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菊萍 张许良:加强河南省校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省校融合发展是河南省的新课题,是加快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任务。要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省”,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科技共研、产业共建、文化共兴为路径,充分发挥省校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推动河南与高校共生共荣、双向赋能,探索走出一条独具河南特色的省校融合发展新路。
一、加强河南省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强调,“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强河南省校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充分发挥河南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优势,加强高校与河南省深度融合,从经费、人才、学术等方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产学研协同公关、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提升高校科学治理能力和创新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河南发展战略。
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地方和高校融合发展工作。《高等教育法》鼓励高校要主动开展社会服务。2022年4月22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平等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今年3月15日至16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焦作市调研时强调,要“研究探索河南理工大学与焦作市融合发展、相互支撑的方法路径,打破观念围墙、物理围墙和体制机制围墙,在创新平台共建、主导产业培育、毕业生本地就业、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加强沟通对接,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将大学与城市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共同体”。楼阳生书记的讲话为进一步深化河南与高校融合发展,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提供了方向。
我们要谋创新,抓好河南省校融合发展,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招引集聚人才,切实提高生产力,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
二、河南省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由于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新冠肺炎疫情、双碳目标指标、环保、安全、人力成本增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运输受限、美元加息、乌克兰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效益不好,影响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工艺改造、新产品开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新项目选择、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应急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和政策咨询。但由于忙于生产经营,对高校的技术优势、人才团队不够了解;同时部分企业认为自身生产工艺已经很成熟,不需要创新性研究。
三是高校多数教师积极性很高,愿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是对企业了解不够,不清楚企业需求什么,不知道哪家企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兴趣,与企业的对接不够顺畅。
四是河南部分国有企业是分公司或子公司,科研立项需要上级公司审批,造成很多科研合作项目实施困难。
五是高校学科专业与河南主导产业供需不协同。高校的很多专业主要偏重基础理论和传统产业研究,河南省正在大力发展培育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化工、旅游等新兴产业,部分教授博士研究成果无法转化推广。
六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河南省多数重大项目都委托“高大上”的外地公司、高校承担,对本地高校不够重视。河南省本地高校拥有雄厚的人才和专业技术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河南省校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是做好省校创新深度融合工作。推进河南省科学院建设,建设一流创新载体、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二是做好省校人才深度融合工作。共谋高端人才引育计划,共同推进高端智库建设、实训研修基地建设,实现省校人才共享,吸引更多毕业生留豫就业创业。
三是做好省校产业深度融合工作。共建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五链耦合”。
四是做好省校资源深度融合工作。充分发挥河南省高校资源和优势,强化省校资源整合,推动实现优势互补,着力打造优势品牌。
五是做好省校空间深度融合工作。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用好有限土地资源,统筹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加快实现河南与高校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六是成立省校融合工作机构。统筹协调省校沟通和联络,强力推进省校融合工作。
七是制定省校融合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建立定期会商和工作沟通机制;定期召开省校对接会、成果发布会等,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到河南各地调研交流、河南各地到高校对接需求,推动省校深度融合;高校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河南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八是设立省校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
十是高校强化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河南省优势产业提供关键技术和人才支撑。
(作者:单菊萍,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许良,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副校长)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