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璇:立足“五个坚持”构筑城区发展新路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1-24 15: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努力方向。城区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经济载体,承担着引领、示范和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河南是传统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大省,城区首位度相对偏低,那么,如何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做大做强河南城区经济就显得尤为关键。新时代新要求,河南应坚持规划优先、创新突破、优势再造、平台为基、生态优化,探索城区经济发展新路径,让中心城区“龙头”扬得更高。

坚持规划优先,构建城区经济发展新格局。注重规划引领,找准功能定位,细化目标任务,找准工作抓手,推动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创新发展更具活力,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城区整体规划。统筹中心城区与全市域,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市域一体化规划、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重点加大城区规划力度,加快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批复,精准配置国土空间要素资源,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二是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完善对外交通通道及设施,增强区域交通枢纽或节点功能。加强市政公共设施、金融体系、市场体系、文化娱乐设施等规划与建设,优化公共设施布局和功能,支持三级医院和高等学校布局建设,增加文化体育资源供给。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积极拓展绿化空间,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提升城区生活品质。三是盘活用好环境容量资源。统筹配置环境容量资源,合理制定区域减排指标,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容量使用权交易制度,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化解,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省定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和促进产业布局优化。

坚持创新突破,提升城区经济发展新能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全面提升城区经济发展能级。一是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超前谋划一批有规模体量、科技含量、发展质量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空间布局、人才机制、政策服务、科创体系、金融资本、产业发展、管理团队等深度融合,让城区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二是积极打造创新主体集聚地。依托城区人才、高校、科研院所聚集优势,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率先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让城区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地。三是积极打造创新产业引领地。立足城区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优势以及物流、人才、市场等综合优势,超前布局若干未来产业,引导城区聚焦创新性强、带动力强、辨识度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让城区成为创新产业的引领地。

坚持优势再造,增强城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增强城区文化、枢纽、新基建等优势,实现城区优势再造,提升对高端要素和高端项目的吸引力。一是增创文化优势。中心城区是城市文化的集聚地和展示区,引导城区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品牌塑造中找准自身定位,支持城区聚焦特色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与旅游融合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历史街区、文化街区、艺术走廊等,塑造独特城市风貌,提升特色城市文化辨识度,以城市文化聚高端要素。二是增创枢纽优势。发挥城区交通枢纽优势,畅通对外大通道,构建内部辐射网,优化“通道+枢纽+网络”布局,进一步提升城区内联外通水平。三是争创人才优势。发挥中心城区人才集聚优势,创优人才政策、创新引才模式、创新人才机制,搭建好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舞台,营造稳定安全宽松有活力的科研生态,集聚高端人才为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

坚持平台为基,注入城区经济发展新活力。充分认识平台在推动城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平台思维谋划城区发展,以平台打造汇聚高端要素、注入发展新活力。一是构筑城区高水平开放平台。推动“四条丝绸之路”融合并进,加强自贸区、口岸、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城区枢纽开放新优势;立足城区消费市场优势,推动国内外消费资源集聚,提升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打造城区消费开放新优势。二是构筑城区高效率数字平台。探索开展数字孪生城区建设,推动城区信息模型平台搭建,打造“多规合一”全信息数字化“沙盘”,全面提升城区治理效能和数智转型效能。三是构筑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高端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以及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平台等向中心城区布局,支持城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本市企业联合创建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构建起城区发展的动力源。

坚持生态优化,厚植城区经济发展新根基。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标准,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化”要求,围绕“有序、高效、规范”三大关键点,营造适宜城区发展的生态氛围,让城区发展的环境土壤更厚实更肥沃。优化产业生态。积极推动产业链全景图编制,发挥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作用,协同推进创新强链、数字融链、转型延链、多元稳链、招商补链、生态畅链“六大行动”;深入推进“五链耦合”,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发展集群化水平,让城区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优化金融生态。持续提升城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精准对接,构建环环相扣的全要素、全周期服务链条,形成创新活力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塑造企业服务品牌,搭建行政审批服务“秒报秒批一体化”平台,扩大“企业开办+N项服务”覆盖面,惠企政策实现“政策找企业”,探索“免申即享”模式,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效能,吸引高端项目和高端要素落地。

【作者:高璇,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河南做大做强城区经济的路径及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ZT56)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