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与乡村振兴丨文军: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变革与实践转向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26 11:39

  编者按

  12月10日,由河南农业大学、林州市人民政府和红旗渠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由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服务处、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红旗渠乡村治理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大河网应急管理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在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围绕红旗渠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道路的理论逻辑,乡村振兴道路的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等角度切入,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发布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今日刊发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文军的文章《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变革与实践转向》——

  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议题特别热门,但是实质上,我们如何从理论上来探讨、寻找中国式现代化,它的理论依据在什么地方,实践层面上我们怎么进一步推进它的转向?这是我要说的主要问题。

  我们知道,现代化问题,不仅仅在社会学,在整个社会科学里面都有非常多的讨论,它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学术话题。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文社会科学都在关注这一话题。但是“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实际上,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个是非常普遍的问题。那么,在社会学里面,我们如果对古典社会学做一个简单梳理,我们发现,尽管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有很大的不一样,但实际上,他们讨论的议题是差不多的,都是围绕着现代性的成长、现代化发展。每一个学者,他们可能用的概念不一样,核心概念、方法,以及相关的核心分析命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像实证主义、人文、批判主义三个代表性的人物,马克思更多探讨的是资本主义的问题,涂尔干是有机团结的问题、韦伯是合理化问题。对于社会现代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什么?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分析,而涂尔干是从社会分工这个角度,韦伯是从理性化、多样性这个角度来分析的,由此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论类型和分析方法。比如马克思比较侧重于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里面分离出这个重要的生产关系。而涂尔干分析是社会事实,韦伯分析的是社会行动。经典社会学中对现代化或者对社会发展的研究是非常不一样的,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本质上都是围绕社会发展,怎么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而展开的分析逻辑。西方典型的现代化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述,比如本迪克斯,他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表述。他说所谓这种现代化,就是源于英国和法国大革命的一种社会变迁模式,它存在于一切领先发展的这个社会经济进步和政治进步当中,也存在于后来者的追随于前者的转变进程当中。这句话表明了现代化的发展,实际上是因为前面有人已经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后来的人觉得追随他就可以了,都能够获得同样的发展。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话语,典型的西方发展方式。西方对现代化的经典描述有很多,比如说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城市化,文化的世俗化等等。但是这些西方的现代化理论都有一些基本的假设,比如在发展目标上,它是趋同的。因为趋同,所以我们跟着他学习,就可以一样获得同等程度的现代化和发展,发展路径上是单一的。就是说,大家都在朝着西方走的那个道路去发展。发展规律是确定的,发展一定是一种规律性的一种寻求,那现代化是有规律的,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朝着这个规律去找。这个规律实际上是一种确定性路径的一种寻求。发展主体也是一致的,发展重心比较偏经济物质层面的内容。那么,迄今为止,关于现代化有很多的说法,我们现在讨论中国式现代化,我觉得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实际上没有去讨论它的一些前提,我们大家都在用西方的这个概念。西方的概念和我们讲的概念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在没有对理论前提和限制性条件进行探讨的情况下,就大量使用这个概念,甚至运用这个西方的一个理论。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很容易犯一种前提性错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现代化的发展是有很多,我就不详细地一个一个展开了。我们在社会学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类似命题。当然社会学所列出的命题,也只是其中一些命题而已,我们更需要一种包容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来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承认现代化总体性的一些特征。二十大报告也讲到了,既有中国特色,也有世界共同的一些特色。

   第二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我们不同的学科当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好的方面是,大家都有自己的学科关照,研究会更加深入一些,但不好的是,这会带来研究上的过于片面化、零碎化、多元化,没有整体性了,或者叫整体性不足,碎片化有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各学科都进行了研究。其他方面,比如后现代对于现代化整体进行的一种批判和反思,我们就还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的讨论。全世界的范围从1970年的以来,各种反现代化的这个浪潮非常之多,反现代化的这个思潮也是非常之多,到后现代达到一个最高峰,所以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任何一个理论或者概念,它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

  尽管我们党在这个文件里面用了这个议题,我们也知道我们对外宣传或者写文章,你从正面写没问题,但是我们作为学术的讨论,我觉得应该要看到它的一些问题。那么,站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今天来讨论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总书记用这个一段话,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注意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之前,我们以前用过“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还用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大概十多年前写过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章,我当时还做了一个概念上的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加社会主义加现代化三个的整合。我们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跟中国特色现代化,有什么区别?跟社会主义现代化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有什么区别?类似这些。当然我们二十大报告里面讲了五个方面,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道路。这些概念,我们在二十年前就提了,那今天来谈这个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不一样?不知道我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一个是要注意到它的理论背景是这么一个宏大的全球视野,第二个就是中国的独特性在什么地方?跟我们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讲的这个现代化对比,中国的现代化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问题好像很少看到有学者做这方面去论证。

  今天我们来看这个问题,我们跟西方做一个比较。我们看中国式现代化,如果从理论层面上,尤其从社会学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它有这样一些变化。

