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策略探析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16 09:42

  中华文化凝结了中国的历史,影响着中国的当代,并将开启中国的未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礼仪制度、建筑遗迹、科技文化等等,让中华文明能够长久立足于世界高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意义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彰显出强大的能量和生命力,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资源,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整合开发利用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一是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母体,其孕育的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爱国观,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观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始终支配着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并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在当前国家建设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利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在国家统一、文明传承和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是有利于增强华夏文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不仅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能够不断地接受、吸纳外来文化,通过与各种文化的融合互动实现提升和发展的效果。通过搭建载体、创新形式,不断把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中提升发展,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利于带动和辐射周边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有利于树立中国良好的文化形象。文化形象是区域特色的外在表现,可以为一个地区赢得良好的评价和地位,也能够为区域发展积聚资源。中国在长期稳定的农业生产中,历经多重文化的互动融合,塑造出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性能和价值。推进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培育中华文化品牌、实施中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多维度地展示和表达中华文明的特色和内涵,有利于扩大中华文明的认知度、理解度和美誉度,提升文化中国的信誉度和美誉度,进而树立起中国良好的文化形象。

  四是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提升发展。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产资源,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进入了相对快速的提升发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原创能力低、科技含量不足、产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借助现代科技、产业模式和创意理念,把文化资源遗产转化为现代产业和产品,打造成高端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用文化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层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的提升发展。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的实施策略

  文化软实力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观念性的隐含文化内容,包括价值、思维、思想、精神、立场等;二是制度化的外在的文化内容,包括制度、政策、规范、战略等。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一体,隐含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会影响制度,基于一定文化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又能塑造观念性的文化,通过两者的互动最终提升国家的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亟待解决以往中华文化研究、传承、转化过程中思维保守、创新不足、改革滞后等问题。

  一是提升中华文化研究阐释水平。深入挖掘、提炼中华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前提,而健全的研究平台、研究队伍和转化机制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坚实基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做出了具体要求。五年来,随着相关研究不断丰富、深化和扩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水平持续提升,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今后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持续进中华文化理论研究工程、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中华文化民生改善工程、中华文化产业提升工程、中华文化消费刺激工程,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生产力、带动力、影响力、融合力、普惠力、辐射力,争做“中华文化”的核心叙述者、传播者和引领者。

  二是增强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利用能力。文化资源是产业化的基础保障,产业化是激发文化资源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华文化资源总量大,但是各地转化的水平相对较低,较多的文化资源转化的产业也较为分散、特色化较弱,知名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缺乏,文化产业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充分激活文化资源活力,必须通过产业转化,增强文化遗产资源的附加值,把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实际的文化发展优势。要积极利用现代运营方式、科学技术来推动中华文化的时代表达,大型文化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文化园区的质量提升,文化资源的集聚能力增强,文化资源转化带动效应明显,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三是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社会共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但我国对外出口的文化商品种类和数量有待提升,目前对外出口商品种类多,但是较为分散,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不足。例如黄帝文化、石窟文化、宋文化等都是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文化,但是仅局限于研究领域,在国外被知晓的范围和程度都非常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传播形式和惠民载体,通过设施共建、资源共有、活动协作、技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平台共享和市场共享,满足群众的需求以获得认可和支持,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要围绕文明传承、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通过依托民间力量,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示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和丰富形态的独特魅力。

  四是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仅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也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具有传播文化素养、敏锐文化感知、高度理解能力、有效沟通技能的专业人士的广泛参与。要积极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开放领域,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扩宽文化“走出去”的渠道,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努力推动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局面,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格局,提高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民间文化交流是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和交往的主要方式,当前我国民间文化团体和组织的对外交流意愿较强,但亟待解决信息渠道不畅、平台缺乏、缺少资质、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不断提高对外交流的民间团体的规范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要健全培养引进、选拔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形成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局面,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传播力的提升。

