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丨张秋芝:为新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15 10:05

  编者按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辟“二十大回声”专栏,集纳专家学者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研究阐释关注热点问题,深化学术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在长期科学探索的基础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培育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科技治理道路、推进生态环境补偿、确立共生良法理念、健全全民行动体系,更好地为新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强劲动力。

  一、深入领会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共生关系说明在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两者既有生存竞争的一面,又有协同共生的一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反映着人类进步的必然方向,并且已逐步体现在当今人类的发展实践中。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气质必须高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并书写着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人类是一种自主和自觉的存在,自然界是一种自在和自发的存在。恩格斯指出,“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人通过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体现在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双向奔赴的过程。另外,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有“直接同一性”,例如,当战争爆发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难以挽回的。也就是说,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不仅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境界的体现,还内在地包含着系统整体的和谐观,即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的命运始终与自然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萌生着绿色发展的思想智慧,对当今世界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天地万物,在面对天即大自然面前,不能无视和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儒家的“天人合一”更加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应该主动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道家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即强调主体和客体紧密联系,人类应该遵从自然的根本法则,将人的生命运动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

   二、新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劲动力

  (一)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绿色能源系统品种繁多,供需紧密,要坚持绿色低碳的鲜明导向,就要把握好电力、煤炭、石油、新能源在新发展时期的新定位,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动力系统,从而推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的绿色化改造。2021年,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装备112台,推动治理传统产业集群76个,完成10家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拆改燃煤散烧设施5452个,完成烟叶烤房电代煤8500座,完成钢铁、水泥产业超低排放改造工序242个,实施高效治理工艺665家。在这个过程中,我省坚持科学培育绿色发展动能。为了更进一步深入推进绿色化改造,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符合准入条件的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产业,形成保护者和受益者的良性转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善于运用“放”和“收”的辩证法,从体制改革、法治建设、政策完善入手,建立高质量的发展平台,使绿色能源体系、绿色技术体系和绿色产业体系有效对接。

  (二)探索科技治理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伟大的理论要与实践相互激荡,才能彼此辉映。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征,迫切需要科技支撑,解决治理技术等关键问题。探索科技治理道路,不仅需要培育创新主体,鼓励科研工作者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等核心技术,鼓励企业跟踪世界绿色产业发展,集中力量突破先导性前沿技术,将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还要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创新体系,加快成果转化。

  (三)推进生态环境补偿

  为了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需要用生态环境补偿来“护绿”、“增绿”和“活绿”。对现在使用环境资源而放弃未来潜在价值的行为进行补偿,是新发展阶段的一种环境管理模式。首先要转变生态保护地区的发展方式,在生态效益补偿和发展生态优势的特色产业上合理区分受益者和贡献者两个主体,搞好两者的平衡。其次,市场化运作生态补偿,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设立绿色发展资金,让美好生态变成经济要素。第三,出台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改善生态补偿立法进程滞后于实践的现状。最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的发展共同体,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经济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四)确立共生良法理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法之治,要树立环境良好、资源永续、生态健康三大目标,尽力扭转“重利用、轻保护”等失衡局面,进一步增强环境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例如,2022年1月8日表决通过的《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针对水源保护、工程保护、生态保护、保障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制定了严格保护措施,赋权推动综合执法,重拳打击违法行为,解决了基层实际难题,体现了河南推进生态保护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作为。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执法能力建设,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人与自然共生的良法之治。首先,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并完善惩处方式,采取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法律处罚相结合的方式,使用最严格的监管方式引导个人和企业减少环境违法事件的发生;其次,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法联动机制,做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健全协作的方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能力;最后,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人员结构,增加法律专业人员的比例,精准化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健全全民行动体系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关系亿万人福祉,不是一家和一时之事,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更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坚持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在运用政策和法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以社会组织协同的方式推进环境治理,积极处理单一社会力量难以解决的复杂性难题;坚持提升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养,持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生态环境建设最广泛的社会动员。最关键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在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治理。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治理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绿色发展为主基调,着重提出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为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发出声音,不但向世界承诺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成果,还为世界的环境治理、气候治理贡献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体现出应有的大国担当。我国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保护作出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我国引领全球气候谈判进程,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宣布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值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肯定。”由此可见,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发展实践的思想结晶,与国际可持续发展潮流完全契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涉及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它是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揭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决心和能力。中国不仅把绿色发展观念传向世界,还在治理机制上,推进全球可持续技术和产品的合作共赢。除此之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稳定器”,在低碳发展成为国际趋势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绕过气候变化问题来谈全球治理。中国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能够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作者:张秋芝 单位:河南省委党校 )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