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红: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做好乡村文旅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发挥乡村文化优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受外部政策支持和内部市场需求的影响,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作为推动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滋养。要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促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尊重并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乡村旅游从资源驱动向文化创新驱动转变,通过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一是讲好乡村故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鲜活的乡村记忆形象的被诗人所刻画,为我们描述一个个美丽的乡村故事,乡村旅游必须要有这种故事感、场景感、体验感,才能突出其不同于传统旅游的特殊意义。乡村旅游的创新必然是一种多元化的项目,和乡村的既有文化风情以及传统习俗有紧密的关联,因此,讲好乡村故事,能够让乡村旅游体系亲近自然、亲近游客、亲近社会。首先,要讲好乡俗故事。河南乡村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等等,都是一幅幅如诗画卷。这种在特定地域和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风土,具有大城市所无可比拟的贴近大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开展乡村旅游规划,从建筑形态、节事活动、农作体验等各方面突出乡村当地的民俗风情,就必须要讲好乡俗故事。其次,要讲好资源故事。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的乡村旅游资源,上下五千年,十里不同俗,且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乡村旅游时间的可变性、地域的分散性,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乡村旅游应顺应季节变化,合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让游客能够真正参与并融入到乡村中来,讲好乡村生产和生活故事。第三,要讲好生活故事。乡村旅游是一种复合型旅游活动,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在劳动的欢快之余,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使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通过做好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融入乡村中来,讲好乡村的生活故事。
二是落实文化传承。作家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养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的发展必然是持续性的,尤其是以旅游经济为依托不断挖掘的乡村文化,在创新和延伸的过程中还需要保持乡村文化体系独有的魅力和特点,避免盲目地进行文化融合。因此合理挖掘地方乡村文化,建立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利用优秀
文化吸引游客,通过人文活动以及乡村风貌,构建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地域品牌。因此,要建设具有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民俗馆、纪念馆等设施,实施重大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大对千年古县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力度,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和工业遗产等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要大力推动陶瓷、石雕、内画、剪纸、工笔画、红木家具、中国乐器等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做大做强“美丽河南”文化融合发展品牌,创建一批能够留住游客、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文化小镇,积极推进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让馆藏资源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要大力实施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批历史底蕴深厚、河南特色鲜明、滋养涵育人心的文艺精品。积极实施豫剧扶持计划,建立优秀豫剧剧本资源库,贯彻实施“像音像”工程,组织开展丰富的豫剧文化活动。加强文艺评论,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优秀历史文化的评论推介,深入开展河南文化资源的系列采风、创作和展览展示活动。
三是重视乡村文旅人才建设。文化和旅游在经营、产品、体验等方面的融合都需要人来操作执行,人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主力。近年来旅游人才一直以来处于缺乏状态,而文旅融合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 的 要 求 , 既要懂旅游产业 ,又要懂文化产业,还要懂乡村的复杂性,因此乡村文旅融合需要重视复合型人才建设,积极培育高素质、高能力的文旅人才队伍,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前乡村的空心化和劳动力价格机制阻碍了其发展,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就业,也导致了本土人才流失。乡村文旅融合要多渠 道 、多形式吸纳和培养人才,建设梯度人才队伍。对外部人才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平衡城乡人才政策有序引导文旅人才合理流向乡村,以奖励、补贴等形式向乡村倾斜,激发人才的荣誉 感 , 鼓励人才投身乡村 建设,强化乡村文化产权保护体制 , 重视文旅人才 的智力成果。对本土人才要完善乡村人才管理工作 , 培训周边村民 ,给予学习通道,提高其文化意识和理解,奠定人才基础,展现高素质的文明环境,还要制定人才市场定价方法,提高劳动 力 在 乡 村 就 业 的 市 场 价 格 ,激发本土人才的责任感,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同时积极和高校相关专业合作,建立乡村文旅实践基地和培训中心,实现双向交流,优化人才培养内容,对接市场需求强化产学研结合。
四是拓展乡村文旅产业模式。利用乡村文旅的地貌人文环境,推动“文旅+生态、+农业、+研学、+康养、+体育、+红色、+自驾房车、+摄影影像、+休闲、+节庆”等多种文旅模式。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打造河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国际化,提升入境游比例。加强各类旅游模式基础措施建设,健全安全等保障措施体系,培育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业态,加强乡村文旅业态复合发展。
【作者:张爱红,南阳理工学院副校长。本文为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2JC20)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