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安阳篇):岳飞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1-03 14:17

  编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会有河南元素作为试题出现。今年高考结束后,记者和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专家对全国所有高考试卷梳理发现“诚哉斯言”:在今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中,涉及河南元素的高考试题竟有9题。“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之“高考试卷中的河南”特别策划击节而出。

  大河网今天推出高考试卷中的河南(安阳篇)第四辑——

  高考试卷中的岳飞

  提起岳飞,大家耳熟能详,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深情地回忆说: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都给我买了。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摘自2016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

  那么,高考试卷中是怎么考查岳飞的呢?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怎么激励后人的呢?您了解英雄人物岳飞的成长故事吗?今天,让我们跟随高考试卷,走进岳飞故里,一起去追寻英雄的足迹。

  第一节 原题

  第二节 试题解析

  一、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27、作文”解析

  解析一:2015年语文高考题北京卷作文要求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单凭高考作文题目,便足以吸引人。文中列举出的第一位英雄人物,便是我们河南汤阴的岳飞。

  我们从小便通过连环画、听父母讲故事等方式接触过岳飞。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岳飞练字》,是根据清代作家钱彩、金丰《说岳全传》相关内容编写而成,讲的是岳飞自幼家贫,便折了柳枝作笔,母亲手把手教他在细沙上练字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辽宁作家王印权据《说岳全传》整理评书《岳飞传》,由刘兰芳播讲,出现了“《岳飞传》开播,一城空巷”的局面,岳飞形象深入人心。笔者作为70后,从小听着小喇叭、听着《岳飞传》长大,如果我选择与英雄生活一天,自是第一位要选择岳飞的。我想做岳元帅手下的马前张保、马后王横,跟随元帅征战沙场,收复山河。这两位都是小说中岳飞的贴身护卫,武艺高强,忠义双全,哪怕拼了自家性命,也要护卫岳元帅周全。岳元帅要誓杀金贼,收复河山,我们鞍前马后,冲锋陷阵,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岳元帅被陷害入狱,我们有冤无处申,报国又无门,劫狱又不准,唯有先行一步,撞死在岳爷的监牢外墙。岳飞豪情万丈,“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也有侠骨柔肠,小重山抚琴抚到琴断,丹心一片感天动地断人肠。满江红如今已红遍神州路,好想和将军共明月醉一场......

  解析二:这是有导语提示的命题作文,既考查了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又考查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命题作文,难在精准审题。首先要通读本题的所有文字,知其大略;然后结合导语和要求,琢磨题目,确保审题精准。“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这个题目,看似没有审题难度,仔细推敲,还是有几个关键处需要注意。第一,选准“心中的英雄”。“心中的英雄”选谁?可以选“导语”中提示的“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多是中学语文或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可以作为首选;也可以根据“……”自选。选出的英雄是什么样的?他是“中华英雄”,不是外国英雄;他“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有名有姓、真实存在的人,不能虚构;“自选一位”,是一位,不能笼统的写英雄群像;他“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他的形象是立体、丰满的,两个方面要兼顾,不要写成扁平人物。第二,找准写作者的定位和写作范围。“假如”是虚指,要求展开想象,要大胆有创意地想象,但又不能天马行空地胡乱想象,因为英雄是真实的人,所写的英雄故事应该符合历史真实;“我”是实指,指真实的自己,“我”要穿越到英雄身边,与英雄有真正的接触;“生活一天”明确规定了时间和内容范围——一天的生活,不能只写某一个瞬间。所以,从内容上看,要通过写“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中的一件或几件事,突出他立体的堪称“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的形象,表达“我”对他的钦敬之情。从写作技巧上看,写记叙文,要有故事有细节,有详写有略写;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用叙述展开一天生活,用描写突出细节;用抒情、议论表达情感和主旨,夹叙夹议,画龙点睛。

  二、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解析

  文本解析一

  阅读题目是《将军赋采薇》,讲的是抗战时期,戴安澜将军率领将士高唱岳飞的《满江红》,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开赴缅甸与数倍于己的日军作战,最终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

  实际上,戴安澜将军和他的第200师只是当年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的一个缩影。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较场口有座关岳庙,里面供奉着岳飞神像。为了用精忠报国精神激发全国军民收复失土、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这里成了将士们出征祭拜宣誓的最佳场所。1942年3月29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从云南入缅出征时,数万将士臂刺“精忠报国”,高呼“还我河山”,高唱岳飞的《满江红》,誓师抗击日寇。宣誓祭拜仪式后,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给出征的每一位将士发了一枚刻有“还我河山”四字的铜质徽章进行激励,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抗战历史中壮怀激烈的一页。

