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见: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河南就业问题研究
当前,河南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艰难局面,“周期性、结构性、政策性因素和疫情冲击”等多重压力叠加。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外疫情输入风险和国内疫情偶发现象依然存在,外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增长势头并不强劲,就业市场短期内根本性复苏仍然困难,“防控局部性失业风险、尽快稳住就业局势、努力拓展就业新局面”的任务仍很艰巨。
一、疫情对河南就业的影响分析
疫情发生以来,河南就业市场走势受疫情发展、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情况等因素影响很大,呈现出一些的新变化和特征。
(一)疫情影响下河南就业形势呈现阶段性联动
疫情发生以来,河南就业市场走势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政府防控强度紧密相关,呈阶段性联动特征。
一是疫情暴发初期,经济活动基本停摆,就业市场景气度低迷。严格疫情防控下,大部分经济活动暂停,人员流动整体受到限制,就业市场供需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冲击,部分存量劳动力出现人岗分离甚至待岗待业、高校毕业生及新增农村劳动力求职滞后,大部分就业活动暂停或减缓,劳动力市场陷入低迷。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和转缓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随之有序恢复。随着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逐渐建立,疫情快速扩散蔓延趋势得到遏制。各级政府同步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活动开始有序恢复,就业市场部分激活。但企业复工复产和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仍然受限,劳动力供需仍不顺畅;而后随着疫情转缓,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恢复明显。但由于区域、行业间复工复产进度不一,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激化,高风险区域仍存在局部、行业性失业风险。
三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经济活动逐渐放开,就业市场进入复苏调整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人流物流附条件运转,各类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加快恢复。一些企业因享受对冲疫情政策红利而实现补偿性增长,但也有不少企业经不住冲击而退出。就业市场正常秩序仍难以完全恢复,就业转换频繁,供需高峰错位,面临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和波动。
(二)疫情影响下社会就业出现结构性分化
一是生活消费类服务行业受冲击最为明显。受人员接触密集程度、空间管理诸多因素影响,生活消费类服务行业受影响最大。而这类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存量用工规模较大,带动新增就业效应明显。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这类行业就业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将加大整个社会就业压力。
二是新业态就业发展加速。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新业态用工需求大幅增长,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就业新增源。据调查,2021年,“UU跑腿”全国注册“跑男”约为500万人,河南就有70多万人,且仍处于持续增长期。
三是中小微企业稳就业作用受到抑制。作为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中小微企业具有分布范围广、投资较小、运营灵活的特点,是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在经济困难时期更容易发挥“稳就业”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应对突发事件、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这类企业发展和吸纳就业阶段性、局部性受影响较大。按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降低10个百分点来静态估算,大约减少就业岗位10万多个,如果加上疫情对存量就业的挤出,受影响人员规模更大。
(三)重点群体就业出现新变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一是供给多方叠加、总量短期大增。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再创新高达81.7万人。受疫情冲击及国际关系变化影响,近几年海外留学回流人员大幅增加,出国留学人员大幅下滑。如加上往届累积的尚未就业人员,目前每年河南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预计超过100万人。二是求“稳”“缓就业慢就业”现象突出。疫情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主体,保障性相对较强,吸引力大增,如2021年河南省考总体竞争比超过63:1,2023年国考部分热门职位竞争比近6000:1。此外,随着就业门槛的攀升、大学生就业期望和择业观的变化,选择专升本、读研读博等“慢就业”学生明显增多。数据显示,2022年河南全省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37.9万人,同比增长25.5%;河南专升本报考人数大约22万,招生计划约8.9万人。除去部分在职报考人员,全省每年预计有20万~30万毕业生存在阶段性就业延缓。后期,这些人很大部分会再次集中进入就业市场,会加剧阶段性市场供需失衡。
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一是人力资本短板凸显。疫情下市场供需失衡,社会整体就业难度加大,就业空间大为压缩,人岗适配难度增大,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短板更加凸显。这将是河南就业未来一个时期最需要关注的难题之一。二是“就业替代”加速。疫情后,“无接触经济”日益活跃,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明显加速,由此带来的就业替代步伐加快。部分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岗位,大量低技能、常规性操作岗位会被替代。三是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人数增多。疫情下“村淘”“乡村直播带货”等各类农村新兴网络运营模式兴起,催生了大量农村微商、博主、达人、网红等就业岗位,县及以下基层就业创业机会增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人员明显增多。
