴、服务共享。要依托都市圈放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开展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强化跨市域交通对接、功能衔接、产业连接,打造豫西、豫南、豫东和豫北四大城镇协同发展区,推动中原城市群协调有序一体化发展。
发力县域城镇化,完善县城和小城镇载体功能。对于传统农区,县城和小城镇是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县域城镇化,要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把县城作为县域城镇化的主阵地,聚焦“增体态”“强筋骨”“提品位”,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培育设施等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加快打造头部带动型、配套基地型、块状集群型、流通贸易型、专精特新型等产业发展模式,增强县城的产业发展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要着力增强乡镇的联城带村功能。践行乡镇工作“三结合”,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弥补交通、市政、通信、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提高乡镇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着眼高品质生活,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城市的本质是高品质生活空间。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要坚持高标准建设。积极开展城市体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完善“里子工程”“避险工程”。要坚持高水平管理。树立全周期城市管理理念,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智慧治理模式。
打通制度性通道,促进市民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程,改革也步入深水区,更需要下定决心啃硬骨头。要围绕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持续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要围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单项改革不断创新,加快健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要围绕县域城镇化的投融资难题,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盘活国有存量优质资产,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中央企业等参与县城建设。
(作者:王新涛 单位:省社科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