  文本解析二

  阅读题目是《将军赋采薇》,本文讲的是抗战时期,戴安澜将军率领将士开赴缅甸与数倍于己的日军作战,最终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本文是人物传记,属于实用类文本。高考对实用类文本主要考查信息筛选、整合、分析、概括、评价、探究等能力。

  试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答案:D、E

  【解析一】A项“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错,属无中生有。B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不恰当,原文为“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C项“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错,原文为“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答案DE。

  【解析二】第(1)题侧重考查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将选项中的信息与原文进行比对,然后判断正误。A项对应第一段,其中的“自幼”“常常”“熟读成诵”等均属无中生有。B项对应第四段,戴安澜的绝命家书中还提到“老母”和“老父”,所以“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概括不全面。C项对应第五段,“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与原文说的给他所率领的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不符;“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误把意愿当作现实。D项对应第六段,“马革裹尸”运用典故,表示英勇作战、为国捐躯,并不是真的指用马革裹尸,分析概括正确。E项回扣全文,虽然“收复棠吉”在传主事迹中没写,但出自毛泽东挽诗中的“驱倭棠吉归”;《采薇》是《诗经》中描写战争的诗,毛泽东用“将军赋采薇”表现戴安澜的儒将风采,分析概括正确。答案是E和D。

  试题(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答案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解析一】本题考点为信息筛选和概括。题干问“为什么”,可用由果溯因法,即根据文中的相关结论或者观点,找出导致其结论出现的原因或者支撑该观点的论据。首先要找到结论在文章中的位置,戴安澜为什么回答“何防之有”,可在文章的第二段找到相关信息,再结合一些重要词语“为了”“坦然答道”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发现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有两点,筛选后可概括作答。分析整合信息可得出“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这一原因。

  【解析二】本题侧重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题目问的是为什么戴安澜不愿防备宗祺仁,需要从戴和宗两个方面找原因。答题时,需回到文中找到对应段落——第二段,提取关键词句,如“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莫逆之交”“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爱国志士”“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等,最后从戴和宗两个角度整合这些信息,分条作答即可。答案: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试题(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解析一】本题考点为探究文中的某个问题及个性化解读。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解析二】第(3)题侧重考查整合文中信息、评价传主志向的能力。答题时,首先阅读这两首诗,找出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诸葛”和“秦皇”;然后调动平时的积累,尤其是学过《出师表》《过秦论》等课文,结合诗句内容,找到他们英雄事迹与戴安澜将军“远征”之间的契合点,推敲诗句中蕴含的志向,如“王师”表明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岛夷摧”“射夕阳”是表达荡平日寇的志向,“扬鞭遥指花如许”“澄清宇宙安黎庶”指解民于苦难的信念;“远征功业迈秦皇”表明“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志向。最后组织语言,逐一作答即可。答案: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疆拓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试题(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答案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解析一】本题考点为探究传主的人格魅力。审题先要抓住“题眼”——“内在原因”,即内在的精神品质;然后梳理传主的主要事迹来概括其精神品质。文本记叙了戴将军鼓舞士兵士气;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勇赴国难,视死如归;给妻子写绝命家书;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主要事迹,从这些事迹中可概括出传主的精神品质。从文本最后一段,民众、国民政府、美国总统、中共领袖对戴安澜的态度也可概括出戴安澜的精神品质。最后从“相关链接”中可提炼出戴将军淡泊功名等品质。组织答案时可按照爱国、军事、为人及对待家人等方面展开。

  【解析二】第(4)题侧重考查综合探究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方向一般有二,一是向内挖掘,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分析,在文中找依据加以印证;二是向外延伸,结合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谈看法。本题是第一种。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的“深受国人爱戴”和“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两个方面,对所有材料进行分类梳理、归纳概括,并用文中事例印证。答案提供了五个要点,①②③④主要是戴安澜“深受国人爱戴”的内在原因,⑤主要是“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的内在原因。当然,答案不限于这五点,但是两个方面须兼具。答案: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每点都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实例分析)

  第三节 试题里面的故事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和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目,都考查到了岳飞英雄事迹及其对后人的感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的力量是无穷的。岳飞,作为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每当我们这个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总会有人以之为榜样,挺身而出,不惜一死保卫家园。今天,我们就跟着试题,来到汤阴,来到岳飞庙,感受英雄的成长经历。

  岳飞(1103-1142),出生在相州汤阴,即现在的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岳飞出生不久,汤阴发大水,其父岳和将夫人姚氏和襁褓中的岳飞放到一个石瓮里,顺着大水飘走。岳飞母子被大水冲到现在的内黄县石盘屯乡石瓮村附近被人救出,岳飞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在这里成长。

