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华:郑州应建设国际文旅文创枢纽港
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施需要搭建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融合大平台、大通道。唯有搭建这样的大平台、大通道,才能形成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大磁场,从而吸引国际、国内和省内客源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和商品流等要素资源在河南集聚整合、循环流动,融合形成一个错位发展又互相依存有机统一的文旅文创大市场,促进文旅文创高质量融合发展。
郑州地处中国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河南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又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责无旁贷应主动承担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大平台、大通道建设使命。具体而言,郑州应主动发挥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的枢纽作用,通过“五港一体”建设,打造成为国际文旅文创枢纽港和中国文旅文创融合高地。
旅游交通与物流枢纽港。结合郑州开放高地建设目标,高水平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不断推进“四条丝路”提档升级,加快空陆网海“四位一体”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口岸,提升自贸区、自创区、综保区等作用能级,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河南文旅文创对外衔接大通道,从而让全球游客及伴随而来的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和商品流更便捷、更智慧出入河南,实现流量价值转化与循环增值。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省域旅游交通与物流一体化建设,打造“郑州+”旅游交通与物流新格局,让省域文旅融合交通与物流更畅通,加速河南“快旅·慢游·深体验”新模式构建,全面提升郑州旅游交通与物流枢纽地位。
旅游会展与消费枢纽港。谋划建设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全面提升郑州会展服务规模与品质,积极谋划、承办高级别会展,开创河南会展服务新空间,提升河南国内外影响力。积极创建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藏品、文物盲盒、特色文创等文旅特色消费,开发巴士观光餐饮、巴士非遗展演、非遗小剧场、高端私密定制旅游地等旅游消费新场景,建设国际免税旅游购物中心、提高旅游消费品质,形成“旅游河南·消费全球”新格局。打造河南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全面提升郑州在全省旅游中的集散功能。打造旅游接待业、旅游会展业、旅游商贸业航母型集团,提升郑州旅游会展与综合消费的省域辐射能力和国内外知名度。
数字文旅文创枢纽港。结合《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和郑州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发挥郑州在数字经济方面的龙头优势,推进中原科技城、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龙子湖智慧岛面向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场景应用提供科技支撑和数字服务。加快数字文旅枢纽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健全的河南智慧文旅文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智慧文旅文创服务中心城市。吸引国内外知名OTA、生活服务电商和数字文旅头部企业在郑州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谋划包含文化传播、旅游服务、农特购买、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社区惠民综合服务的智慧社区建设。丰富能辐射全省的数字文旅产品与服务,创新发展跨地域数字文旅业态,开发“数字文旅·“创”想郑州”新场域,使郑州成为河南数字文旅文创枢纽港和全国数字文旅新兴区。
旅游智库与人才枢纽港。人才不足是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最大短板。河南除了继续强化招才引智,还应发挥郑州在全省旅游教育与科研方面的相对优势地位,强化河南本地文旅文创教研与人才枢纽港建设。依托位于郑州的文旅文创相关教育科研机构,搭建各类文旅文创教育科创、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创新创业平台,如河南省文旅文创人才专家库、河南省文旅文创学会、河南省文旅文创大学生联合会、河南省文旅文创产业孵化与创新创业基地,定期开展相关活动、赛事,联合开展文旅文创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和智库活动。推动编制《河南省文旅文创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定期发布《河南文旅文创教育科研和人才培训年度专题报告》、《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年度报告》,更好发挥郑州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中的旅游教育枢纽、旅游科创枢纽、旅游人才培训枢纽作用。
文化旅游传播枢纽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感召力、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和国际舆论的引导力。作为文化大省和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强化中华优秀文化和当代旅游传播推广是赋予河南的重要使命,对于河南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发挥郑州省会优势,整合省域融媒体资源,推进郑州各融媒体中心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打造河南文化和旅游传播强势平台。汇聚培养一批文旅文创传播优秀人才,打造郑州文旅文创传播推广全产业链,更好发挥郑州在旅游传播枢纽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作者:颜文华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本文为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河南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研究”(2022ZT29)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