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强:从卖点到买点,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供给侧来看,发展乡村旅游被看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但凡有点儿旅游资源或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地方都纷纷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从需求侧来看,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民众异地旅行受限,以距离近、时间短为主要特征的“本地游”悄然走红,乡村旅游成为“微旅游”“微度假”的重要选项。然而除了那些屈指可数的“网红村”以外,大多数地方的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却差强人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开发程度低、资源内涵“展示”层次低、旅游项目粗制滥造、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形式单一、游客逗留时间短、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低、旅游服务功能体系不健全、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低、旅游环境质量差、旅游特色不明显、品牌影响力小、吸引力弱等问题。有的地方发展乡村旅游红极一时、名声大噪,但由于缺乏发展韧性和发展后劲而又陷入沉寂,有的从发展旅游伊始就不温不火,惨淡经营,后续资金跟不上,长期处于“半开发”状态,骑虎难下,左右为难。乡村旅游有的地方已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有的地方则陷入了“看上去很美”的困境。
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要有吸引游客的“本钱”和吸引“回头客”的能力。但是现在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太过于“追热点”“蹭热度”,追求“流量”,忽视质量,重视“形式”,忽视“内容”,忙于“铺摊子”“上项目”,轻视“抓内涵”“提质量”,产品质量不过硬,游客的消费满意度低,甚至一些资源条件相当不错的“网红村”在经过“早期采用者”“试消费”后就因为质量不佳而最终陷入“消沉”,一蹶不振。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的质量和旅游服务的质量。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前来旅游的动机刺激因素,是旅游消费的中心;旅游服务是为旅游者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过程,也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供给侧关注的不一定是需求侧关心的,供给侧认为重要的需求侧不一定就非常在意,也就是说,供应商觉得行或者好,消费者不一定买账认可。同时,除非在更大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一般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是以吸引本地人为主的,对外地游客吸引力有限,吸引当地更多的游客来消费或吸引“回头客”二次或多次消费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非常关键和重要。从上述两个层面来讲,旅游产品质量建设要围绕旅游者的感知和消费体验进行,从卖点到买点,做到卖点与买点的统筹兼顾是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必然选择。
2
卖点立足于产品,追求的是产品的特色与优势,以产品差异化提升产品吸引力。不可否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运行中,在日常管理与接待服务中,供给侧更多的是基于产品谋划,关注卖点的多一些。旅游吸引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产品供应商一般会基于资源禀赋去设计开发产品,“有什么我就卖什么”,当然也会考虑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与关心关注,但是更多地是从资源禀赋、资源利用的角度,以“供给思维”去生产产品,存在着对旅游者旅游需求特点把握不到位,对旅游者的消费成效和是否满意关注不够,“以产定销”等现象。有的资源活化利用过于“谨慎”,过多地考虑资源的“原生态”“零破坏”,保护有余开发利用不足;有的开发资金有限,“有多少力量办多大的事儿”,资源开发不充分、产品呈现不完备,服务条件不到位就仓促开门迎客,造成产品层次和标准低,质量不达标,旅游者不满意。有的景观“粗制滥造”,“成功案例”简单地复制粘贴,产品“同质化”严重;有的甚至将“落后”“低劣”和“粗糙”“粗放”视为“粗犷”“原生态”,将对旅游者需求权利的损害“合理化”。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先生在其著作《我是故宫“看门人”》中讲述他的故宫工作往事,故宫原来很多的文化展示、工作流程、业务标准和服务方式、流程的设计与安排大都是基于方便经营管理者“管理”,而非便于参观者参观的角度设置的,后来他将视角转向“参观者”,对故宫各层面工作从有利于参观者参观的角度,增加参观者“观感”和提升对故宫服务满意考量,对故宫各项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故宫打造成了全国关注的“网红”。