  三、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传播策略

  文化作为最重要的空间形式,不仅分割了不同的民族,也为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不同民族间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源于文化之间的可沟通性和人类的理性。不同文化的互动沟通行为,既要跨越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圈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壁垒,又要跨越来自时间、空间、维度上存在的传播阻碍,如何结合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克服文化障碍,跨越文化差异,打破时空阻隔,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正是当前我国兴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是要构建中华文化传播的国际化格局。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的价值和认知是有共同性的,当然也具有差异性,但共同性更根本。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应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文明对抗的理由。面对文化差异,要以开放的态度进行对话,不断推动文化交流常态化长效化,主动在文化共享上找资源,自觉在特色互补上找优势。要在共通共识的基础上,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在异质文明互通互联、相互改变、彼此靠近的方针下,通过提升原创能力、增加科技含量、突出产业特色等方式,借助多渠道多媒体数字化传播媒介,积极共享交流各种平台资源,组织开展有料有趣有深度的对话交流,积极探索彼此“都可接受的”传播方式,不断提高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二是要推动文化资源向产业化发展转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将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强大引擎,但也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文化创意、载体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创新创意和现代科技加快推动文化旅游、数字传媒、创意设计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持续拉伸产业链条,形成餐饮、娱乐、住宿、商业等全链条的品牌化区域产业板块。语言不仅是思想的工具,也是文化的密码,要注重传播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反馈,有效地将原生化语言转化为国际化语言,有条件地对接落地的国家和区域,进而被异域文化场域中的人们所接受。要通过文化资源的科学转化利用、文化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深化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创新、文化旅游融合,不断挖掘中华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努力构建遗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文化需求、文旅商结合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是要增强中华文化传播的符号化辨识度。各民族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各不相同,形成了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与理解障碍,造成了跨文化传播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屏障与隔阂。但不同的文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开展跨文化传播,既要研究目标人群的文化共性与生活习惯,准确把握不同民族之间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及时了解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行为规范的差异,熟悉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的差异,知晓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交际方式的差异,选用贴近当地实际的文化传播交流方式,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的交流中恰当运用广为接受的经典话语,又要深入挖掘、提炼和梳理中华文化特色文化符号和元素,形成展现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文化符号,彰显华夏文明所独有的、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符号,逐渐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体系和价值认同,使得中国符号与元素的功能不断增强、价值持续扩展、认同不断提升,全面增强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感染力。

  四是要多层次、全方位构建中华文化传播路径。资源因互补而丰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拥有“共同喜好度”的跨空间文化资源,是跨文化传播的坚实基础。要结合目标国家的文化发展脉络与发展动向,整合自身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点进行传播,找准传播切入点,创新传播模式,营造传播氛围,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和双赢效应。要找准文化交流契合点,挖掘文化内涵外在的文化亮点,创新中华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注重艺术化载体平台的搭建与拓宽,建立文化旅游、文化创新创意、文化企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强文化活动、影视演艺、工艺美术等领域的创新合作,让目标人群产生愉悦感、认同感,增强落地区域的认可度。当前,数字化应用日益成为跨文化传播中重要的传播手段和信息整合系统,要综合运用现代数字智能化科技成果,不断创新传播机制、传播网络和传播样态,找准中华文化传播的引爆点,挖掘中华文化传播的闪光点,拓展中华文化传播的新领域,搭建中华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多方式、多路径、多层次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运用现代数字智能化科技成果,不断创新传播机制、传播网络和传播样态,多方式、多路径地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达成。

  综上,民族因文化而差异,传播因障碍而艰难,障碍因对话而消融,沟通因文化而畅通,交流因技术而便捷,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开拓中华文化传播途径,不仅是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建设区域文化高地的有效策略。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是一个不断累积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多方位、立体化建立的过程。从文化传播效果来看,传播的形式与内涵越是简洁化、明晰化,越是易于被人接受和消化。因此要依托中华文化资源“深、厚、重、实”的优势,强化文化资源转化的科技融入,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水平。要改变“用传统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陈旧模式,从平面化、静态化的视角向立体化、动态化转变,主动适应“无视频不传播”的发展趋势,积极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化新媒体,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影像等手段,积极构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多层次、全方位构建传播渠道,为不同区域受众了解和推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直观形象的方式。

  【作者:王运涛,系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委托项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2022DWT039)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