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推进途径

来源:改革与战略
时间:2023-01-27 11:00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理念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创新,既具有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也具有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特色,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道路选择,对加速全球现代化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高质量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提高国家发展的硬核实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科教兴国;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这一高瞻远瞩的论述,既从理论上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说得清清楚楚,又基于实践把中国式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实质说得明明白白。这是我们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的基本逻辑起点[2],也是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的思想方法。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实现现代化是很多国家追求的理想。中国式现代化,所谓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就是像现在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一样,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中等收入群体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较高、全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重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均寿命比较长、人民群众具有较高的幸福感等。

  中国式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百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国人民高度信任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领导力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根本无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全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样可以有效地实现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球树立起了切实可行的大国和平崛起、造福亿万人民群众的新典范。因此,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心同德,凝聚历史性伟力,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当然,我们也不能够故步自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人类所有对中国发展与进步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我们都要虚心学习与借鉴,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等各种问题都要想方设法予以避免,以利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成现代化第一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再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持续奋斗和不懈努力,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完成第二个阶段的战略目标,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同心同德,稳中求进,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团结奋进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对推进全球现代化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截至2021年1月,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人口总和大约为10亿人,相当于中国人口总数的70.4%,而中国的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的大国共同实现现代化[3],会直接影响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也将以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彻底改变西方国家传统上认为现代化只是世界上少部分人的事情的看法。其实,西方国家长期所主张的世界上只有少部分国家才可以实现现代化,主要是与它们通过残酷的战争与海盗式掠夺财富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直接相关。它们至今之所以依然还不认可中国主张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因为近代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是通过这种道路实现现代化的。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用一个大国的实践已经证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确实可以使国民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发展,并逐步迈向更加富裕、更加繁荣、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因为中国一直主张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以国家的意志帮助人民实现脱贫致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倡导“以和为贵”[4]。而要想国家保持“和”,那么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水平就不能有太大的差距。未来仍然会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基本的社会状态。其实,在中国,真正把人生哲理想得明白的人都知道,一个人最伟大的理想是能够为全社会多作贡献,而不是以个人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来衡量。当然,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关键是要更加合理地分配好蛋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分配制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共同富裕并不是平均主义,更不能随意侵犯个人财产,而是要依法完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使其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更加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完全符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涵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平时都比较尊崇的“两个文明”相协调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中国近代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积贫积弱,就会被挨打,就会长期受欺凌,人民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幸福感。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立足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基本国情,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些基本发展规律,中国才能创造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奇迹。然而,在实现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非常重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告诉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两个文明”的协同共进[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全社会才能够和谐进步,并长期保持稳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既符合现代绿色文明发展的需要,也契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全球影响深远的老子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是近年来中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完全相适应[6]。虽然,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上中国自然资源禀赋的“富煤贫油少气”特征,导致燃煤发电占比较大,历史性形成了当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的问题,但是中国已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庄严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且已作出非常科学的规划,积极推进“双碳”战略落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际上,近几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快速推进,中国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日益趋好,城乡人居环境更美,创造了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美好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在思想渊源上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倡导开放、包容、各美其美的价值观。就当今世界局势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倡导走和平发展之路、走多边主义之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认可[7],这也是世界各国都应该深刻思考的重大问题。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逐步落实,西方霸权主义将逐步被削弱,并可能走向历史的终结。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按照西方霸权主义的思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仍然要依靠战争来解决问题,这确实缺乏最基本的文明要素。所以,中国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倡导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实实在在是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推动全球现代文明进步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8]。

  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并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需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铁律,稳中求进,一心一意谋发展,稳步提升广大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只有拥有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国才能够真正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稳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二、高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所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简单地讲,就是从全局上倾国家之力,优先发展科技与教育,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培养更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的各类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高质量的科教资源支持,以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为支撑,全面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在全球的影响力,有效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按照党的二十大的系统部署,中国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协同发力,高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历史性提升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性的认识

