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学理探析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13 09:22

  进入新时代,着眼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之要义,既是长期的实践课题也是重大的理论课题,既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也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急需强化学理探究,用理论认识上的深刻正确,增强政治上的坚定、实践中的自觉。

  一、加强“第二个结合”学理探析的现实必要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把“第二个结合”作为一个重要维度,内嵌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命题中,理论阐释还不够深入,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加强对“第二个结合”的研究阐释,强化学理支撑,对于深化认识,增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是深化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二个结合”一经提出很快成为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的热词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已经涌现出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初步回答了这一结合的价值意义、可能性与必要性、原则要求、具体内容、方法路径等。但由于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相关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和不足。例如,整体性研究较多,对这一结合的可能性和具体内容等重要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回答不够系统,沿着学理逻辑或实践逻辑提出创新性观点的研究欠缺。底层架构多是基于政治逻辑、实践逻辑进行设计,聚焦学理逻辑进行阐释的不多,从这一结合的原点问题开始进行层层深入的学理探讨的成果欠缺。从理论研究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急需加强对“第二个结合”的学理研究,不断把理论认识推向深入。

  是廓清错误倾向、凝聚最大共识的迫切需要。总的来看,“第二个结合”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认同。但在学术界、文化界也有不同认识,还存在一些错误倾向,甚至有怀疑否定的声音。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的时空背景、阶级基础、主要功用都是异质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因而不存在结合的可能。有的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就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存在模糊、否定甚至颠倒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强化学理支撑,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否则,这一重要论断就有可能被空泛化、标签化、空洞化、口号化。

   是在实践中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迫切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长期的实践过程。然而,思想、理念、价值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内核都是具有内在逻辑的思想体系或特定概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都有着坚实的学理支撑。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做好两者的结合,必须从学理上厘清其内在逻辑,才能为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二、深化“第二个结合”学理研究的主要着力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的是一般规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宏大的社会变革,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第二个结合”内涵非常丰富,具有无比广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空间。从深化学理研究的内在逻辑来看,当前,尤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揭示“第二个结合”的本质内涵。从哲学上看,“第二个结合”重大论断的立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矛盾关系的同一性,即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辩证运动中的同一。“结合”一词描述的是人或事物之间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的“结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的“结合”是在同一个语义、同一个层次上使用的概念。这里的“结合”,不是“拼合”、“混合”、“融合”,指的是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创造条件、主动作为,促进矛盾双方互相转化、实现同一的历史过程。学理研究要重点阐释如何把矛盾双方密切联系起来,深入探究两个对立面是怎样的同一,怎样通过相互转化才能够同一,并在实践中推动这种同一。

  二是深刻论证“第二个结合”何以可能。从学理上进一步深入系统地论证“第二个结合”中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实现同一的基础、主客观条件,论证两者何以能够发生联系、进行结合,为第二个结合重大论断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从理论依据上看,可以根据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原理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的贡献。唯物史观认为,每个民族所做的贡献,都具有世界意义。这是两者能够结合的重要基础前提。从内因上看,可以从两者在理论品质、思想理念上的相通性与互补性的角度展开论述,深入挖掘两者在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理论品质,以及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契合性,深刻说明两者的差异性在特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推动相互结合、实现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从主观条件和外在动力来看,可以沿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逻辑展开,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为这一结合提供了充分的主观条件和保证。

  三是深化“第二个结合”重点领域的研究。要深入探索两者在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方面如何相结合,包括道论、气论、阴阳理念、五行学说、知行观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朴素唯物辩证思想、系统观念、实践观等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要深入探索两者在文化精神与核心理念方面如何进行结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之学的探索精神、道法自然的辩证法则、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进德修业的立身之本、厚德载物的根本原则、以民为本的政治价值、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和而不同的会通精神、日新月异的革新精神、天下大同的理想之光等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要深入探索两者在治国思想方面如何结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性观、义利观、正义观、政治观、权力观、道义观、国家观、天下观、人民观、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等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要深入探索两者在个人修养思想方面如何结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心性观、道德观、修养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等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

  三、推进“第二个结合”学理研究的方法

  高质量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学理研究必须注重科学方法。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用好矛盾分析。要紧紧聚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统一关系中的同一性,运用矛盾分析,突出学理探析,在明晰同一的内涵、实现同一面临的阻力的基础上,通过揭示实现同一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明确矛盾双方实现同一的方向和内容,提出促成矛盾双方互相转化、走向同一的路径、动力和方法,着力从学理上回答“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内容、路径和方法,强化学理支撑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回答当前推进这一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研究导向和重点,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面临的问题难题,聚焦如何化解主体在思想认识、能力方法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构建整体研究框架,特别是确立两者相结合的主要内容,提出具有内在联系的创新概念、创新观点的集合,形成具有内在逻辑、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为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提供参考借鉴。

  【作 者:李涛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本文系2022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两创”思想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意义研究》(2022XWH004)】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