  岳飞年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武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19岁时投军抗辽,后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投军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迁都临安,建立南宋。

  岳飞跟随副元帅宗泽,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1129年,金兀术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金军渡过长江,很快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宋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敌后作战,多次打败金军,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升为太尉,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

  绍兴九年(1139年),宋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次年(1140年),金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金兀术被迫退守开封,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在朱仙镇,岳飞招兵买马,连络河北义军,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这时的宋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绍兴十一年(1141年)八月,宋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杀飞,始可和”。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年仅39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上台,主张抗金,遂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

  现在,河南很多地方的地名、村名,都和岳飞有关。如内黄县石盘屯乡的石瓮村,就是纪念岳飞和母亲乘坐的石瓮,后改名为石瓮村。距离石瓮村不远的内黄县楚旺镇汤王庙村,就是纪念岳飞结义兄弟汤怀改名为汤王庙。

  ■岳母刺字

  岳飞背上的字,相传为岳母姚氏所刺。那么,岳飞背上的字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

  据元人所编《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蒙冤案,是大理寺官员何铸审理。《宋史·何铸传》载: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由此可见,岳飞背上的字是“尽忠”而不是“精忠”。后人之所以会把“尽忠报国”传为“精忠报国”,也是有着它的历史根源的。

  宋高宗赵构曾经因为岳飞抗金有功,特赐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以示对岳飞的鼓励和褒奖。人们便把岳飞称为“精忠”元帅,“精忠”二字成为了岳飞的代名词,再加上他秉承母训,尽忠报国,所以,人们就将“精忠岳飞”和“尽忠报国”合称为“精忠报国”了。其实,在后人看来,“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并无实质区别。

  ■乃武乃文

  汤阴岳飞庙大殿,匾额是“乃武乃文”,意思是能武能文,文武双全。

  岳飞年少时就勤奋好学。连环画上说,岳飞家里穷,上不起学,买不起笔,母亲就折了树枝在地上教他写字。岳飞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武艺高强,岳飞自幼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不满20岁时,已能挽弓三百斤(今约360斤),用腰部开弩八石(今约800斤),这已经打破了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纪录。

  岳飞更有将帅之才,岳飞有句名言:“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金兵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死后20年,金军中还流传一句话:“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岳飞还创立了“岳家枪”、“岳家拳”,为中华武术中的奇葩,成为千百年来的美谈。

  岳飞文才出众,无论书法、词作均有一定造诣。语文教材《岳飞》一课中提到岳飞“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单凭其作品《满江红》、《小重山》,便足以光耀千秋。

  那么,岳飞的文韬武略是怎么炼成的呢?

  其一,岳飞热爱读书,渴求知识文化,学习刻苦,又有持久的毅力;

  其二,岳飞天资聪颖,悟性好,最爱读史书和兵法,但又不拘囿于书本,会学会用。史载岳飞“乃昼夜读书,书传无不览,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年二十,去从戎。”

  其三,岳飞当将帅期间,已略知书传,且身边有一大批文化幕僚,岳飞尊重士大夫,谦虚好学,向来自我定位也绝非一介武夫,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说岳飞非儒将,却是个重儒之将;

  其四,岳飞拥有丰厚的社会经历、内心体验与深深的家国情怀;

  其五,宋代印刷术普及,文化教育已有很大发展,岳飞后天努力、耳濡目染,25岁时居然能单独上书言事,足见他有相当的文化水平。

  ■还我河山

  在许多岳飞庙中,岳飞塑像上都挂有“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表达着中华儿女收复国土的赤诚之心。而在民国之前,全国各地的岳飞庙中并没有悬挂“还我河山”牌匾。那么,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口号是怎么出现在岳飞庙里的呢?“还我河山”是岳飞真迹吗?

  事实上,“还我河山”四字并非岳飞亲自手书,而是清末秀才、近代著名文人周承忠集钩而成。

  1921年,上海人童世亨欲将自己所著中学适用的《中国形势一览图》改正重印,便找到同乡周承忠书写“还我河山”四个字印在扉页上。周承忠向来敬重岳飞,因为担心自己无法表达四个字的深意,于是把岳飞《吊古战场文》碑拓中“河水荥带,群山纠纷”一句里摘出“河”、“山”二字,又取“秦没而还”中的“还”字,由于文中没有“我”字,周承忠便从“奇中有异于仁羲”一句选择了“羲”的下半部分,截出了“我”字,最终编成“还我河山”四字,交由童世亨。童世亨看后大喜,认为既然用了岳飞的手书字体,索性落款也用武穆王的吧。于是,选择岳飞《出师表》后署名之“岳飞”二字照钩为款,又在杭州岳庙石刻拓本上内钩“岳飞私印”四字之方章,将此刊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发出了抗日救亡的最后吼声。时任上海《申报》老板史量才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刚好手边有一本《中国形势一览图》,扉面上赫然印着“还我河山”四个字,于是便把这四个字放大后,登在了《申报》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下面署名岳飞题,底下又配上了岳飞的《满江红》,一下子激发出老百姓的爱国激情。当时全国流传一句话:“勿忘国耻,还我河山”,代表着岳飞精神的“还我河山”迅速传遍全国。

