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把握能源安全内涵 奋力实现“双碳”目标
改革开放前,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关于“能源”的话语表达,往往使用“燃料”“动力”这样的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十二大和十八大报告分别首次使用了“能源”和“能源安全”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强调“双碳”目标实现中要确保能源安全,而且第一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再次被赋予新的意义。可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能源安全内涵不断丰富,战略地位愈发彰显,目标要求更加明确。
全面把握能源安全内涵
如今,能源安全中的“能源”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一切能源。“安全”在希腊语中表示“完整”,《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安全是消除危险、威胁、伤害等的活动”。根据我国《安全生产常用名词术语释义研究报告》,安全是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受威胁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能源短缺曾经长期掣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故能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供应不足问题。然而,随着人们对气候问题的持续关注,对蓝天、碧水、净土的热切渴望,能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能源绿色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应时之需,将能源安全首次纳入生态文明体系之中。可见,现阶段的能源安全不仅指能源资源、资金、技术、人员、管理等各个要素以及能源勘探、生产、运输、消费等各个过程不出事故,没有危险,而且各要素或各个过程之间形成和谐统一、安全可靠的关系,并能以合适的价格保障能源稳定供应,还包括在能源开发和消费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双碳”纳入生态文明范围,意味着对能源的清洁开发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碳”是方向,是指引,是目标,能源安全体系建设要向着“双碳”界值迈进,但在“双碳”目标达成中必须保障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概念虽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但能源安全问题亘古有之,且长期作为经济问题加以讨论。然而,由于各国能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能源技术、管理能力等的差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难以做到能源自给,因此能源安全逐渐演变为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等多层面的国家战略问题,同时也成为关乎国家能源供应和能源地缘政治的国际战略问题”。
“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承诺作出的重大决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呼应人民期盼的必然选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能源安全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第一,能源消费结构以高碳能源为主。尽管过去十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了14.2%,但2021年依然达到56%,对于一个人均收入处于中高水平、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总量仍在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而言,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压力巨大。第二,产业结构偏重。去年,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四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我国全社会消费总量的30%,煤电依然是电力稳定安全供应的主力军,低耗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能源绿色低碳技术仍存在瓶颈约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关键技术未取得重大突破;可再生能源虽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但作为流量能源,如何存储?并入现有电网,能否消纳?能源价格是否能控制在市场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第四,国际能源合作阻力重重。世纪疫情、大国博弈、地区冲突对全球能源供需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油气供应短缺,能源价格大幅震荡,煤炭使用在欧洲多国回潮,也阻滞了国内能源转型进程;中美关系恶化使两国在清洁技术方面的合作受限,在碳排放、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竞争加剧,美西方有可能以碳排放为由对中国商品、中国制造进行极力打压。
增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面对能源安全环境新变化,保障能源安全,首先,要抓住关键。科技是化解能源安全风险、把握能源发展主动权的利器,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双碳”目标实现的“牛鼻子”。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赖之以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赖之以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序扩张赖之以赢,维护国际能源安全赖之以好。其次,要全面统筹。一方面,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关系。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需相互支撑,互相配合,两者退进多少、何时退进、怎么退进,都要因时因地因势而定,先立后破,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另一方面,统筹能源供应与消费。能源供应体系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速进场、能源消费体系中加强节能降耗,以及两个系统中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将同频共振、协同发力,供消两系统在动态变化中朝着降碳目标同向同行、倍道而进。再次,要加强国际合作。“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能源安全是全球性问题,面对危机,世界上不会有绝对安全的能源孤岛,只有各国一道,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安全理念,携手构建全球能源安全网路体系,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李瑞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中国黄河流域矿业开发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1949-1975)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