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理念的几个维度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1-17 08:0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这是对中国新发展阶段生态建设实践的新概括、新理念,也是今后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价值遵循,具体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举措。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理念的价值目标维度

  “一体化”强调统一、和谐、共生,以此为价值目标来阐释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各个生态单元视为生态系统体、生物圈整体以及命运共同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一体和统一是源自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单元多样性的统一,是以它们各自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以它们的客观实际状况为基础的统一,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通过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助力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到2035年,实现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根本好转,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现代化。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理念的时代发展维度

  新时代迫切要求人类彻底摒弃割裂生态系统关联、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和道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理念是在不断回答和刷新关于生态环境“时代之问”的产物,历经不同发展阶段,经过实践检验而彰显出巨大的时代价值。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八个明确”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十个明确”,其中新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十四个坚持”中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三个方面成就”里“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验总结和未来规划部分,都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与具体问题相结合,凝练出符合时代之需的实践准则。而今,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的程度关乎着建成美丽中国的进度,关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程度。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系统治理理念的笃实践履维度

  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生态要素皆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或外在或内在、或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水和空气的流动不居,树和土的漫长涵养等,使得生态系统的不可分割性容不得“分而治之”。“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不仅深刻总结出生态系统性的要旨,也指明了生态建设的实践维度——治山即是治水,治沙即是治草,治水即是治田,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生态环境领域里的实践。通过对比2012至2021连续十年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现,历年公报都分列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且治理成效连年向好递增,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以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6年,坚定推进绿色发展,“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2018年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把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镌刻了生态文明实践的里程碑意义;2021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绩斐然,一体化修复和治理加强推进。

  站在坚实的基础上,今后的实践着力点在于:一则“防污”,即防治水体、空气、农田遭遇再度污染;二则“控失”,即控制水土流失、坚持不断国土绿化、修复土地沙漠化;三则“降碳”,即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林木自身的固碳功能,减少人为碳排放;四则“关联”,即注重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人类改造和生态要素属性之间的联系,总体上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给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以“休养生息”的时空,让全耕地“轮班休耕”,把江河湖库生态保护好治理好,发挥好每一种生态要素的自我洁净力、自我修复力和自我涵养力作用,培养生态友好型公民,培育公民生态意识,让生态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人人践行绿色消费,全社会最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每一位公民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分享者。

  【作者:陈运春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2022JC40)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