买点立足于消费,关注旅游者消费需求和利益、价值是否得到满足和实现,注重用旅游者的满意培育顾客的消费倾向性和顾客忠诚。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为城市居民,当然农村居民也逐渐具备了“有钱”“有闲”“有出游欲望”的条件,农村人“游乡村”市场不容小觑。旅游者希望从乡村旅游消费中得到什么,他追求的消费收益点在哪里?从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特点和旅游者日常“痛点”中我们可以找到乡村旅游的“买点”。可以从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旅游新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进行分析。“吃、住、行、游、购、娱”层面,饮食方面追求乡村绿色、无公害、原生态食品和传统的烹饪风味,住宿方面追求乡村生态、安静、舒缓的居住环境,出行方面静享没有堵车、拥挤和喧嚣,徜徉乡村小道,游览沉迷于田园风光、村舍农事、传统手工艺,购物方面崇尚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等,娱乐方面享受农趣、农情、农乐。就旅游新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而言,商务乡村为商务洽谈、会务和员工培训提供了良好环境,乡村更是一个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的好去处,乡村休闲是休闲旅游未来的大亮点,“乡愁”是人们告别喧嚣与浮躁,回归自然、回归本我,感悟传统、怀旧“寻根”的“心灵港湾”,民俗旅游、农事旅游更是研学旅游的好项目,乡村里面的奇特景观、奇妙建筑、奇特民俗、奇妙手艺,还有众多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奇闻”“奇人”“奇事儿”,对城市居民尤其是对农村不太了解的深居大城市的孩子们来讲更是“奇”乐无穷。
3
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既要考量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供给条件,从供给侧强化质量提升,更要分析旅游者的需求特点,从卖点到买点,从产品生产到消费满足,做到综合考量,协同提升。乡村旅游开发与运营要增强“游客”思维,强化精品观念,突出乡村特色,提升文化展示品质,注重内涵式发展,创设乡村意境,打造宜游空间,全面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质量。
——增强“游客”思维。产品质量如何是以顾客的感知与评价为衡量标准的。设计与开发旅游产品要多从游客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旅游者的立场上去审视和评价旅游产品,要以旅游者接不接受、欢不欢迎、喜不喜欢和满意不满意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的标准。文旅开发项目规划、设计与建设往往非常重视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调查,从资源开发、保护和项目管理运行的角度去规划设计,有的甚至还有行政因素、长官意识的影响,但是却不太重视对旅游者需求的调查,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这种过多地从供给侧而没有从需求侧考虑问题的现象在传统的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更甚。博物馆长期不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必要的“游客”思维,文化展示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总是给人以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或“高高在上”的感觉,对游客来讲没有“亲和力”和“亲近感”,不能很好地“走近群众”,入脑入心,当然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乡村旅游要增强“游客”思维,设计开发旅游产品要对游客的喜好、兴趣和需求进行调研,尤其是充分研究“Z世代群体”的兴趣、喜好,构建旅游产品与这些年轻人之间的对话体系,用他们“愿意听”和“听得懂”的语言呈现我们的乡村旅游文化。
——强化精品观念。相对于都市里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项目的“高大上”,乡村旅游给人的感觉总是低端的,无论是住宿条件还是交通设施,无论是服务人员素质还是饭菜质量与卫生状况,都写满了粗糙、低端、马马虎虎、不尽如人意。当然,现实可能也真的如上文所述,乡村道路狭窄,周末或节假日也时常堵车,住宿条件与服务标准比较低,餐饮卫生状况不好,甚至厕所还是露天的旱厕,资源呈现还很原始,游客疏导与讲解服务也不到位,甚至出现乡民为了私利欺骗游客等现象。但是“落后”不等于“传统”,“低劣”不等于“原始”,“粗糙”不等于“粗犷”,“简陋”不等于“简约”,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展示照样也可以做得非常充分、到位,乡村旅游的服务项目照样也可以做得非常精致、完美。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呼唤精品,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必须做成精品。
——突出乡村特色。乡村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生命线,乡土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轴,乡村旅游必须突出乡村特色,要塑造特色、彰显特色、坚守特色。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说,“乡村旅游成熟水平体现城乡‘缩小差距,扩大差别’”,乡村要有个乡村的样子是乡村旅游保持吸引力的关键。但是,没有特色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通病,资本逐利作用下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同质化,“千村一面”的现象已经十分突出,再加上“乡村城镇化”“景观景区化”“民俗表演化”“文化商品化”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旅游突出特色,实现特色发展的确不太容易。乡村旅游特色要体现城乡差别,彰显乡村应有的风貌、风味、风情和风景,要彰显地域特色、乡土特色、乡村传统文化和原住民的文化创造与风俗民情,能够向旅游者展示那种“真实”与“原始”。
