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硕:河南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基本态势的分析与建议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30 15:33

  根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及“十四五”规划纲要,新一代电子与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九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其应用领域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国民经济领域,并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辐射性强等特点。因此,着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一代电子与电子信息产业是我省加快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与重要抓手。

     一、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了新一代的电子信息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两大领域。其中,电子信息制造领域主要包含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集成电路与电子元器件产业、处于产业链中游的通信设备领域,以及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智能终端设备领域。

  2021年,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较2020年扩大8个百分点,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在41个大类行业中,排名第6。整体来看,虽然近两年我国各产业面临疫情冲击,但电子信息制造业逆势增长,成为支撑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我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发展规划中提出“聚焦补芯、引屏、固网、强端、育器”,加快推进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1、我省近年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布局

  (1)手机智能终端产业

  郑州富士康项目是我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智能手机制造项目之一,富士康项目主营业务涵盖智能手机精密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测试,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以上产品的维修和仓储等。截至2021年底,共生产智能手机10.4亿部,在中国外贸出口额TOP100企业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助力河南外贸进出口长期保持中部第一。

  (2)计算终端产业

  近年来,我省相继落地投产了超聚变X86服务器生产基地、鲲鹏适配基地、浪潮服务器生产基地等项目。随着头部企业的落地,河南计算机终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3)智能传感器产业

  目前我省智能传感器产业主要布局在郑州市、新乡市以及洛阳市等地,主要有河南视博电子、新开普、华兴通信、柯力传感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业务涉及温湿度传感、重力传感、气体传感等多领域。

   (4)信息安全产业

  我省信息安全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郑州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包括:信大捷安、辉煌科技、新华三、信安通信等企业。与此同时,郑州的软件技术企业占全省80%左右,是国内四大网络安全产业基地之一。

  (5)集成电路及元器件产业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动发展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等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环节。截至目前,河南本土已培育了华锐光电、郑州合晶、仕佳光子等一批优秀企业,弥补了河南省在核心技术不足方面的缺陷。

  2、我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特点分析

  总的来说,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已建立较好的产业基础,正在形成各环节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但也存在部分问题。经对前文资料的梳理,我们认为河南省在该产业领域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要电子终端产品领域已形成规模优势

  我省紧抓本轮电子信息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布局机遇,积极引进了一系列“航母级”的电子终端产品项目,从而奠定了我省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特别是富士康及其配套产业链的落地,使我省成为全国仅次于珠三角地区、全国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机产业基地。

   (2)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明显薄弱

  目前,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偏向产业链中下游的组装、应用环节,产业附加值低,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集成电路、新型光电显示等细分领域,我省目前尚存较多空白的企业,且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3)电子信息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经过各方努力,围绕富士康、超聚变等龙头企业的省内本地配套供应链体系虽然已初步建立,但其本地配套率依然偏低。

  在智能手机方面,以产品价值计算的富士康省内配套率不足10%,省内配套在其产品价值链体系中比例明显较低。与之相似,在计算机与服务器制造方面,省内供应链在超聚变等龙头企业产品价值链中所占比例不足7%,其配套率依然较低。

   (4)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随着省级实验平台的设立,以及对重点高校实验平台建设的加强,我省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然而,针对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相较于我国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三、河南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努力总体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基础较好,但也面临“大而不强”、产业链联动效应较弱、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实施如下策略:

   第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加强产业集聚效应。

  经前文的梳理可知,目前我省电子信息的骨干型企业在空间上分布于郑州市较多,特别是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产能、贸易额以及从业人员等方面在我省均占据最突出的位置,是该产业领域的主力军。

  因此,为切实提升产业的集聚效应,可实施产业的圈层布局战略。

  具体来说,一是将航空港实验区作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集中布局行业内各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项目及具有强大带动力、影响力的“航母级”重点项目,使航空港区充分发挥产业核心增长极的作用;

  二是以郑州市区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联动区域,郑州市区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且具备最集中的科研资源,是航空港实验区的重要经济腹地,更是构成完整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是将郑州周边的许昌、漯河、鹤壁等具备较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地区打造为该产业的外延区,切实扩大核心区与联动区在产业链及产业生态圈构建方面的共振效应。

  第二,构建有机协同的招商引资体系。

  为加快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建议依托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内的领军企业,建立省市区三级政府高效联动,以及金融机构、政府投资融资平台公司、私募基金等深度参与、科研机构积极融入的有机协同招商体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业生态圈的打造。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省市区三级政府相关部门与每个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产业链招商领导小组,共同围绕该领军企业招引其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落户;二是政府平台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与行业内领军企业共同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并设计相应的基金返投比例,从而通过“资本招商”的方式引导领军企业产业链上附加值、科技含量与投资收益高的研发制造类项目落户我省;三是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以商招商”的相关奖励政策,积极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及业内人士引荐产业链中的高品质项目落户,奖励政策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签约、项目开工、项目建成投产等阶段分期兑现,以求达到财政资金的高效务实利用。

  第三,构建高效有活力的电子信息产业联盟。

  为提升省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建议加快构建省内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形成行业内共享资源、共拓市场、共研技术的局面。根据行业特点与实际情况,可成立一个或几个细分领域的产业联盟,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设立行业内核心企业负责人与政府相关负责人共同领导的“双盟长”机制,并由双盟长统筹负责联盟各项工作与活动,定期召开联盟成员会议,政府相关部门对各联盟活动情况开展定期考核并组织评比;二是各联盟成员除业内企业外,鼓励相关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加入,并建立有效渠道与机制,鼓励会员企业与机构共同开拓市场、合作攻关通用型与共性技术,最终形成合力参与区域间与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

  第四,打造“科创基金—科研机构—企业”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为筑牢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智力源头与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有机整合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市场主体等多方面资源,并使之切实形成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合力。具体措施一是鼓励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与专业能力突出的市场化基金与科研院所、有潜力的电子信息企业合作,成立若干针对电子信息细分领域的科创子基金,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二是针对政府基金及相关部门出台纠错、容错机制,使创新主体与创新协作主体能放开手脚,形成“想干、敢干”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有产业大而不强、产业能级总体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等弱点。为进一步做强我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须在下步工作中着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增强产业的集聚效应;构建有机协同的产业招商体系,高效引进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项目;建立有活力的产业联盟,进一步完善本地产业生态圈;打造一体化的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从而加快我省的科技进步。

  【作者:张文硕系河南工业大学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JC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