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高质量发展丨崔理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编者按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辟“二十大回声”专栏,集纳专家学者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研究阐释关注热点问题,深化学术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并提出“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可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一以贯之的重大决策部署,也将是各地扎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相关规划部署、在服务国家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局中竞相出彩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
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现实意义
更好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放眼全球,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力图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个别国家为维护自身科技垄断和霸权地位,遏制打压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立足国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对我国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把牢数字经济发展命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才能把握主动、保持优势、赢得未来。
更好发挥产业“群聚效应”。现阶段,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已初具规模,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产业“群聚效应”,并进入能够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成长期。但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多而不联及竞争力不突出等问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需要强化和更好发挥数字产业集群的产业“群聚效应”,吸引更多国内外要素资源集聚和优化配置,增强数字产业集群的内生驱动力,实现数字产业集群沿着自我维持、自我纠偏、自我完善、自我进化的轨迹演变,向着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标迈进。
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是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机衔接的理想结合点。数字产业集群通过打通或拓宽“网上科创走廊”“网上经济纽带”等通道,可以吸引更广区域空间的产业要素高效嵌入数字产业集群,同时也可以引导数字产业集群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或不适宜的产业要素转移到最适合的区域去布局配置,进而合力实现各区域间联动协调发展、提质增效发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才能带领各区域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共享开放合作带来的红利。
二、统筹处理好数字产业集群打造过程中的主要关系
属地关系:产业集群与城市群。通常,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相伴而生,二者互促互进。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融合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区域经济效率,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对地理位置的依赖,数字产业集群会跨越物理边界,形成辐射半径更广的“虚拟”产业集群,引致城市群强化与非邻近城市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流动,倒逼城市群管理服务的延伸升级。“虚拟”产业集群需要“虚拟”城市群与之相匹配。科学探索新形势下数字产业集群与城市群间新的融合机制,将是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
结构关系: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是打造产业集群的基础与依托。在实践过程中,产业园区通常会设定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等行为主体入驻和生产要素集聚,并将打造成为某个量级的产业集群作为其发展的目标。而产业集群通常缺乏这些优惠政策。入园与入群,存在显著的吸引力和积极性差距,那么,建立针对入群企业等行为主体的优惠政策共享机制愈发重要且紧迫。数字产业集群,因其跨越物理边界的特性,使其辐射半径更广、带动能力更强,更需要创新形成入群优惠政策共享机制,以实现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
组织关系:现实产业集群与虚拟产业集群。虚实结合,是数字产业集群的典型特征。现实版的数字产业集群,通常是由传统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或者数字产业在特定地理空间的集中而形成。这种组织形态较为传统,易被各行为主体所理解和认可。而虚拟版的数字产业集群则是在现实版的基础上,由更多跨越物理空间的行为主体通过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网络化协同等路径而形成的集聚现象。这种新型组织形态还处于探索发展期,科学看待和处理好这种虚实关系,将成为合力提升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路径关系:产业集群数字化与数字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数字化与数字产业集群化,是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的两种主要路径。在数字经济发达地区,数据、算力、算法、人才等要素集聚,容易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化主导型的数字产业集群,并向欠发达地区输送数字技术及相对过剩的产能。而在数字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产业要素及业态发展相对滞后,更强调通过数字赋能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来实现数字产业集群的打造和竞争力的提升。灵活运用产业集群数字化与数字产业集群化这两种路径,可有效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供需联动、协同发展。
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关键路径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坚持基础先行,着力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及服务水平,筑牢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根基。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持续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融合应用,优化IPv6性能和服务能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完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推进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动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等加快发展。加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园区、交通、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提升各类行为主体数字能力。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数字能力提升行动,提高政府、园区、企业、员工等建设主体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分类有序推动入群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数字技术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有效提升数字产业链群协同效率和产业链群关键环节竞争力。
优化数字产业集群运行生态。创新发展“虚拟”产业集群,探索建立各类产业集群跨区域、跨部门、跨平台协同新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整合共享、优化配置,打造虚实结合、供需联动、区域协同的数字产业集群运行生态。强化科技创新、技术供给、成果转化和融合应用,打造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完备的产业发展生态和精准高效的转型服务生态。推动产业链、数据链、创新链、政策链、人才链、金融链等多链衔接、高效协同。坚持项目为王,强化组织领导。
增强数字产业集群治理水平。用好“两只手”,统筹发展与安全。创新数字产业集群协同治理模式、监管机制及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搭建数字产业集群智能评价系统,坚持以评促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数字产业集群运行能力及质量评测,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后续工作及举措精准高效、持续向好。强化数据合法流动、规范使用和长效治理,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实时警惕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保守主义和冒进主义,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风险。
拓宽数字产业集群开放空间。统筹国内和国际,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轮驱动中实现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强化国内合作,推动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搭建或拓宽“网上科创走廊”“网上经济纽带”等通道,实现更多区域、更大范围的数字产业集群供需联动、抱团发展。强化国际合作,发展数字贸易,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推动“数字丝绸之路”走深走实。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切实提高主动权、话语权和参与度。
【作者:崔理想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基本科研费重点项目(批准号:22E08)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