——提升文化展示品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有利于呈现“诗与远方”的理想生活。旅游产品开发其实就是一门文化展示的艺术,旅游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展示品质。文化展示,让旅游资源具有“可参观性”,给旅游者创造更加美好的旅游消费体验。文化展示的方式和工具很多,要做好导游讲解,是帮助游客了解、理解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本地居民讲解有利于提升展示的真实性,高水平专家学者讲解有利于提升展示的权威性。要有比较完备的指示系统,比如指示牌、文字、图片、图书、宣传册,以及现代的触摸屏和自助语音导游系统等。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节目表演、游客参与增强展示的生动形象性,可以运用VR、AR、MR甚至元宇宙等现代展示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文化展示要基于资源特色和旅游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工具,把文化内涵完美地呈现出来,让旅游者愿意接受,能够理解,并在旅游消费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
——注重内涵式发展。相当多的乡村旅游都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一味地做加法,扩大规模。结果投资越来越多,资源呈现越来越分散,产品特色越来越不明显,片面追求接待游客数量,却忽视旅游产品质量,造成游客旅游体验品质下降,声誉每况愈下,最后难逃“昙花一现”的厄运。当然,规模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但是片面追求规模,一味地去追求外延扩张,不重视内涵式发展,产品品质上不去,最后可能是“客流量”越大,这种品质不高的产品消费越多,影响面越广,声誉损毁越大,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越弱。从一开始就注重内涵式发展,不“贪大求洋”,不追求一时“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把有限的业务量做实、做细、做精,做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实”,以“诚”待人,以“质”感人,用扎扎实实的质量给游客结结实实的旅游体验,创造游客实实在在的满意,把所有的来客都转化为“回头客”,或者产品质量“口碑”的传播者,然后在坚持高标准、优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业务,逐步提升游客流量,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成长。
——创设乡村意境。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指出,“人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旅行时的心境”,当然,心境与人的感受力有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心境源于意境,创设优美的乡村意境有利于帮助旅游者获得乡村旅游心境,提升旅游者的感知水平和体验成效。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安逸悠闲的农家生活、真诚质朴的社会风气、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村庄的袅袅炊烟、田埂的耕牛曲辕、远处的水墨山水、村头的小桥流水,乡村处处洋溢着男耕女织的和谐与塘边戏水的童趣,都能让人们醉入诗情画意,享受仙境美辰。创设乡村意境要研究乡村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资源,设计主题,营造空间,提取景观要素与文化符号,加强细节渗透与灵魂塑造,打造特色乡村景观,形成独有的乡村意象,触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使人们停下脚步,静下心绪,“心领神会”,沉浸在“乡愁”的心境中。
——打造宜游空间。宜游有适宜游览和方便游览的意思,能够给旅游者一个便捷、舒适、愉悦的旅游消费体验。宜游空间的建设一般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包括吸引物和服务接待条件两大要素。从硬件上来讲,乡村的生态环境、卫生环境、基础设施、接待条件建设不仅要到位,而且要能够体现目的地乡村特色,无论是植被栽植还是建筑设计,都要与乡村的乡土特色和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尽量避免“城市化”“现代化”的突兀“插曲”破坏乡村的古朴、田园的静谧与乡间的和谐。要做好吸引物文化内涵的外化工作,让旅游者能够更容易体察到、领悟到乡村文化的特性和文化符号的内涵。从软件上来,游览线路的设计,旅游服务的流程,接待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要更高效、妥当,避免造成旅游者身心不适,要从旅游者的角度去安排游客接待服务工作,做到工作的细致入微和服务的无微不至。当地居民要对旅游者热情友善,至少不持反对或排斥态度,不能为了兜售商品、提供导游服务等赚取个人私利而去过分“热情”“骚扰”游客,更不能出现强买强卖、欺客、骗客、宰客现象。
4
旅游产品的本质是服务,服务产品的质量更多地表现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供给者说了算,而是取决于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与体验。旅游产品一定要考虑旅游者的需要有没有得到满足,他们购买产品的收益和价值有没有得到保障,他们对产品是不是满意。这里面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旅游者为什么来?他们对旅游产品有哪些需求与期待?我们的产品有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或者满足了这种需求、实现了这种期待?另一方面是潜在的旅游者为什么不来?“回头客”为什么不再来?我们的产品中缺乏哪些吸引要素?产品的缺憾与不足在哪里?从旅游者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产品及产品质量,不断去改进它、提升它、完善它,质量的持续提升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让不愿意来消费的旅游者也愿意来旅游,争取更多的“回头客”再次或多次前来旅游,以实现旅游项目的持续发展与“基业长青”。
