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岳飞故里 读懂《满江红》①丨李庚香:岳飞的精忠报国、文韬武略是从哪里来的
编者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想,每当大家吟诵起这首《满江红·写怀》时,就会慷慨激昂,壮怀激烈。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岳飞“精忠报国”对他的影响:“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岳飞武艺非常高强,他不仅会打岳家拳,还有一把锋利的沥泉枪。他很英勇,每次打仗都从不退缩。他很孝顺,照顾自己的母亲无微不至。文武双全、精忠报国的岳飞,那他这些文韬武略是从哪里来的呢?
走进岳飞故里、岳飞庙,我们就一下子读懂了《满江红》,读懂岳飞的忠与孝,特别是他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岳飞故里,位于汤阴县城东16公里的菜园镇程岗村(旧称岳家村);岳飞庙,又名精忠庙,位于汤阴县城西南隅。岳飞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有精忠坊、山门、施全祠、御碑亭、中门、肃瞻亭、觐光亭等。汤阴岳飞庙与杭州岳飞庙、开封朱仙镇岳飞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岳飞庙。
《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们看到了岳飞“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这对他“忠孝”品格的养成极为重要。北宋年间,文化、经济繁荣,而汤阴县地处都城汴京以北约200公里处,这里的文化经济也是一片繁华气象。公元十二世纪,也就是1103年,岳飞出生在汤阴县永和乡,直到他19岁从军以前,都生活在这里。正因如此,岳飞的文韬武略、忠孝品格,都是在这里生根发芽的。
岳飞的母亲姚氏生下了岳飞后,给他取字鹏举,希望儿子做人正直、奋发有为。姚氏极其重视对岳飞的教育。纸笔太贵,她就用树枝在沙地上教岳飞识字。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首都,国破家亡在即,岳母勉励岳飞保家卫国。在他第三次从军临行之前,岳母为了勉励岳飞从戎报国,不要挂念岳母和自己的妻儿,所以在他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岳飞戎马生涯中,尽管身处抗金战场,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靖康之变后,汤阴被金军占领,家乡沦陷,岳飞心急如焚,前后多次派人寻找母亲。终于在第十八次找到了岳母,接到军中。无论军务多么繁忙,每日请安,亲尝汤药。
岳飞忠孝双全,文武兼备。岳飞的武艺,则是跟随两位老师学习的,我们熟知的周侗[tóng]教的是百步穿杨的箭术,他的枪法是跟陈广学习的。大家记忆当中的“精忠报国”,则是在岳飞平定了吉州和虔州的叛乱之后,宋高宗赵构接见了岳飞,并且亲笔御书了四个字“精忠岳飞”,绣成一面大旗赐给岳飞。在这里,“精忠报国”和“尽忠报国”是一脉相承的,“尽忠报国”是岳母对岳飞的期望,“精忠报国”是岳飞精神的一个写照。一个是“尽忠报国”的期待,一个是“精忠报国”的要求,使岳飞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抗金之路。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