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丨杨世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14 11: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一辈子的功课,在这方面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传承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把坚定理想信念与加强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学”是统一的。“道”是最高真理,相当于理想信念,人生的目的就是学道、行道。儒家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人都是学而知之,“志于道”与“志于学”是统一的。孔子称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道是一种理性信仰,道的发展无止境,对道的追求、学习也无止境。今天党员干部“志于道”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理想信念的坚定要靠理论的高度自觉来支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我们只有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发展理论,才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我们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学懂弄通,并加以灵活运用,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把提高理论素养与深入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知”与“行”是统一的,知是学习、认识“道”,行是应用、发展“道”。儒家常常把学习与实践并称,“学而时习之”,“习”就有实践的含义。《中庸》讲“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落脚点是“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改造世界。儒家认为“知”要体现在行动中而不是言语中,反对脱离行动坐而论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今天坚持知行合一就是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实践是理论之源,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目的是在工作中运用理论、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实践出真知,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回答群众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切入点,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党员干部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的不二法门。

  把遵守纪律规矩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在制度“礼”与内在道德“仁”是统一的。言治国,则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言修身,则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礼是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立”,但又反对只重外在形式,“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岁能够以礼规范自己的言行,到七十岁礼制已经内化为一种习惯、潜意识。今天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加强党性修养、对党忠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要尊崇党章、践行党章、捍卫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党员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外在约束转化为自觉自律,心中要有法律、纪律、制度、规矩、道德的戒尺。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

  把加强党性修养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是一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养的目的,是弘扬美德,为百姓服务,让社会达到“大同”的理想境界。仁者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今天我们弘扬个人与集体相统一的优良传统,就是要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就是为了实现党的初心使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生活在伟大时代,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心性”修养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这些内容可以转化为党员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学习材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可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党性修养的内容。

  (作者:杨世利,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