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声丨高亚宾:以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统领贸易强省建设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1-17 12:06

  编者按

  2022年11月16日,在中国卢森堡建交5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以“空中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郑州举办。围绕论坛议题,大河网学术中原刊发专家文章,进一步探讨推动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助力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政策措施,阐释深化豫卢经贸合作、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话题。期待借助学界智慧,绘就更加美好的“丝绸之路”的未来。

  今天刊发河南省发展战略与产业创新研究院高亚宾的文章《以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统领贸易强省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些重要论断为我省深度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贸易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实现了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的历史性转变,但也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低、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开放平台布局不均衡等问题。开放不够仍是河南最大的实际,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中深化制度型开放,加快向贸易强省迈进,走在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前列。

  一、贸易强国和贸易强省的衡量标准

  何谓贸易强国?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水平,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晴雨表。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贸易强国代表着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更强、产品质量效益更佳,并在国际贸易中拥有重要产品定价权、贸易规则制定权和贸易活动主导权。其衡量标准主要是:一是贸易规模大,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位居前列、占据一定定位。据WTO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10大贸易国为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法国、韩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贸易额合计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0.99%,其中,中国占13.5%、美国占10.47%、德国占6.8%,位居前三。二是贸易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如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芯片、光刻机等中高端产品。三是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具有一批知名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根据2020年世界品牌500强名单,美国以204个上榜品牌稳居全球第一,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分别有45个、44个、43个和40个品牌入选。四是人均GDP水平高,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均超过4万美元。五是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大且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具有主导地位,原有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根本上仍然体现发达国家的利益。根据上述标准,国际公认的贸易强国主要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已成为贸易大国,货物贸易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但在贸易结构、服务贸易质量、国际规则参与度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实施贸易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贸易强国建设。201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为建设贸易强国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部分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贸易强省的界定标准。参照贸易强国的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贸易强省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一是贸易规模大、外贸依存度较高,在全国贸易总量中占据一定定位。按照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我国进出口贸易排名前10的省份依次为:广东(82680.3亿元)、江苏(52130.6亿元)、浙江(41429.1亿元)、山东(29304.1亿元)、福建(18449.6亿元)、四川(9513.6亿元)、河南(8208.1亿元)、辽宁(7724亿元)、安徽(6920.2亿元)、湖南(5988.5亿元)。二是贸易结构优,一般贸易中占比高,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三是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拥有一批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四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特别是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高于全国8.1万元的平均水平。五是开放平台数量多、辐射带动能力强。目前,广东等省份明确提出加快由“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迈进。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一直稳定在万亿美元规模以上,连续36年坐稳外贸大省头把交椅,2018年首次突破7万亿元,2021年再次迈上8万亿元新台阶,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比重达到52.3%,人均GDP达到9.87万元,接近贸易强省的标准。

  二、当前河南外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四条丝路”建设协同发力,外贸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照贸易强省的衡量标准,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量稳步提升,但对外贸易依存度依然偏低且商品结构较为单一。从贸易总量看,2021年河南外贸总值8208亿元,是2012年的2.5倍,十年年均增长10.8%,高于全国5.43个百分点,规模连续十年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占中部六省的25.1%,分别高于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17.9、3.9、9.2、7.3和5.7个百分点。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看,2021年我省对外贸易依存度13.9%,低于全国34.1%的平均水平,在GDP超5万元的6个省份中,远远低于广东的66.5%、浙江的56.4%、四川的44.8%、江苏的44.7%、山东的35.2%;在中部六省中,低于江西的16.8%、安徽的16.1%。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发展现状来看,出口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依然是2021年GDP贡献最大的省份。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2021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66.3%,其中手机占全省出口的61.2%;加工贸易出口占全省的59.7%,手机、劳动力密集产品、人发制品是主要出口产品,产品附加值整体不高。

  第二,“四条丝路”开放通道基本形成,但枢纽经济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指示以来,我省“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通达,形成“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与“网上丝绸之路”相互支撑的局面。2021年郑州全球货运前20位枢纽机场,通达17个;货邮吞吐量突破70万吨,是2012年的4.7倍,连续两年居全国第6位,国际货运量连续五年居全国第5位。中欧班列(中豫号)实现每周“16去18回”高频次往返对开,累计开行超过6000班,境外业务网络遍布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综合运营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网上国际贸易链接196个国家和地区,首创的跨境电商“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在海内外复制推广。铁海联运扩容加密,周口港、漯河港、信阳港通江达海。但我省“四路”尚未真正形成全面协同发展态势,交通枢纽更多承担过境集疏功能,枢纽产业发展滞后,引流、驻流能力不足,客货“始发终到”集聚效应有待提升,加上改革创新、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协同性制度安排,制度和政策创新尚未高效衔接配套,枢纽经济集成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三)开放平台体系逐步完善,但区域布局很不平衡。截至2021年底,自贸区累计形成515项创新成果,14项全国复制推广;入驻企业11.8万家,注册资本1.58万亿元,分别是设立前的4.4倍、5.9倍;全省建成3个国家一类口岸、9个功能性口岸、5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成为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内陆省份之一。其中,肉类口岸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陆肉类口岸,郑州成为继北、上、广之后第四个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但由于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原因,我省开放平台主要集中在郑州、开封、洛阳、漯河、南阳等部分省辖市,且郑州最为集中、占90%以上,自贸区、口岸等平台功能尚没有覆盖多数市县,向全省复制推广的体制机制还未健全,一些地市通过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平台服务开放发展的需求比较迫切。同时,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作为全省开放最大平台,尚未形成临空产业“多足鼎立”的格局,只有智能终端和航空物流相对突出,2021年富士康进出口约占全省的近60%,“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破解。