  “还我河山”四字非宋人的行文口气,从横幅产生的过程来看,又非岳飞亲笔,因此不能称之为真迹。但是这四个字确实出自岳飞,是后人取自岳飞生前留下的手迹组合而成,自此方有充满气魄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此外,它确实又是岳飞真实思想的体现,并且在国难深重的历史时刻,起过鼓舞民众抗日斗志的积极作用,因此决不能与一般伪书等同对待。作为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用他的一生履行着“精忠报国”的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岳飞是否真的写过“还我河山”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精神照耀着华夏大地,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前赴后继。

  ■谁是凶手

  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含冤遇害,岳飞曾在狱中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以示抗议。那么,到底谁是害死岳飞的凶手呢?一说杀害岳飞的最大罪魁,不是秦桧而是高宗赵构,最大的证据在于,如果岳飞收复国土接回徽钦二帝,那么赵构就当不上皇帝了,“区区”的秦桧只是执行其旨意的帮凶。自古至今,这是多数人的心声,至今得到无数人的赞同。这里有一个有力的佐证就是,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死后,赵构多次告诫文武大臣,与金媾和是自己的决策,不允许任何人在秦桧死后对此有异议。

  到底谁是害死岳飞的罪魁,学术界尚有争议。研究岳飞最出名的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认为秦桧才是元凶,因为秦桧本人是金国的间谍。但不管如何,岳飞之死,拥有最高决策权的皇帝赵构是脱不了干系的。

  明朝地方官铸造秦桧等人跪像跪在岳飞像前。但全国岳庙的跪像有4个、有5个,数量不一。汤阴岳飞庙里有施全祠,楹联写的是:“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在施全利剑下面,跪着5个迫害岳飞的奸臣的铁像:秦桧和其妻王氏、万俟呙、张俊、王俊。

  杭州岳王庙中的岳飞墓前只有4个奸臣跪像: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等四人。跪像背后墓门上有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据记载,明正德八年(1513年),都指挥李隆始铸秦桧、王氏、万俟卨三像,跪于墓前,不久就被游人义愤击碎。明万历时按察副使范涞重铸,并增张俊一像,所以杭州岳王庙跪的是4个铁像。

  现在,杭州有一道街头小吃名叫“葱包烩儿”,象征着把秦桧丢入油锅中油炸,以解心头之恨。

  ■平反昭雪

  岳飞含冤入狱后,一位名叫隗顺的狱卒,非常同情岳飞,尽心竭力地给予可能的关照和护理。

  绍兴十一年(1142年),岳飞含冤遇害于大理寺,时年39岁。岳飞遇害后,按规定,岳飞的尸体应草草埋葬在大理寺的墙角下。好心的隗顺含着悲痛,冒险背负岳飞尸身,就近走出临安城西北的钱塘门,偷偷埋葬于九曲丛祠附近北山麓的平地上,诡称“贾宜人坟”,随身伴随岳飞的有一个玉环。这一举动,也让我们这些后人透过那个专制时代,在当时黑暗中看到了一丝人性的曙光。

  天日昭昭。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上台,主张抗金,遂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恢复官职,依礼改葬,建庙于鄂,号忠烈,后加封忠武,谥号武穆,又追封鄂王。此时隗顺早已去世,其后人报告了隗顺遗言,朝廷得以找到岳飞尸体并予以确认,改葬于美丽的杭州栖霞岭下。

  岳飞精神内涵丰富,概括来讲,一个核心,七个要素。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尽忠报国,捍卫统一;事母至孝,教子有方;文不爱钱,勤政为民;武不惜死,赤心护国;惜将爱兵,严明军纪;生活俭朴,坚守清廉;好学进取,自强不息。简化为七个字,即忠、孝、文、武、严、廉、勤。

  岳飞精神感召后人,越是在国难时候,越能迸发出国人爱国情操。1936年农历二月十五,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军长兼河南省主席商震,亲自来到汤阴主持规模宏大的祭祀岳飞活动,并下令河南境内京汉铁路上运行的所有火车,只要是去汤阴参加祭岳盛会的,一律免票,以此提振国人的抗日精神。岳飞“精忠报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为国效命,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四节 跟着试题去旅游

