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绿色发展丨郭志远:推动河南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但是,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相比,河南各地还不同程度上存在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环境保护压力居高不下、生态产品供给不足、能源资源消耗过高等问题和挑战。面向未来,河南要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破解经济发展质量不高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更多走的是粗放式发展道路,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是以付出巨大环境资源代价换取的高增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一产二产占比过高、三产占比偏低问题尚未根本扭转。产业重型化趋势依然明显,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与深层次矛盾持续存在,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比重依然较高,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小、大型骨干企业少、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新旧动能转换缓慢,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要尽快彻底转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粗放增长方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抓住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这个关键,一方面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全面实施节约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实现各类资源在河南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破解环境保护压力居高不下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全省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环境空气质量尚未根本好转,重污染天气仍然时有发生,臭氧污染呈上升趋势,氮氧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面广,治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水污染物排放量依然较大,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不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此外,还有一些化工企业布局近水靠城,涉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重金属风险源的布局性、结构性风险突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较大。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加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为重点,切实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全面加强颗粒物污染防治,防治挥发性有机物及二次污染,推进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工作。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加大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以及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破解生态产品供给不足问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河南省人均生态资源十分有限,生态承载能力较为脆弱。年均水资源量只有40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0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世界人均的1/20,属于国际标准下的极度缺水地区。河流生态基流缺水量较大,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长期持续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及地质环境问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有限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豫西伏牛山一带,豫北的太行山地区,土壤较为贫瘠,森林资源贫乏。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可供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口承载力压力大。
为破解生态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必须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科学划定国土空间整治修复重点区域,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国土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巩固和扩大生态空间,增强自然生态功能,构筑国土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立足河南山形水系的生态框架和生态基底,加快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促进空间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空间品质明显提升、区域城乡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实现经济发展与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相协调。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破解能源资源消耗过高问题
近年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河南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能源生产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用能结构明显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河南是能耗大省,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9%,居全国第五;河南还是碳排放大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国第四,庞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科学达峰的硬约束。受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的制约,以及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存在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的影响,河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依然长期存在,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立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省情,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以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等非煤能源,推动形成煤、油、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入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积极引导产业园区开展综合能源改造,促进能源梯级利用。加快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城镇、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建设。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提高原生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比重。
(作者:郭志远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