  (四)一些领域取得先发优势,但也面临周边区域的严峻挑战。2014年以来,我省在航空货运、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自贸区制度创新等一些领域率先突破,22证合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跨境电商综试区“1210”通关模式等一批改革创新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在新的开放形势下,国内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众多省市纷纷复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省前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域,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成都、重庆、西安、长沙、济南(青岛)等城市仿照我省采取“货运为先”发展战略,出台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额补贴政策,实现了后来居上,导致郑州机场国际货源和运力特别是不定期货运包机严重分流。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过4800列,占全国比例超30%,运输箱量超40万标箱,开行线路已可通达欧洲超百个城市;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达到3841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山东“齐鲁号”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825列,比2020年增长21.2%;而中欧班列(郑州)全年仅有1546列。

  三、新发展格局下建设贸易强省的对策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明显增强,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规则变动特别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RCEP生效等取得重大成果,为我省加快“走出去”更加深入参与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贸易强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省建设贸易强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大机遇。要结合贸易强省衡量标准,对标更高水平贸易规则,以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为统领,着力补足外贸短板,加快建设贸易强省。

  第一,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全省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我省参与全球竞争、集聚高端资源的门户枢纽和战略平台,高质量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更大程度集聚干线运输、多式联运、海外仓、跨境结算等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引领“四路协同”融合并进,推动由区域“中转型”交通枢纽向全球“门户型”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构筑“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强化郑州与洛阳、商丘、安阳、南阳、信阳等其它国家物流枢纽的分工协作和有效衔接,提升口岸、航空、陆路等国家干线物流通道能级,构建“枢纽+通道+网络+开放”集成体系。支持郑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各类高端要素内外联通、自由流动和深度融合,构建免税零售体系,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突出的地标性消费商圈。加快推进中原—长三角走廊建设,完善“走出去”政策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省辖市加强与长三角相关城市的对标共建,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支持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支持省级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等新建一批出口加工核心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区和“无水港”辐射区或区域节点网络,推动各地高质量接入中欧班列,融入“四路”开放新通道。依托县域特色农产品、行业细分领域“冠军”企业等,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全面开展产业链招商,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示范带动效应较强的外贸产业聚集地或“产业飞地”。

   第二,以壮大外贸企业集群、开发“新一代”出口产品为重点,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提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重点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出口产品结构由单一产品向“产品+服务+标准”并重转变。实行产业链“链长”制,推动机械制造、汽车、食品、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引进和培育外向型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统筹使用国家和省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丝路基金、亚投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资金,加大对“走出去”项目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外贸企业集群,大力引进培育一批生产性外贸龙头企业、贸易型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综服企业等,引导本土企业改革创新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一批外贸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单打冠军”。

  第三,以发展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为动力,赋能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培育外贸新业态。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制造业企业以跨境电子商务方式开展全球零部件和原材料线上采购试点,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业态融合,打造“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集成国际贸易、融资担保、出口信保等功能,搭建外贸企业海外互联网销售渠道。特别是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推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元宇宙等技术植入新场景,打造全国数字文化贸易高地。研究出台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力争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离岸在岸协调发展、区域联动协同发展、集聚要素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示范引领效应,高标准建设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河南服务”和“河南制造”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以对接RCEP高水平贸易规则为导向,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由商品、要素为主的流动型开放转向以规则、标准和法制为主制度型开放,已成为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标志。2022年初,全面、现代、高质量、互利互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标志着覆盖约23亿人口、GDP超过26万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大自贸区的顺利起航,将给区域内带来贸易创造、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投资虹吸、服务开放等多重效应,对我省经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我省建设贸易强省,应全面对标RCEP高水平贸易规则,强化系统性政策制度体系设计,更大力度促进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自由化便利化,严格落实好负面清单制度,着力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系和营商环境,建设成为新时代全国对外开放的制度创新区、规则引领区。

  第五,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为抓手,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服务体系和人文环境。建设贸易强省,必须深入学习国内外自由贸易港(区)的先进经验,打造国际一流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生活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更大力度促进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自由化便利化,更大力度促进高端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外企入驻,推动河南自贸区升级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规则引领区。借鉴海南自贸港、迪拜自贸港等在促进投资便利化方面的做法,进一步简化负面清单的内容,给予进出口企业在投资、雇用、经营、人员出入境等方面更大便利和自由,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服务体系和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集聚全球人才和资本,打造国际人才“吞吐港”。加快探索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航空-高铁”一票制等试点,支持开展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咨询智库网络,打造国际人才“特区”。

  【作者:高亚宾,河南省发展战略与产业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文是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2022JC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阅读:

  丝路之声丨张占仓:做大做强“空中丝绸之路” 促进河南高水平开放发展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