  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提出并持续实施的国家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启动与实施,使中国在科教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2015年,实施该战略的第一个20年以来,中国科教领域的主要指标升至世界前列,顺利成为全球科教大国,并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系统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旨在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推动中国由科教大国迈向科教强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以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中高端科教资源支撑,以更多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所以,中国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投入更加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开辟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热点新亮点,以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不断塑造国家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持续增长的硬核实力稳步提高中国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在全世界的影响力[9]。按照代际演变的发展规律,在原有基础上,再经过持续奋斗,到2035年,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以更加强大的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持赋能。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创新教育方法,推动教育资源更加公平配置,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尤其是要更加重视发展素质教育,彻底摆脱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由考试引领的教育模式的约束,实现全国及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发展,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牢把握国家教育健康发展的大方向[10]。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加注重提升工程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高各类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更加健全、更有活力的教育培养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各种类型、数量充足、质量更优、专业门类齐全、视野开阔的人才资源支撑。

  (三)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始终坚定不移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集中更加充沛的力量,特别是要加大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研发投入强度,由2021年的2.44%[11]尽快提升到国际公认的2.6%~2.8%的水平[12],投入更加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围绕新材料、高端芯片、6G、量子信息、太空技术、核电技术、生物医药、新一代医疗和实验室检测设备、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高新技术领域,系统筹划一批涉及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组建老中青结合、以青年人才为主的骨干专业科研团队,协同作战,联合攻关,以恒久之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破解高科技领域被部分发达国家“卡脖子”的历史性难题[13],有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领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不断突破的高新技术成果与大量发明专利为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中国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要在涉及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建立健全中国自主可控的高端技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筑牢国家强盛之基,保障国家安全,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康庄大道上行稳致远[14]。

  (四)构建全球一流的创新人才生态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支撑要素,是否能够集聚足够规模的各类创新人才,对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影响深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杰出人才。所以,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大力提高人才工资待遇和建立科学的绩效奖励机制为支撑,逐步完善全国及各地区的人才战略布局,既高度重视著名科学家、专家、大国工匠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又要以比现在发达国家更加优惠的综合性政策举措引进与培养各类青年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35岁以下正处于创新黄金期的优秀青年人才的集聚,为一代青年英才发挥创新智慧提供世界一流、文化多元、创新氛围浓厚的科技创新环境,着力造就全球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优秀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育一代英才而尊之,助一批英才攀登科学高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从中央到地方均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15]。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把中国大批留学生及时吸引回国,投身民族复兴伟业,还要积极吸引更多毕业于世界著名高校的外国年轻博士到中国从事专业工作,营造中国人才成长的国际化文化氛围[16]。只有坚持内外兼具,协同推进人才工作,才能够把国内外各个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实现人才雁阵集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充满活力、量大质优、专业门类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资源支撑[17]。

  (五)持续稳定加强基础研究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夯实基础研究根基。基础研究追求科学原理,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推进重要创新的条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思想源点。加强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实力,才能够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因此,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加强基础研究[18]。中国人口众多,在基础研究领域不能有任何急躁情绪,也不能有简单的功利思想,更不能用年度考核的机械化方法逼迫科研人员出成果、发论文,而是要以恒久之力,长期稳定地支持足够规模的大学、专业科研机构、专业实验室等一批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为愿意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科研条件,支持其扎扎实实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起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具有“二八定律”,只有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规模组织到足够大,才有可能在其中涌现20%的优秀人才。只有通过长期稳定积累积淀,才有可能逐步造就一批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发现新的科学原理、命名新的科学定律、创造新知识新智慧的科学家,进而为国家占领全球新的原创性知识创新高地奠定科学基础[19]。

