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深层意涵: 生命渠•生态渠•生力渠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0-28 21:02

  什么是幸福?如何实现幸福?青年马克思说,幸福不应当是纯粹满足私利的主观感受,那不过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而是在于“为人类而工作”,它不同于瞬间的快乐,而是一种持久的满足,真实不虚、惠及全体,是对人本质的复归。当工程从实然层面的“效果”与“功能”上升为伦理层面的“价值”与“幸福”,意味着它本身有助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红旗渠的深层意涵,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渠”,因为它的建设与完善,不仅能够实现工程本身的效能,而且能够满足广大老百姓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需要。

  红旗渠解燃眉之渴,是彪炳史册的“生命渠”。一点解渴之水对于当代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林县人来说就是极大的幸福。历史上,红旗渠所在的林县(现称“林州”),曾经“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水利不兴、用水不给,严重影响了林州百姓的生产生活,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500余年,共发生自然灾害100余次,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为缓解百姓“饮水难”与农业“用水难”,1959年中共林县县委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即后来的红旗渠工程),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1960至1969年,在资金、粮食、技术、水源四大难题面前,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条隧道,架设152座渡槽,以牺牲81人的代价,创造了蜿蜒1500公里的红旗渠,真正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红旗渠的修建与完善,从来不仅仅是工程的自我实现,而是服务于人的本质的实现,是那个年代干部与群众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对人异化的伟大尝试,通过战天斗地的伟大斗争,实现了生存意义上的幸福。

  红旗渠保福祉永续,是泽及后世的“生态渠”。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如果脱离了自然界,人的幸福毫无意义。红旗渠不仅满足了人的用水需求,更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这关涉着更为持久的幸福。早在修建红旗渠的60年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建渠的重要意义,采用1:8000的纵坡比,形成自然水流灌溉天地,规避了人工污染、人力增加、成本过高的问题。坚持保护山体、少占耕地、少毁树木三大原则,形成了“一渠十带”的生态循环发展链,建成集引水、灌溉、防洪、发电、蓄水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有效地提升了地下水位、增加了自然降雨、滋长了自然植被,一改林州的干旱面貌,还林州人民一片绿水青山。近年来,林州市政府支持生态涵养工程系统推进,完善“生态水系-园林绿化-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四大工程,将黄华河、桃园河与红旗渠互联互通,破解了少水、断水、污水的威胁。红旗渠让“生态之水”永远流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林州百姓在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中幸福生活,实现了生态意义上的幸福。

  红旗渠补精神之钙,是催人奋进的“生力渠”。人的本质从来不仅仅是维系生命的“种本质”,更是超越生命之上的“类本质”。红旗渠“保存生命”,更升华生命。在红旗渠修建与完善过程中,无数干部群众超越人的生理极限与视野局限,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凝结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干不成的事业。60年来,林州人民从来没有忘记红旗渠的动人故事,更没有忘记红旗渠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它是抓“六保”促“六稳”的必胜动力;在反腐持久战中,它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正气;在疫情阻击战中,它是“严防严控、动态清零”的一份承诺。红旗渠里流淌的是精神,精神之渠永不断流。从解喉舌之“渴”到解精神之“渴”,人的需求可能会不断提升,渠的技术会不断改进,但凝结在其中的精神早已经上升到普遍性的高度,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人固有一死,但精神永存,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努力,能够实现真正生命意义上的幸福——那就是人类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那么,在当代要怎样继续打造“幸福渠”呢?处理好三对关系是要点。一要处理好渠与人的关系。红旗渠归根到底是为人这个主体服务的,它的增建、修缮和改造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实施建造,解决其中的复杂矛盾,真正增进绝大多数人的福祉。二要处理好渠与自然的关系。红旗渠作为人造物,是沟通自然与人的媒介,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载体,工程运行与维护需要保证水清、草绿、花香,保障可持续发展与代际正义。三要处理好渠与精神的关系。红旗渠是红旗渠精神的物化呈现,红旗渠精神是红旗渠的精神升华。既要维护好红旗渠的文化景观与独特风貌,继续发展相关的遗产保护、红色旅游、教育培训等新业态,又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推动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新时代让红旗渠水永不断流,让红旗渠精神哺育更多时代新人,奋勇拼搏,不断前进,助推他们上升到新境界、新高度,实现更持久、更普遍、更真实的幸福。

  (作者:张柏林,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彭兆龙,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