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中国式现代化丨贾月: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1-23 14:52

  摘要: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要重点扭住人才、平台和载体、文化内涵、政策机制等要素,在桥梁侧,准确把握住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这个撬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重要支点;在城市侧,加强城市在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农村的反哺;在乡村侧,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1]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人口占比较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多个中央全会文件和23个“中央一号”文件,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战略策略部署。

  一、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美好生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富足的物质生活,也内含丰富的精神生活。

  当前,我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存在差距。以群众文化机构情况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乡镇文化站有32825个,组织文艺活动次数为613019次,各乡镇文化站文艺活动平均次数为18.69次;地级市群众文化机构有359个,组织文艺活动次数为21318次,地市级群众文化机构文艺活动平均次数为59.38次,是乡镇文化活动次数的3倍还多,[2]而此数据还不能完整表达城乡文化活动质量方面的差异,在实际走访调研中发现,农村文化活动的举办水平、多样性、层次性等与城市文化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城乡精神文化建设交流活动较少,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够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和载体较为单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金、设施未能满足农民需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人才队伍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主体因素没有获得有效激发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要更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握美好生活的维度指向,把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要素资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几经传承发展,依然成为指导每个中国人的行为习惯的文化基因。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人员流动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社会基础,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尤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一些人价值衡量的主要标准,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农村是中华文化宝库,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随着乡土文明的衰退,农村也被一些人误认为是文化荒漠,转而投奔城市。

  城市和乡村都有着不同特色的文化,但乡土中国文化的根脉依然在农村。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其一,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人才的融合。与城市相比,农村更加缺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人才。梁漱溟说:“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这些都是乡村人所没有的)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3]要注重加强城乡人才流动机制建设,促进人才融合。其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平台和载体的融合。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相对较少,市级文化平台和载体向农村辐射不够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也相对单一,如大喇叭、宣传栏等,新媒体、活动载体等运用相对较少。要促进平台和载体的共享和融合。其三,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的交流融合。城市精神文明具有基础设施更完善、精神内涵更突出创新和奋斗、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个体化特征明显、人情冷漠等现实问题。农村是中华文化宝库,保留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农耕文化、时令文化、传统村落、生活方式、乡村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美德等,更讲求群体性,但也存在着思想保守、创新不足、传承断代、资金要素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要探究促进城乡发挥优势、相互促进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路径。其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政策机制的融合。当前城市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条块分割,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小部分分布在文明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之中,且占比不高,要注重以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惠及城乡人口等为导向,加强相应政策和机制在实际上的融合共生。

  三、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路径探索

  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因此,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也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导向。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需要从桥梁侧、城市侧、乡村侧系统探究。

  第一,桥梁侧,要准确把握住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这个撬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重要支点。需求是人们产生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前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人们的需要层次也发生了巨大跃升,更加追求更高层面的价值,甚至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强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政策引领和机制保障,根据城乡居民需求变化,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资源互通。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社会蓝皮书》估计,中国中等收入家庭人口占比达到37.4%,而中等收入群体,更加注重生态消费。由此,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引流城市群体需求下乡,另一方面要注重畅通乡村群体需求实现的城市渠道,促进市民和乡民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

  第二,城市侧,要加强城市在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农村的反哺。具体说来,其一,城市精神资源向农村地区的传入,如奋斗精神、创造精神等。城市文明和农村相比,更加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这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当前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这种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将极大地推动乡村发展。其二,城市要加强对农村的人才支持,注重新乡贤文化培育。当前我国有大约3亿人外出打工,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留在乡村的这些主体相对缺乏自我服务的能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人才,而城市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要注重培育新乡贤文化,促进人才下乡。其三,进一步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从政策激励、机制保障方面下功夫,促进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开放和涌流。其四,在保障农民群体利益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城市资金、科技等要素向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合理、合法流动。

  第三,乡村侧,要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4]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未曾中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社会组织的稳定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乡村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宝库,文化建设贯穿乡村振兴,是灵魂所在,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努力。其一,农村精神资源向城市地区的传入。农村和城市文明相较,其文化相对较为务实、保守,农民用自己的劳动实践彰显着热爱劳动、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等优秀精神风貌,这在保持我国长久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当前城市文化氛围中,需要农村精神文化滋养。其二,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农耕文化是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色,农耕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农产品文化、时令文化,结合中等收入群体的文化需求,创新“农业+”和“+农业”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自然教育、生命产业、历史传承的结合。其三,农村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走进城市。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形态各异的村落布局和生成方式。体现在衣食住行上的文化与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文化相比,更具独特性。此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存在地,在这里有数不清的曲艺、庙会、地方戏、编织、印染等文化,一些文化濒临缺乏继承人的危困境地,因此,在注重引导城里人下乡的同时,也要注重乡村文化进城。其四,农村道德资源的挖掘和弘扬。农村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发源地,除了无形的诚实守信、孝顺、邻里互助、勤俭持家、讲究礼仪和秩序等之外,还保留着大量的有形道德资源,如李家大院、祠堂、墓碑、家训、村规民约等,要保护好乡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日报,2022-10-26-(01).

  [2]国家统计局: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99.

  [4]求是网评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J].http://www.qstheory.cn/2022-11/03/c_1129098532.htm.

  【作者:贾月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本文系2022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现代化视域下河南农民精神生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2XWH071)和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时代社会公德现状及推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CKS040)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