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增: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底气、精神与担当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1-11 15: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寄予河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河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具有深厚的历史自信、精神动力和使命担当。

一、阐扬历史文脉,坚定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自信底气

河南写就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大河之南,天地之中,浩浩汤汤的黄河之水奔腾东去,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扑面而来。这里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另一位人文始祖炎帝故都在淮阳。河南、河南,中华渊源;伏羲伊始,炎黄发源;三皇五帝,足迹遍中原。孔子周游列国,其儒家思想成熟的时期基本就是在河南生活的13年,并由其在豫弟子子夏整理成书传于后世,儒家思想在这里延传;这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要代表人物庄子的诞生之地,道家思想在这里形成。“四大发明”从这里发轫,走向世界五洲四海。六项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熠熠生辉。中国二十多朝皆建都于此,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四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厚重的中原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鲜亮的底色。

河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别山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诞生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大别山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传奇,形成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主席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两座挡在北山愚公面前的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共产党以愚公自诩,古为今用,提出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革命胜利”的愚公移山精神。

河南谱写新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篇章。诞生于中原大地的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三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靠一锤、一铲、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1500公里的人间天河,彻底结束了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历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我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是何等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二、传承中原文化,凝聚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精神力量

传承中原文化,就要铸牢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三皇五帝要么出生在河南,要么主要活动在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当今100大姓中,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客家人根在河洛,他们到洛阳去寻根;闽台人魂系“光州”,他们到固始去寻找祖先的家园。壮美中原,老家河南,这里是全球华人的心灵故乡。“河图洛书”、“五行八卦”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其诞生地都在洛阳。传承中原文化,就是要强化炎黄子孙血脉里流淌着的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作用,迸发出助力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磅礴精神力量。

传承中原文化,就要汲取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黄河流域是四大发明的发轫地。从天文历法到农耕水利,从制陶冶金到医药技术,传统科技的进步都有着鲜明的河南印记。革故鼎新、变法图强的商鞅,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的科圣张衡,力克伤寒瘟神的医圣张仲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百代文宗韩愈等,无不浸润着中原文化中革故鼎新、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品格。我们要从中汲取创新动力,积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助力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

传承中原文化,就要秉持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文化襟怀。黄河流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区域,中原大地是多元文化的融汇之所。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杂家,中国元典思想火花在这里碰撞而成。神人西来,白马驮经,汉传佛教从这里发源。达摩东来,面壁九年,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在这里诞生。一纸《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汴梁城的繁华。一道“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敕令,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今天,更应放眼世界,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打造内陆开放的前沿高地,书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宏伟篇章。

三、展现使命担当,奏响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宏伟乐章

在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上展现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持续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让中国饭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要积极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以神农种业实验室等为依托,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中原农谷”。夯实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地位,积极打造产业链健全、供应链完善、价值链高效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速由“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转变。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展现使命担当。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河南地跨黄河中下游,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历史上黄河在这里曾经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要全面贯彻新时代治黄基本方略,深刻把握治黄规律,以黄河实验室等为重要抓手打造数字河,大力提高水沙调控能力,提升黄河综合治理水平,确保黄河长久安澜。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生态河,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保证黄河水质,有序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推进黄河湿地公园群建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画卷。落实“四水四定”,建设幸福河,在水资源高效利用上迈出新步伐、发展新路子。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使命担当。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在经济总量领跑中部六省的基础上开创新局面。要持续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通过重塑重构省实验室体系等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努力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郑州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建设。锚定“两个确保”,全力推进“十大战略”, 不断塑造河南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作者:孔祥增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副教授,河南省青年理论宣讲专家,博士学位)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