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军:以高水平创作助推高效能科普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0-17 14:04

  科学技术只有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科学普及只有广泛开展并惠及群众,才能厚植创新发展的沃土、支撑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科普工作不到位,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就比较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但还存在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科普创作是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桥梁,高水平的科普创作才能确保高质量的科普能效。

  一、科普创作水平影响决定着科普的效能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特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一种活动。青少年、农民、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是科普工作的四大群体,科普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的普及,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通过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具有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不仅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普及关于科学的大“智慧”,既要告诉人们“做事”的方法,更要致力于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

  科普创作是科学技术成果与普通社会受众的桥梁和纽带,科普创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科普工作效能的大小,必须把大幅提升科普创作水平作为增强新时代科普效能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2022年9月4日《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发布,强调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意见从基层科普服务、科普基础设施布局、科普活动效益、人才队伍、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和作品创作等七个方面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聚焦“四个面向”实施科普精品工程,加快培育高水平的科普创作中心,鼓励支持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与科技工作者加强交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手段,支持科普展品研发和科幻作品创作,丰富科普作品形态业态,创新载体和形式加大优秀作品的传播。

  凡是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的手法创作的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作品,或者公众乐于参与的活动文案、样式,或者其中蕴藏着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作品,都可以视作科普作品。科普作品既要“保真”更要“有趣”。所谓保真,即科普作品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坚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方法,秉持科学精神,这是最为基本的底线要求。所谓有趣,即科普作品创作必须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通过讲故事、明道理,在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环环相扣中领略科学的魅力,明辨做人的道理,这是科普作品生命力的基本保证。科学大家创作科普名作,具有巨大的传播优势。世界知名科普著作《从一到无穷大》,它的作者是美籍俄罗斯裔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曾提出天体物理学“大爆炸”、生物学“遗传密码”。他在谈到这本科普著作的出发点时说,是想“尽力收集现代科学中最有意义的事实和理论,并且按照宇宙呈现在今天科学家眼前的模样,从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为读者们提供一幅宇宙的总的图景”。翻译家暴永宁对此书的评价是,“看了这本书而不承认科学的有趣,恐怕是不大可能的。它既像渊博的历史书,娓娓而谈,又像满腹哲理的老叟在从容讲述,丰富、生动、形象而又不强加于人”。

  二、坚持科普为民是高水平科普创作的根本要求

  科普创作应坚持和具备“潜望镜”、“望远镜”、“显微镜”和“照妖镜”等功能的有机统一。科普创作是“潜望镜”,要将那些深不可测、“潜在水下”的事物浮现在眼前,确保读者能够透过表象了解事物本来面目。科普创作更是“望远镜”,把遥远的似乎与我们毫不相关的事物拉近到眼前,在让人们惊讶于这么遥远的事物也和我们有着各种的关系的同时,给人以启迪。科普创作是“显微镜”,把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事物放大数倍乃至百倍,使读者明白即便简单普通的东西,也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生活智慧。科普创作更是“照妖镜”,将那些戴着假面具蒙骗世人的伪科学、反科学活动暴露无遗,还社会公众一个风清气正的生活环境。

  科普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科普要紧扣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传播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以先进带后进,以文明进步代替蒙昧落后,以真善美抑制假恶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科普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方法,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作品,致力于培育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公民。科普是面向普通社会大众的,科普的开展形式、表达方式、传播内容要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要关注、关心和关爱普通群众,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学普及的重点方向。通过科普提高人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提高就业、创业以及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提高识别抵制愚昧迷信、伪科学的能力,提高科学生活、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能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公众行使民主权利和参与公共事业的能力,提高科普的现代治理能力,提升科普资源供给水平,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科普需求。

  三、致力于传播科学之美是高水平科普创作的动力源泉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传播科学之美是科普创作的动力源泉,科普创作作品应借助传播科学之美,激发培育普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彭加勒,被誉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世界数学领袖和相对论、混沌学等的先驱,他认为科学家“不是因为大自然有用才去研究它,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若是自然不美,知识就不值得去求,生活就不值得去过了”。德国知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海森堡则为“自然之美而眩晕”,他说:“通过原子现象的表面,我窥测到了一个异常美丽的内部,当想到现在必须探明自然界如此慷慨地展示在我面前的数学结构这一宝藏时,我几乎晕眩了。”

  科普作品创作必须致力于发现科学之美。正如有人所形象指出的,有什么样的童话会比生物发育更美妙,有什么样的神话会比生物进化更神奇,有什么样的史诗会比宇宙演化更宏伟呢?从一个奇点的大爆炸开始,历经100多亿年诞生了800亿个星系、500万亿颗恒星;从简单的化学分子开始,历经几十亿年的进化诞生了今天地球上的千万个独特的物种。只有科学才能谱写这首最为壮丽的、永远写不完的史诗。从简单事物中发现复杂的奥妙,从复杂事物中发现简单的规律,从杂乱无章、形形色色的事物中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历史或现实关系,这就是科学之美。当代科幻作家刘慈欣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游吟诗人唱出来的,也不是剧作家和作家写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所讲的故事,其宏伟壮丽、曲折幽深、惊悚诡异、恐怖神秘,甚至浪漫和多愁善感,都远超出文学的故事”。

  四、高水平创作应致力于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高水平科普创作应坚持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基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媒体传播模式全新呈现,推动科普创作显现多样发展态势和全新阅读体验,大科普大创作的时代正在快步走来。科普创作要坚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社会热点出发,关注并深度融入市场。国内知名的科技知识网络社区果壳网,宗旨是致力于“建设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科学有意思”,坚持从有用、有趣两个向度调动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果壳网作为较为知名的科普网站,其创始人、网站主编徐来认为,科学问题最有效的需求者是成年人而不是儿童。从热点出发,抓住社会关注点,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国内科学家往往身兼数职,既要申请撰写论文、申报课题、从事科学研究,还要承担一线教育教学任务,科普贡献大小还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加以体现,做科普甚至还会被认为有“不务正业”的嫌疑。要持续探索科普与科技创新人才使用评价体系,在确保社会综合效益前提下,着力推动科普创作有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投身到科普活动中,厚植全社会科普的持久动力。

  科普创作应坚持满足社会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公众眼中的科普明星,引领、推动未来科普成为一个活力产业,依托一个个科学明星或金字招牌,为公众揭开壮丽的科学世界云图,引领社会公众远离蒙昧,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不断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需求。

  (作者:梁红军,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