   第一,在话语方面,我们慢慢要从“西方话语”转向具有全球视野的“本土经验”这个上面,就是说我们不能排除他的一些共性,但是要强调他的一个本土性的东西,尤其是我们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后,中国式现代化,它实际上无法脱离世界体系进行的,必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既要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又要走出西方话语体系,更要与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展开这种对话,我觉得这一点我们非常要明确。

   第二,是从一种“结构叙事”转向要强调我们的“主体叙事”和这种“关系叙事”。结构性的叙述就是说前面我分析的现代化理论,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它是一种长期以来,占据现代化理论当中主导地位的“结构叙事”。所谓的社会发展,社会转型,都是什么在发展啊?这都是结构在转型,结构一直变动,推动社会发展,是一种结构叙事的一种模式。而现在我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人民的这种主体性、能动性,这是一种主体叙事,或者是一种关系叙事。所以它成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第三,从学术研究来讲的话,就是说要打破原来那种各个学科只说自己的话的局面,从学科化的这种碎片叙事转向一种跨学科的整合趋势。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议题可能是成为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尤其社会这个学科都可以谈论的议题,你看我们的重大项目招标,各个学科里面都有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一看它就是一个公共话题。你看发文章,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可以发,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哪个学科也都在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章。在这个时候,我们特别需要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议题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真问题”、“真需求”为导向来搭建这种跨学科,甚至多学科,甚至学科一体化的这种交流平台,就是没有学科,以主题为特色。我们所谓的跨学科还是以学科为基础,多学科还是以学科为基础。沃尔斯坦在晚年的时候,他提了一个概念叫学科一体化,他说,从跨学科走向学科一体化,不要跨学科,跨学科也是一个学科,也是不同的学科。这个学科一体化,大家一块来。当然,这个他也没讲怎么来做,这个也是一个问题,他提供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尤其在当前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这个状态下,我们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搭建一种,跟当前这种社会现实相匹配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整合框架。

   第四,是发展路径上的“事实”取向转向于“事实”与“规范”取向并重。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社会学强调对事实的研究,但是实证主义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只有当事情出现的时候,他才能做一些实证,或者做一些预测。那没有出现的问题,实证主义要去实证就很难。你要用一种社会事实转而去说明另外一种社会事实,那么如果另一种社会事实没有出现,你怎么去说明另外一种事实呢?但是我们每个人不是只生活在现在当下,我们还要生活在未来当中,所以通向未来的社会学非常重要。我们以前说我们生活在历史,生活在现实,实际上这不一定完全正确。我们生活在现实当中,但是我们也生活在未来当中。而且正因为有未来的这个想象、憧憬在引领我们现在的行为,未来还没有成为事实的这种现象在引领我们的发展,所以规范引领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化是指向未来的,我们的现代化是指向未来的。

   第五,是从研究范式的这种“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流动代替了固定,这个不确定性在取代确定性,所以它越来越演变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整体性特征,我们需要通过推动传统的确定性的现代化研究转向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现代化研究方式,或者是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这种方式相结合,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的解释力,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

  那么未来的这个发展在实践层面上,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第一是我们如何在全球化当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道路,你不能只跟着人家,或者跟着已有的这个经验去做,我们要有一个内生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就是要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说到底人才是最关键性的因素。所有的外在的、物质的这个层面也好,技术层面也好,最后都是通过人实现,而这个人的现代化也是要跟物的现代化相匹配,这样才行。

   第三个是我们现在正在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为未来十五年、2035年的中国式现代化,事实上也树立了方向。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治理方式,比如说一些地方提出来的韧性治理方式。

  第四个是要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均衡和系统性问题。我们可以在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非均衡与均衡的连续转换当中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循环上升,就是说,在不同的区域、领域、主体之间,我们来保障发展的均衡性和系统性。在我们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了均衡性这个问题。

  第五方面就是不确定性,这样一个现代化理念的确定,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社会发展的行为逻辑所具有的这种相对确定性,始终是有迹可循的,实际上它是可以去寻找的,但是,我们又需要去改变这种固守单一的确定性的这种传统做法,所以我们能不能以一种不确定性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所谓动中取动,以不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当中来寻找甚至去创造一种确定性,所以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存在非常强的辩证关系。而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可能就是在这种不确定性情景当中去寻找,甚至创造某一个方面的一种确定性。

  最后做一点展望。我觉得,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一方面要全面评价各种现代化理论的优劣,扬长避短;第二方面也要充分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现实,使我们这个现代化的理论更加具有具体化、本土化和实用化。就是要看到各种理论的优劣,认识到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当然最重要的是体现中国特色,这个是由现代化的主体以及它特有的这种历史文化所决定的。中国现代化,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现代化,是中国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进行的现代化,这里面凝聚着民族主体意识和基本国情。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特征,由中国人自己来探索,开辟出一个既有全球视野,又能展开全球对话、交流的现代化理论体系。

  (作者:文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