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丨陈东辉: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关键点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08 14:55

  编者按:一处基地,一代精神!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他来到位于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实地察看红旗渠分水闸运行情况,并来到输水隧洞——青年洞。总书记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特别策划“渠水长流 精神永存——专家诠释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今天刊发河南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陈东辉的文章《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关键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旗渠精神是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到安阳考察调研时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他强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立足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环境把握好关键所在。

  一、必须牢牢把握自信自立这个重要支点

  自信是自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自立的重要支撑。修建红旗渠靠的就是自信的心态和自立的行动。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林县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自力更生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内容。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经济非常困难。面对缺水的世代难题,面对太行山的悬崖峭壁,林县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他们以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状态,自信自立,谱写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壮丽画卷,修成了滋养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渠、幸福渠。今天,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有理由保持自信心态,更加需要发扬自立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这是有深刻含义的。西方国家并不真正希望中国强大起来,他们在很多领域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对我们“卡脖子”。比如,芯片、光刻机、种子等。大疆无人机曾经遭遇美国多次打压,正是凭借自信自立的精神,才焕发出“压不垮、锤不扁、炒不爆”的劲头,成长为业界的领航者。红旗渠精神中恰恰蕴涵着自信自立的特质,这种特质正是新时代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所必须的。在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首要任务就是以自信自立的实际行动担当历史重任。

   二、必须紧紧抓住奋斗精神这个核心内容

  源源不断的红旗渠水是奋斗出来的,红旗渠的每一段渠壁上都铭刻着“奋斗”二字。为了摆脱缺水之苦,林县人民群众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太行山中苦战十个春秋,付出艰辛努力,付出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吴祖太、任羊成等修渠英雄都是发扬奋斗精神的楷模。当年,林县红旗渠工地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担任工地除险队队长的任羊成,在凌空除险时被滚落的石头砸掉四颗门牙,他忍着剧痛继续作业,从崖上下来时嘴巴肿得已经看不到鼻子。今天,人们探寻红旗渠精神的“打卡地”,比如“青年洞”“双孔洞”“空心坝”等工程,都是由承担引漳入林工程设计重任的吴祖太设计的。吴祖太在王家庄隧洞察看险情时遭遇洞顶坍塌不幸遇难。正是许许多多吴祖太、任羊成这样的奋斗者,用血肉之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创造出史诗般的传奇,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奋斗精神”,报告讲到的“五个必由之路”,其中之一就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发扬红旗渠精神,要着力发扬奋斗精神,以团结奋斗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三、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个“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红旗渠之所以修建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林县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他们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漳入林动员令》阐述的引漳入林具备的充足条件,总共五条,其中四条讲到群众。这四条是:“全县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现在开工,群众无不欢迎,人人都已作好一切准备”;“大办水利,各级领导和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建设经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协作风格更加树立,叫到那里就到那里,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已成为每个群众的政治品德”;“只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经济,再加上虚心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漳河水一定会服服贴贴的听人呼唤与使用”。在林县县委的带领下,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依靠群众突破了严重缺水恶劣环境的制约。我们党是人民群众的政党,群众路线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新时代传承红旗渠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四、必须深刻领会理论创新这个制胜法宝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县委活学活用党的创新理论,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林县的工作实践,抓住了干旱缺水这一林县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国家大兴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机遇。林县党组织注重引导群众在运用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学习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他们遇到难题,从毛泽东著作中找答案。修建红旗渠的工地,就是林县人民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大课堂。《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著作是修渠人的必修课。正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历史上“水贵如油,十年九旱”的林县,变成了“渠道绕山头,清水到处流,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富裕之乡。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不同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弘扬红旗渠精神,最根本的是活学活用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作者:陈东辉,河南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研究”(批准号:2022DWT08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