  (六)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国作为正在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在高端科技领域短板弱项仍然比较突出,能够成为全球很多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的专业人才更是稀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0]。中国要秉持谦虚谨慎、开放合作的态度,延续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的良好做法,坚持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模式合作,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21],继续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创新方法论方面,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弥补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太重视方法论训练与再创新短板,全面提升中国学术领域的系统性创新水平,为培养出更多国际性学术大家而努力!对于一些新专业、新研究领域、新研究方法、新专业实验室,中国要积极制定对外合作规划,有意识地发挥国家的力量,组织相关专业青年人才与其开展深度合作,以了解与熟悉前沿的科研动态,为丰富研究领域与实验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逐步培育一批居于世界前沿的实验室、试验站等研究基地,为下一轮科技竞争提供杰出人才与高端研发平台支撑。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二十大,已经为我们擘画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路线图。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求,不骄不躁,稳中求进,组织动员中华民族各个方面的科教力量,搭乘新时代新征程的列车,向既定目标勇毅前行,共同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华彩乐章!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途径

  经过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以来的艰苦探索,在经历了几代人执着的持续奋斗,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在系统总结中国过去走过的道路以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途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兼容并蓄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可借鉴经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条崭新途径[22]。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比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体制特征,中国最本质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前文已述及,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为我们作出的选择,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无数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杰出先驱抛头颅、洒热血、费功夫、集智慧筚路蓝缕探索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历史选择。

  工业革命以来,尽管已经实现经济振兴的发达国家大多选择了以三权分立为政治架构的西方模式,但是它们内部的运行机制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至今仍然实行君主立宪制,目的就是要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不是把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2020,英国民众的新冠病毒死亡率之所以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体制机制缺乏足够的应急能力,只能实行群体免疫政策。同样,美国自建国以来,其财富的积累主要是通过掠夺世界其他相关国家的财富来实现的,不利于全球文明的进步。中国是历史文化沉淀丰厚、一直主张“以和为贵”和和睦相处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选择的只能也必须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与某些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学习与借鉴,但是我们国家与它们的国情差异较大,根本无法照搬,也不能照搬。

  近代,中国因为经济落后等原因,曾经被外国列强百般蹂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但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人口众多的中国的广大老百姓就开始有了主心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代表广大老百姓利益的政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建立起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与国防体系,逐步成为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的国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抗美援朝的全面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某些成功的经验,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中国不断走向繁荣昌盛。所以,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宣扬它们的政治主张,中国都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其它任何政治力量所无法替代的领导核心[23]。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全国9671.2万名[24]中国共产党党员中,40岁以下党员的数量超过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年轻一代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中充满活力的群体。未来,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持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就一定能一步一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中央第一次把高质量发展提升到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将直接影响中国下一步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走向,这是促进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支撑[25]。

  第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独创的特征与发展优势。中国应顺势而为,继续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增添活力与动力。其实,很多国家已经看到了中国这种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只是由于它们国家历史与政治体制等原因而无法效仿。我们要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在能源供给、粮食安全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稳定支持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灵活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造新需求、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优势。此外,还要长期稳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更多新的市场主体,尤其是重视和支持青年人大胆创新创业,开辟国内外市场的新领域、新业态、新技术、新消费和新市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第二,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保证中国长期屹立于国际竞争舞台的支柱。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现有制造业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为努力方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机遇的发展方面,在涉及安全发展的技术领域,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布局拉长短链、补齐断链[26],从战略上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产品档次与技术水平,尽快在国际市场上占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高端位置,从而做强做优做大先进制造业,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基础上,铺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另一方面,同步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推动中国日益活跃的现代服务业同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门类齐全的先进制造业、稳定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以更加充裕的投入,优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与地区布局,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第三,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根据新的消费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与完善优势互补、协同合作、高效利用资源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政策协同探路,打通要素流通市场,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切入点,较快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乡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积极推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坚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强化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27]。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支撑,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让土地资源为农民创造更多、更加稳固的财产性收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优化国家战略资源配置,持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以更加开放、更快进步的科技推进东部地区现代化进程,探索现代化建设经验。持续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沿边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加快建设雄安新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要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构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以综合性交通枢纽为支撑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绿色、宜居、宜业、韧性、智慧城镇体系。

