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丨翟慧杰: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公共安全治理体系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1-09 15:39

  编者按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辟“二十大回声”专栏,集纳专家学者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研究阐释关注热点问题,深化学术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公共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检验着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然而,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各种风险交织叠加、耦合转化。“灰犀牛”事件和“黑天鹅”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日趋成为风险社会的常态,这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战略定位、行动导向、基本范畴、模式创新四个维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定位: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纳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战略之中,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公共安全治理、应急管理事业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公共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位置,也充分显示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构建应站在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予以谋划,进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这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行动导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应把防风险、保安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即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做好信息化风险识别,进行源头管控;精准化风险研判,及时监测预警;动态化风险评估,及时风险处置。古人云“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有效预防是付出代价最小的关键环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真正把各类安全风险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自然灾害领域应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立科学高效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安全生产领域应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进而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防线前置、主动防御,真正做到确保本质安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同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织密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信息泄露,确保数据安全。

  三、基本范畴: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应急管理部门正是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组建的,有效加强了各相关部门系统联动与协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需求结构日趋多样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给公共安全形势带来极大挑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任务十分繁重。

  公共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展,主要包括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生物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各类安全风险都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哪一类风险的发生都易产生传导效应,进而形成风险综合体。尤其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多发重发,安全生产事故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变化,国际生物安全整体形势日益复杂严峻等,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都暴露出了不少短板、弱项。因此,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正是运用整体性思维、坚持系统性观念,破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重叠及职责不清、协同联动不足问题等,加强各层级、各部门条块联动,多部门综合协调,进而有助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要素的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

  四、模式创新: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整合区域应急物资,有助于提升快速反应和区域协同能力,提升区域应急效率。目前,一些区域已经探索建立协作机制,例如,京津冀建立联合应急救援处置机制,长三角建立区域应急联动协调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跨境应急救援机制等。因此,在探索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其他区域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区位特点,建立省际以及相邻地区协调联动机制。同时,加强区域各类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有效协同。建立和完善军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联动机制,应急指挥领导机制,军地应急会商机制,提高跨区域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作者:翟慧杰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