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共同富裕丨李国英:实现共同富裕的河南路径及政策响应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1-24 14:33

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于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三次分配调节机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高税收和全面的保障体系为依托实现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推动农业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许多难题,突出表现为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分配失衡、农村居民增收难等。要破解这些难题,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就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三大抓手。

鉴于城乡、行业和区域差距是收入和财富分配分化的主要领域,借鉴浙江的试点经验,未来河南省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特别注意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改革户籍、土地和住房制度;从对资本友好转向对劳动友好,改革财税制度;从大型企业偏好转向普惠包容,改革金融制度,推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市场、财税制度、金融市场改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一、以数字赋能助推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根基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农业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数字乡村等战略指引下,数字技术的蓬勃兴起及深度应用为乡村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县域作为乡村振兴主战场和传统产业集群转型主阵地,将以数字化为关键引擎,呈现要素升级、模式创新、治理优化等县域数字生态发展趋势。(1)要素升级,激发县域数字发展新动力。数字技术加速下沉,将以数字农业、工业互联网等形式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实时信息连接和数据处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农村地区物理世界的区位劣势。(2)模式创新,开启县域数字经济新引擎。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供销协同生态链逐步形成;数字技术推动“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制造与文创融合发展,商业文旅融合发展等新业态新模式出现;数字化牵引下县域传统产业集群出现“数字蝶变”,县域产业集群的升级将步入特定领域深度占有的数字“产业地标”,催生数字产业新模式。

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性收入

当前,在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占比达到35.5%,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在“延链、拓能、绿色、创新、美丽、改革”六位一体,延伸乡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畅通信息链,将更多产业链增加值留在乡村,以此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这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甄别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不同情况,切实可行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完善重要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证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增加。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村电子商务为抓手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三是要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在提升对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稳定性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我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产能、技术标准方面的出口优势,实现结构性大进大出,服务于国内大循环提质增效。对接国际标准规则,完善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出口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对农产品出口促进的支持政策体系,稳定果菜茶鱼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鼓励省内农企对外投资,参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积极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带动产业走出去。以上措施可切实保证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增加。(2)加快支持种业发展。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对于作物产量、质量和抗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是农业生产的芯片。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丰富的种质资源是避免品种单一风险、促进新品种创新的基础,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质库建设;发挥河南省在小麦、玉米、花生等领域育种优势,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河南现代种业体系;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3)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具体包括: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城乡共同富裕基础。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等。(4)健全农村土地、宅基地流转制度。盘清集体拥有的资源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有效利用集体的这些资源、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粮食主产区要大力扶持农业合作社发展,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土地权益是破除土地要素流通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三、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

提升劳动力要素在要素分配中的占比是处理好资本利益分配、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农民收入构成中,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要占到40.7%以上,充分显示出在初次要素分配中仍然存在的劳动力要素分配占比偏低、资本要素分配占比相对较高的问题。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具体措施就是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约束,除特大城市外全面取消户籍限制,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将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民工数量仍有2.92亿人,其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2.6%,由于学历不高,大部分农民工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2022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元/月,同比增长5.1%,高于同期城镇居民4.6%的增速,但绝对数量仍大幅低于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成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特别2018年以后,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但由于农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限制、自身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陷入了离不开又难以融入城市的困境中,收入增长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点。其一,要通过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增加就地就近从事非农产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其二,开展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拓展其就业面,提高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提升技能素质和市场议价能力。其三,对于有创业意愿但资金不足的返乡农民工,应采取降低贷款门槛、税收减免、场地优惠等方式,大力支持他们创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带动家乡产业快速发展。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城市资源流向农村、城市支持乡村、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重要方式。其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努力使技能型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其五,完善覆盖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是除去产业之外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所在。完善通达的基础设施,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要条件。公共服务共享是省级政策最具看点的细分领域,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要更加侧重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背景下,以乡村振兴和都市圈城市群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抓手,推动财政、国资和社保联动改革,在划定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稳定三条底线的前提下,推动人口、土地、资本的城乡自由流动。政策体系应覆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入乡;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具体举措:首先,在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方面,加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一城乡社保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其次,在促进城乡要素流通和平等交换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体系,大力发展专注普惠金融和新型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这一方面可以为中低收入阶层获得金融服务提供便捷、公平的渠道。另一方面拓宽中低收入阶层的投资渠道,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资本要素拥有额,进而缩小贫富差距。

五、推进多种形态资本共存发展,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政策引领推动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产业兴旺。需着力改善农村投资环境,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建立农村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农业项目的退出机制等政策,解决资本下乡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吸引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推进多种形态资本共存发展、引导有序竞争,更好地推进共同富裕建设,这其中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资本集中化趋势与共同富裕强调机会均等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资本聚集与财富来源变化的关系;三是资本流动与资本价值创造的关系。共同富裕强调的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一方面表现为在生产资本上强调各类资本的平等准入和公平竞争,要消除垄断壁垒、区域壁垒及各类不公平竞争,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表现为在生活资本上要推进生活资本的分散均衡,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的均等化。

(作者:李国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