  汤阴岳飞纪念馆景区

  汤阴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汤阴岳飞庙位于县城内岳庙街。岳飞庙又名精忠庙,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彰显岳飞精忠报国精神而修建的庙宇。岳飞庙古建筑区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距今已经有570余年的历史。后经明弘治、正德等年间陆续扩建,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处殿庑建筑有百余间,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岳飞庙的修建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449年,明代英宗皇帝御驾亲征,在河北省怀来县的土木堡被蒙古瓦剌族的也先军所俘虏,50万大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惊,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带领京城军民积极奋战,保卫北京。为了鼓舞士气民心、同仇敌忾,大学士徐有贞公差巡视河南返京以后,倡议社会各界赞助修建岳飞庙。因此岳飞庙从建庙的那天起就肩负着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使命。

  岳飞庙占地面积18100多平方米,分岳飞庙古建区域和岳飞纪念馆新馆区域两部分。古建区域占地面积6300多平方米,殿庑建筑100多间,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区外廓呈长方形,基本建筑与布局有精忠坊、施全祠、山门、御碑亭、主体建筑——正殿、岳飞史迹陈列室、寝殿、贤母祠、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等。其中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建筑精湛、殿堂雄伟、亭廊秀丽、古柏参天、碑碣林立。

  岳飞纪念馆新馆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运用现代高科技展示技术进行布展,是全国最大的岳飞文化展厅(馆)。陈展设计规划为“三九一”布局。“三”指“瞻仰厅”“生平厅”“岳家军厅”三个重点展厅;“九”指岳飞“忠、孝、文、武、公、廉、俭”的精神特质以及“军事思想、治军理念”等九个方面的思想与精神概况;“一”指“传承厅”,代表岳飞思想与精神的传承与发展。2021年,岳飞纪念馆将新馆二楼打造成岳飞文化藏品陈列馆,展出了岳飞纪念馆的馆藏文物和岳飞后裔收藏文物,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书画大家的优秀作品、抗日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与岳飞有关文物。

  岳飞纪念馆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文博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中共安阳市纪委、安阳市监察局命名为“安阳市廉政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三级博物馆,2018年被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9年被河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一)精品演艺

  岳家军迎宾、岳家拳演出、《刀光剑影》剑舞;情景剧表演:《军令如山岳家军》、《岳母刺字》、《岳飞》、《望黄河》、现代豫剧《中国红》选段、《是党员就应该讲奉献》、板胡独奏《地道战》、琵琶独奏《精忠报国》。

  景区内推出《汉服打卡》、《我和我的祖国》糖人、糖画、蹴鞠、投壶等精彩节目。

  (二)特色文创

  文创月饼

  纪念馆与第三方合作开发了文创月饼。月饼图案以汤阴三圣文化和汤阴特色建筑为依托,打造出了一款汤阴特色文创美食。

  精忠坊模型:

  精忠坊是岳飞庙最具特色的一座建筑。为了让玩具启发教育,让游戏走出生活,我们以精忠坊为模型,让孩子以手工拼图的形式激发孩子主动学习能力,在拼装过程中培养协调能力,观察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

  手工拓片:

  岳飞手迹《尽忠报国》、《还我河山》、《满江红》岳飞书法行气十足,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透露着雄浑与霸气,字里行间俨然笔墨的畅快淋漓,龙腾虎跃。那气韵生动,章法严谨,刚劲不柔。

  (三)景区交通

  1、自驾:

  G4京港澳高速安阳南(汤阴)出口——人民大道——向阳路——岳飞庙停车场。

  安阳市中华路——汤阴县人民大道——向阳路——岳飞庙停车场——岳庙街86号。

  2、公共交通:乘坐汤阴公交2路、3路、5路、6路,到岳飞庙(岳庙街、岳飞铜像)站下车即可到达。

  (四)购票优惠

  1、免费门票适用对象

  老年人6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享受首道免票;

  儿童身高1.4米(不含)以下免票;

  持警官证、残疾证、军官证、士兵证、医护证可享受首道免票。

  2、半价门票适用对象

  学生(凭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首道门票);

  教师资格证(凭教师证)享受半价优惠(首道门票);(撰文/李中海 李军阳)

  策划:李敬欣 张培君

  统筹:郭俊华 卢明军 姜秋霞

  特邀顾问:王守国

  特约撰稿:余文国 朱世欣 马可

  特邀试题解析专家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 丁亚宏 杨惠茹

  郑州外国语学校 陈太根 赵文芳

  特别支持: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