  第四,推动高质量开放发展。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更加积极的工作方法、更加包容的文化滋养,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资本和国际化人才资源,积极稳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8]。通过网络化、智能化赋能,高标准建设更多自由贸易试验区,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不断提高开放的高度和深化开放的深度[29],全面提升全国各地区开放发展水平。

  (三)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结合中国处在工业化中后期、碳排放量处在历史高位的现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于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各种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30]。

  第一,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结合各地区实际,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精准治污,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深入持久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尽快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通过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探索生物防治方法,治理土壤污染,提升农产品绿色化水平。

  第二,科学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针对中国能源部门碳排放量占比较高的实际,大幅度调整中国能源生产结构、技术结构与消费结构,通过能源科技创新,用更多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加快发展太阳能、风力、水力、生物质能发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多种储能技术,稳定发展核电,积极研发核聚变发电技术,大幅度扩大绿色能源占比。对于传统较大规模的燃煤发电,持续扩大煤电“三改联动”规模,大幅度减少碳排放量。结合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特殊国情,积极探索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以后的煤电与新能源稳定并行的绿色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绿色政策法规体系,全面遏制“两高”工业发展,减少这类项目导致的工业污染。加快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绿色化技术改造,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有效降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减少城乡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等为重点,全面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实施重点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和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稳定提升中国不同类型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慎重选择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条全新的科学发展之路,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对推进全球现代化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练的最新成果。该重大成果一经提出,便迅速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赞扬与充分肯定。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系统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高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同心同德,求真务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方世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J/OL].学术探索.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3.1148.C.20221020.1509.002.html.

  [3]陈鹏.14亿人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EB/OL].(2021-01-20)[2022-10-30].https://www.sohu.com/a/445738179_118900.

  [4]张占仓.黄河文化的主要特征与时代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21(6):86-91.

  [5]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6]张占仓.科学稳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22(4):1-13.

  [7]燕连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五个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2-15.

  [8]王朝科鲁保林.中长期发展规划引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J/OL].改革与战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1006.C.20221024.1640.002.html.

  [9]沈梓鑫.科教兴国与创新驱动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8-03(3).

  [10]胡鞍钢,王洪川.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之路路[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21020.001.

  [11]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22-

  08-31)[2022-10-30].http://www.gov.cn/xinwen/2022-08/31/content_5707547.htm.

  [12]张占仓.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EB/OL].

  (2022-10-20)[2022-10-30].https://new.qq.com/rain/a/20221020A06J0L00.

  [13]从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的科学认识及正确处理[J/OL].学术探索.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3.1148.C.20221023.1645.002.html.

  [14]刘垠.新时代新征程自觉肩负起科技改革发展的使命责任[N].科技日报,2022-10-31(2).

  [15]陈佳.科教兴国人才兴邦[N].光明日报,2022-11-01(2).

  [16]张东刚.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N].光明日报,2022-10-31(6).

  [17]周小李.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N].光明日报,2022-10-

  31(6).

  [18]叶玉江.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5):589-595.

  [19]胡立彪.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强基础研究[N].中国质量报,2021-12-14(2).

  [20]何光喜.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形势、挑战与展望[J].科技中国,2022(9):8-11.

  [21]侯强周,兰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的理路分析[J].改革与战略,2022(3):97.

  [22]唐洲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光明日报,2022-10-27(8).

  [23]钟瑞添.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N].光明日报,2022-10-27(8).

  [24]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EB/OL].(2022-06-29)[2022-10-3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2/0629/c117092-32460569.html.

  [25]张占斌.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22-10-28(6).

  [26]刘立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产业链奠基、创新链赋能[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19.

  [27]王政武,郭雅玲,陈春潮.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逻辑内涵、现实困境与政策框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4.

  [28]马相东.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N].光明日报,2022-10-28(6).

  [29]张二震,戴翔.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理论内涵、引领理念与实现路径[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91.

  [30]张再杰.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N].光明日报,2022-10-31(10).

  【该文原载《改革与战略》2023年第1期,第1-11页 作者:张占仓,二级研究员,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河南省社会院原院长】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