首先,旅游者为什么来?旅游者的动机是什么,乡村旅游能满足他们哪些需求?哪些因素让旅游者做出了来乡村旅游的决策?这就需要分析旅游者的买点。乡村旅游的动机主要有怀旧、寻根、猎奇、踏青、休闲、娱乐、养生、怡情,或研学求知、或舒缓身心、或闲情雅致、或探古访真。乡村的地域文化、乡土风貌、传统美食、秀美田园、生态气候、古朴村舍、民间手艺、朴素民风、风土民情以及舒缓的乡村生产生活和原生态的乡村气息,都会成为旅游者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当然也包括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居住条件和良好的旅游接待服务、整洁卫生的游览环境和那种天然的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这是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正能量”,是创造游客满意的“激励”因素,在这个方面要做加法,要善于扬长,这方面因素越多越好,品质越高越好。
这种需求或者动机的产生大致由两类因素所致,一是内生因素,二是外生因素。所谓内生因素就是旅游者本人的个人原因导致的出游需求或者动机,所谓外生因素是外界环境刺激其本人产生了出游需求或者动机。在做好乡村旅游吸引要素的构建基础上要加强营销宣传,在宣传中做好产品“卖点”与“买点”的衔接,针对所需传播所供,用各种信息传播符号去影响潜在的消费者,挑动潜在旅游者旅游消费决策的“心弦”。比如旅游纪念品、旅游宣传册、乡村土特产、影视广告及资料、知名人物的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文学作品,取景目的地乡村的电视剧、电影,以及传播目的地旅游信息的短视频,政府有关部门对目的地乡村的各种认证、认可和与目的地相关的新闻事件等。
其次,为什么有的潜在旅游者没有来?一些来过的旅游者不再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没有成行或者不再光顾?可能是旅游吸引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不足以吸引那些潜在的旅游者前来旅游,或者那些来过一次的旅游者颇感失望,不愿意再来消费。也可能是旅游服务没有做到位,旅游者不满意,产品质量口碑不好。比如农村没有冲水马桶,道路狭窄,堵车严重,住宿不能提供热水没法洗澡,乡土产品地域特色不明显,农家菜原材料、农产品、土特产或纪念品非本地生产,有宰客、欺客现象,游客过分拥挤,乡村的恬静氛围缺失,资源开发层次低,内涵呈现不足,游客觉得没有“看头”,有的乡村甚至给人以“破败”“寂寥”之感,等等。这些都是“负面因素”,是可能产生游客不满意的因素,在这方面要善于做减法,要善于避短、遮短、补短,要千方百计予以杜绝。要有“保底”思维,把所有的产品质量保持在“标准线”以上,“硬件”实在跟不上,要有替代方案或者软件补充措施。有些短板是避不开、遮不住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短板”思维,因为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特点,有“100-1=0”的法则,这些服务短板,哪怕一个被忽视的细节都会被旅游者作为那个“1”,让产品已经呈现出来的优越和优质化为乌有。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长板本身也可以消除或减少旅游产品质量短板给旅游者带来的不满意。心理学上有一种“晕轮效应”,被形象地描述为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该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有时候我们乡村旅游某一方面的“卓越”可能会让那些质量短板给旅游者带来的不舒服、不满意降低,他们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原谅你产品的缺陷或“不好”。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当乡村旅游某些方面的短板在短期内无力改变,或者由于客观的不可控的因素无法改变的时候,不妨通过做大、做强、做优我们的优势、特色、长板,并放大其在旅游者质量感知中的影响,有效消除这些短板及负面要素带来的冲击。当然也要特别注意防范这些短板及负面要素“被放大”,“晕轮效益”作用下其吞噬我们的“卓越”,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5
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不仅需要微观上的操作,更需要宏观上的把握,在发展规划与产品设计、顶层设计与综合协调以及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安排。
——在“选”字上下功夫,在更具乡村旅游发展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而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旅游的多重价值正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得到深入挖掘和充分实现。乡村旅游正在从单纯的经济效应逐步向助推生态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格局中转变,乡村旅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发展。但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也不是有一些旅游资源就应该发展乡村旅游,更不能为了追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时尚风潮在不具备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拍脑袋”去发展乡村旅游。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或乡村旅游发展资源禀赋不高的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它的吸引力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拉升的,现实中可能存在实现“逆袭”的现象,但“逆袭”成功案例大多不具有复制性,一般情况下还是慎重选择为好。
