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丨陈习刚:从“三种精神”到新“五种精神”,论社会文明的个体基本实践精神品格
社会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形象展示要求。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展示,最终要落实到社会中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形象和精神风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报告中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三种精神的倡导和弘扬作为全社会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报告则提出了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新五种精神,并将这五种精神作为时代新风貌的培育内容和全社会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涵。
民族精神是宏大的、整体的;时代精神又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是一种整体性的;科学精神则是需要判断、辨别的。相较于这些宏大的、整体性的、需辨识的更具理论性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人们对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的理解、认知和接受要容易得多,这五种精神的倡导与弘扬更接地气。而这五种精神又是社会每一个个体日常实践中能感知的、展现的和实践的,具有实践性、可行性和基础性,是社会文明的个体基本实践精神品格。
一、为人之本的劳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就是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劳动出来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劳动。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延续的根本力量。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所秉持的劳动观念、劳动意志以及展现出来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等精神风貌和价值理念的总和。
电视剧《功勋》里有一句名言:“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这句话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申纪兰说的。1951年12月,山西省西沟村农村生产合作社副社长申纪兰鼓励村里妇女和男人一样下田劳动,记同等公分。西沟妇女争取男女同工同酬这一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1953年的《人民日报》1月25日第二版刊发了《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经过》一文。题目用的就是申纪兰说的这句名言。申纪兰带头倡导的“男女同工同酬”最终写入了中国1954年《宪法》。劳动成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我们所大力表彰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劳动精神的升华和结晶。当今,弘扬劳动精神,就是要扬弃“不劳而获”“尸餐素位”“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消极心理和劳动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积极劳动态度,扬弃“啃老”“内卷”等消极性、寄生性的行为。
二、进取有为的奋斗精神
奋斗是一种无畏、奋发的劳动姿态,是一种昂扬、进取的劳动风貌,是劳动精神的方向内容。因此,奋斗精神是劳动精神的升华,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的劳动精神。
个人理想的实现、事业的草创过程中,一个国家、民族在强国富民的创业过程中,均闪耀着艰苦奋斗精神。如革命战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就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
今天我们所传扬的焦裕禄精神,主要就是一种进取有为的奋斗精神。为整治兰考“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发展农业而鞠躬尽瘁的焦裕禄身上,展现出的就是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1962—1964年,在县委书记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县防风治沙,整治“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种奋斗精神是以焦裕禄为中心的一个群体的兰考人民的精神。
同样,战天斗地的人间奇迹红旗渠农田水利工程中诞生的红旗渠精神,也是一种进取有为的奋斗精神的光辉写照。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为“引、蓄、提、灌、排、电、景”配套的大型水利体系,有“人工天河”之称。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各方面的条件得到了改善,比起先辈们艰苦卓绝的环境,我们现在奋斗的环境、起步条件是他们无法比拟的。我们要特别珍惜当下,在日常工作和所干事业上,要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锐意进取精神。
三、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奉献就是为了国家、民族、他人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的行为。如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精忠报国、毁家纾难,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等,都是一种奉献精神的写照。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我们所说的南水北调大移民精神就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渠道的建设历程,是从1958年至1973年修建丹江大坝,2005年9月丹江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奠基, 2014年12月12日建成正式通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丹江口库区经历了两期淹没,两次大移民,多次搬迁。田地被淹,产业被抛弃。集“老、少、边、穷、山、库”于一体,被称为“穷山恶水”。丹江库区移民一次次地搬迁后靠,在荒山岗上开荒、种地,在山沟里重建家园。通过兴修水利,抽水浇灌,改良梯田,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水源地。正是丹江口库区人民的牺牲与奉献精神,成就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胜利运行。
雷锋精神就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雷锋一生时刻为他人做事,不图回报,不计得失,实质上就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天,我们社会所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也就是一种为他人做事的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的表现。而我们最基本的奉献就是立足岗位讲奉献。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这也是适用于所有劳动、工作的人。在工作中多付出,少索取,就是一种奉献。
四、敢闯会创的创造精神
创造,一般是指制造、建造,或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劳动精神的核心内容。开拓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日新为道”。《周易·系辞》:“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创造精神。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功勋荣誉表彰。
伟大的卓越的创造源自于一个个微小的创新,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一般创造精神贯穿于人们劳动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民群众在社会活动、物质生产实践和财富创造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如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曾是“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通过开拓创新,1953年始,棉花种植业、畜牧业发展,村办企业兴起,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农、五业兴旺、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轨道。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02年间,通过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措施的创新,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实现了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效益,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现代化程度较高”,成为闻名遐迩的重新集体化的集体经济“南街村模式”,在1991年就发展为以“共产主义小社会”理念而闻名的“红色亿元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尊重创造。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一个个个体的创造精神推进下发展变化的。创造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实践精神品格。
五、尊重劳动的勤俭节约精神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俭朴生活能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唐人陆贽说,“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要“量入为出”。资源有限,毫无节制地享用,就导致财力枯竭,带来危机。
《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坚。”勤俭节约,避免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尊重劳动者凝结于其中的劳动价值。我们要树立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信条,从生活小事、工作细节入手,养成勤俭节约的健康的消费习惯。近来兴起并迅速升温的“光盘行动”就是践行勤俭节约精神的突出反映。
总而言之,劳动精神就是要工作、要干事;奋斗精神就是要努力干、拼命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奉献精神就是干得多索取少,多为他人、集体、国家干,甚至毫不利己;创造精神就是用不同的办法干,干出新意;勤俭节约精神就是要珍惜劳动成果,提高成果利用率。因此,这新“五种精神”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是以劳动精神为基础的有机整体。劳动精神是基础,奋斗精神是关键,奉献精神是亮点,创造精神是核心,勤俭节约精神是要求。这“五种精神”是人人可获得的、能做到的,是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系统性的个体基本实践精神品格。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五种精神”的引导下去做事、去干业,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升是可预期的,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陈习刚,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