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从《梦华录》现象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05 14:06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文物挖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深入挖掘历史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2022年夏天,电视剧《梦华录》6月开播之初,以豆瓣8.8的评分一举拿下年度口碑最佳电视剧的冠军。其播放量一再突破历史记录,上线15小时播放量破2亿,上线七天播放量突破十亿。《梦华录》的出圈,有着必然因素,除了男女主的细腻演技、服化道精美考究,剧情逻辑严密等因素外,这部剧所嵌入北宋王朝,从形而下的器物、生活四艺再到形而上的诗歌词赋、雅致文化成为《梦华录》大获成功的文化底色,这种底色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是这部电视剧的根与魂。

  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处处是精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要固守原来的文化形态,把看成凝固的、停滞的东西,张岱年先生指出“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中”,电视剧《梦华录》通过巧妙的改造,让传统文本经过加工跟上现代时尚的步伐。《梦华录》改编自元代杂剧名家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的是汴梁歌姬宋引章误嫁人面兽心的郑州富商周舍,婚后遭受虐打蹂躏,同行姐妹赵盼儿巧施计谋,引诱周舍休妻,成功解救宋引章的故事。关汉卿原著中塑造女性勇敢、善良和智慧的精神品质。《梦华录》在保留原著精神内核基础之上对内容和层次进行丰富和改编,赋予人物新的灵魂,描写钱塘女子赵盼儿和她的姐妹宋引章、孙三娘三人在感情受挫背景下立足东京汴梁共同创业,并在成长道路上在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中自我实现的故事。《梦华录》跳出传统男权社会中女性勾心斗角的套路,也驳斥了“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现代言论,整部剧中“女子贵自立”“女性友谊”的核心价值也是超越时代的人性光辉。剧中,除了赵盼儿姐妹三人,其他女性角色也各有光辉:出身贱籍却潇洒自立的张好好,身份高贵却至情至真的高慧,被父母二卖却反抗命运的葛招娣,女性之间的信任、互助、甚至侠肝义胆的精神在这部剧中被充分彰显出来。从《梦华录》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底色看,它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剧中融入现代女性所面临一些困境:创业的艰难、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等等,但是她们也表现出对自己命运的追求和抗争:面对渣男,果断转身,及时止损;面对身份地位,不自轻自贱;面对社会歧视,大胆向前,无所畏惧等等,这种女性独立精神更容易引起今天青年一代的共鸣。

  文化,是一种动态开放的系统。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文化既是文化的实物,也是制度、观念与习惯。新时代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来临,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精神需求越来越高涨。如果说,物质构成人民美好生活的骨骼和实体,那么精神就是美好生活的灵魂和血脉。当代中国青年生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优越的物质环境也催生青年对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成为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在这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正当其时,然而当前传统文化复兴面临一些现实难题,比如文物器物走不出橱窗,与消费者存在空间和心理距离;历史文脉找不到现代载体,不能为大众所认知;历史文态跟不上时代发展,很难俘获青年一代的青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梦华录》则以故事的方式给我们打开一扇融合多种传统文化要素的叙事方式。在这部电视剧中展现了中国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之美,再现《清明上河图》中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之美,还原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雅致生活之美,重温中国瓷器、屏风、服饰的器物之美,更有琵琶、宋词,画作等阳春白雪之美,让观者在情不自禁中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产生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梦华录》通过一部影视作品把静态、单一、枯燥的器物文话与蹴鞠、喷火等消逝民俗文化,升华为可触的、沉浸式、活色生香、雅俗共赏的具象化传播,不仅勾起观众要游览宋都开封、杭州等标志性城市的欲望,更是刮起学习了解宋代市井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的旋风。其实无论是《唐宫夜宴》、《只此青绿》,还是《梦华录》,只有走进大众生活,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才会在新时代下彰显其生命力。

  文化,需要彰显它的时代价值。“今天的中国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色,也是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明白我们要向哪里去。《梦华录》中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肯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力量,“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的独立人格。就像赵盼儿萌生退意的汴河边上,三娘告诉赵盼儿,“我们留在东京的初衷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是我们不甘心”。她们在东京遭遇创业失败、天灾人祸之后,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奋斗,把一家濒临破产的酒楼经营的有声有色;“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智慧,《梦华录》中处处体现出在对立中求和谐的处事原则,无论是赵盼儿与茶汤巷前辈斗茶时的剑拔弩张到斗茶后的有礼有节,还是汴河边上赵盼儿舌战河务提点却又化敌为友的智慧都彰显“礼之用,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不同于西方“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在中国文化精神中,无论是《列子·汤问》中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都在不同时代“熠熠生辉”,都是“中国脊梁”的无数英雄豪杰的写照,而这些形象反过来又激励千百万中国人民奋勇直前。当然,如何让90后,00后年青一代认同、接受中华文化核心精神并把它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社会面对的一个全新挑战。《梦华录》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精神融贯,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深深认同感,而年轻力量的认同、加入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传统与时代碰撞,促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梦华录》海外版陆续在韩国、越南等国家上线,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圈中海外观众的追捧和欢迎。虽然各民族文化各有特点,但异中有同,自强自立,向善向好的价值理念是相通的,有助于世界更好理解中华文化,更好的读懂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作者:赵晨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