——在“研”字上下功夫,做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客源市场调查研究,做足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而不是“拍脑袋”决策、盲目上马,最后事与愿违,“尴尬收场”或“骑虎难下”。乡村旅游很多“昙花一现”和“后劲不足”的失败案例都是可行性研究不够,尤其是在“卖点”与“买点”的衔接上,包括一些“流星式”的网红村,过高地估计了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和市场前景。做好扎实的前期调研工作,意义不仅仅是能做与不能做的问题,还有应该怎么做和如何做会更好的问题,不仅有现实情况如何的研判,还应有未来一个时期情况将会如何的预判。没有科学合理战略前瞻的旅游开发项目,后续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太可能改变失败的命运。
——在“特”字上下功夫,做好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展示,聚焦旅游特色主题培育旅游特色,而不是“随大流”“追时尚”,丧失乡村旅游的“根”与“魂”,做成“千村一面”。乡村旅游的特色是建立在资源特色上的,资源是产品的原材料,“药材好,药才好”,要选取特色资源,并在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塑造旅游产品特色,留住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根”与“魂”,而不是“随波逐流”“失去自我”。资源特色大多是历史形成或目的地所固有的,一般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和被模仿的,是乡村旅游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核心与源泉,也是乡村旅游应该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示的。一个方面要做好“本地化”“本土化”工作,旅游要素供给尽可能地在当地用当地独有的方式满足,另一个方面要避免“外埠文化”的介入,杜绝“水土不服”的“成功案例”或者有悖于本地旅游特色的旅游项目“上马”。
——在“全”字上下功夫,尊重旅游产品综合性的特点,发展全域旅游,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发挥旅游的综合效益,而不是过分“景区化”,走“单一型”“孤岛式”传统旅游发展的老路,造成乡村旅游发展“钱途”有余而“前途”不足。有的地方引进有限的资本,对乡村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做“点”状开发,引进外来资本“圈地”赚钱,形成开发成景区的区域“热火朝天”,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荒芜寂寥”,有的甚至采取把原住民搬迁“清空”的办法,发展“孤岛式”乡村旅游,有的地方没有把当地的“农”字要素真正地融进去,用“人造的”“表演性”“商业化”“娱乐化”的文化展示敷衍旅游者,失去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真正要义,旅游发展道路越走越窄。要真正使乡村旅游有生命力和文化展示有鲜活性,就要发展全域旅游,吸收原住民广泛深入参与,乡村各要素综合发力,给旅游者一个完整、完美的乡村体验。
——在“融”字上下功夫,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加强乡村三产融合,发挥旅游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把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遗产旅游、民俗旅游等融入乡村旅游大局中,把乡村旅游融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乡村发展大格局中,而不是自我设限,导致旅游产业孤军奋战,导致乡村优质资源配置不到位、旅游发展效益差。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在目标上、实施路径上都有很多战略重叠,诸如“产业融合”“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重要内容都是高度契合的。做好“旅游+”,打好组合拳,调动乡村内外各种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形成战略合力,强化综合效益,通过乡村旅游落实乡村振兴,打造乡村宜游宜居宜业新空间,把开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转变为建设乡村、赋能乡村、振兴乡村的过程。
——在“创”字上下功夫,做好乡村旅游的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工作,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新科技、新业态、新产品发展乡村旅游,而不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导致旅游产业没有生机和活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发展的新需求。乡村旅游需要旅游资源基础,但也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资源基础之上,产生“资源诅咒”。乡村文化、生态环境、旅游业态和产品形态都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一是在组织创新方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组织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要解放思想,大胆革新,包括信息化、数字化要素的引入,努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活力。二是在产品创新方面。推进文化要素、旅游要素、科技要素的融合发展,增强游客旅游体验。要坚持守正创新,文创、科创相结合,推进乡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适应性,将传统文化内容和元素融入现代旅游产品中。要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多样化、生动化表达,引进数字化模拟技术,搭建智慧化解说平台,用现代科技提升游客乡村文化体验。
【作者:王勇强,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本文为202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鹤壁市为例”(项目编号:21B790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