困难群体就业方面。随着公益性安置政策不断扩展和延伸,公益性岗位挖潜的难度日益增大,就业渠道越来越窄,政策效用逐渐弱化。疫情持续,促进困难人员规模化就业,政策成本越来越高,安置难度越来越大。
二、疫情常态化下河南就业发展预判
目前,河南劳动人口供给数仍处于增长期,新成长劳动力仍处在相对高位,就业市场总量矛盾仍将持续。未来一个时期,河南经济结构调整或产业转型升级会进一步加快,但劳动力供给质量提升却相对滞后,供需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疫情反复会加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劳动力市场出现阶段性需求不畅、供需错位、调整转换加快等,进一步激化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消费促进就业作用将更加凸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发展对内需驱动更加依赖。市场规模和内需潜力成为评价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河南是人口大省,目前省域内常住人口接近一个亿,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预期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取得实效,社会消费信心会稳步回升,压抑的消费需求会逐渐释放。疫情也会催生一些新的消费业态和消费亮点。这将是未来带动河南经济增长、就业改善的关键因素。
(二)经济增长就业创造效应阶段性减弱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的提升,要素结构会逐渐优化,生产要素的相对密度会发生变化,劳动力要素投入会逐渐减少。疫情常态化下,第一产业农业机械化、种养规模化导致的“就业挤出”效应持续;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用工规模;在“互联网+”模式加持下,传统服务业用工形式发生改变,新兴服务业日益活跃,服务业领域技术替代和挤出也会阶段性发生。
(三)就业形态将会更加多样化
在新技术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变化。社会生产形态及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分化,社会消费需求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疫情常态化下,就业体系呈网状结构,“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和“宅经济”等经济形态加速发展,利于挖掘就业细分机会、增强就业自主性和灵活性,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就业。
(四)政策保障强化与效用弱化并存
政府会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冲疫情冲击,就业政策的保障会更加强化。但疫情持续反复,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就业的影响更加复杂和不好判断,政策扩展和调整难度加大,政策挖潜更加不易,政策边际效用会逐渐弱化。这也是很多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的共性问题,也需要不断提升政策精准度。
(五)就业“疫情综合征”影响将会长期持续
疫情导致的技术变革、管理消费文化转变、社会心理变迁等因素会对就业产生更深层次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预期,随着疫情后续影响的逐步显现,未来就业局势更加不好判断,就业影响因素将会多重化、影响效应将会长期化。
三、有关对策建议
(一)始终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坚持实施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基准的宏观调控,切实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取向调整的依据。避免“无就业复苏”,积极推动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继续加大就业政策协同力度。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聚焦就业难题,凝聚合力,进一步构建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做好政策衔接,及时对标对表,围绕援企、稳岗、扩就业,优化调整政策着力点,稳定扩大就业容量;开展跨区域合作,探索建立沿黄省份就业协同机制,促进沿黄九省区人力资源顺畅流动与人岗精准对接,形成统筹支持城乡就业体系和沿黄省份就业协作新格局。
(三)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适配性。加大技能培训,加快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推进人力资源品牌建设,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专项培训,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四)继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始终紧盯就业总量大、矛盾多、敏感性强的重点群体,重视经济链末端劳动者就业,稳住就业能力不足的人口就业,精准施策,分类帮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有序劳务转移就业,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精准度。
(五)鼓励规范灵活就业与新业态就业发展。将灵活就业发展纳入区域就业优先战略总体规划,鼓励支持各种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针对新业态就业的工作特点,制定专门性认定标准与规范管理办法,积极调整完善这类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政策,明确新业态就业合法地位,提升社会认同感,营造利于新业态就业发展的舆论氛围。
(六)做好就业形势研判。及时关注疫情后续演变,完善就业形势监测预警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失业风险。密切关注就业关键指标和形势变化,用好大数据比对,加强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完善稳就业防风险应急预案,及早做好政策储备。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所 李红见)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