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丹: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是我省“十大战略”之首,实施这一战略,不仅需要大量领军人才,也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在此背景下,对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高质量推进“技能河南”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强基础、优结构
我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高素质技能人才肩负着把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任,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技能河南”建设不仅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强人才供应基础,还要持续优化人才供给侧结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目前我省技能人才占比和高技能人才占比相比上述目标还有差距,通过“技能河南”建设,使我省技能人才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
扩规模、提质量
据测算,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迫切需要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提供重要人才支撑。我省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源强省,技能人才存在着总量不足、技能素质总体不够高等现实问题,我省近年来连年面临“技工荒”的困扰,技工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超过2。“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既要扩规模也要提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建机制、增活力
要激发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崇尚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的热情和活力,有必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目前,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我省企业长期以来对高技能人才重引进而不重培养,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由于待遇、职称评定、工厂环境等原因又留不住,要想吸引和保留高技能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技能人才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必须进一步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倾向,突出技能贡献,目前我省企业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技能薪酬分配制度的设计上已有所探索。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高质量推进包括了上述基本内容:一是从技能人才的供给侧而言,加强和保证人才的供应源,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优化,确保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符合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二是从技能人才的需求侧而言,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校企融合、技能竞赛等方式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三是从动力角度而言,通过建立完善机制更好地激发技能人才的活力。
“强基础、优结构”需要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随着我省产业布局的调整,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急需的新兴专业。其次,提高职校的办学质量,河南职校数量虽然多,但高水平院校相对偏少,在双高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需要提质。第三,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发布机制,监测和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准确掌握地区、行业的人才资源情况,定期发布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目录,为政府、企事业单位高质量建设技能人才队伍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急需紧缺工种类社会培训机构发展,精准滴灌,实行订单式、项目制技能培训,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紧贴市场需求的技能。
“扩规模、提质量”需要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合作,动员各部门力量确保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与质量都得到提高。首先,激发企业进行职工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全员持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企业与职校的联手,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资金补贴。其次,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制,指导企业自主开展技能岗位人员定级、晋级评价,支持院校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实施“1+X”证书制度。第三,技能类职业评价实现全覆盖,改变以往我省缺少涉农技能培训及评价机构、培训工种多是低培训成本专业的局面,“技能河南”建设要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重点做大做强一批省级人力资源品牌,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助力乡村振兴。第四,积极组织和参与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鼓励行业、企业、院校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
“建机制、增活力”需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激发技能人才的职业热情,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风尚。首先,实施《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使技能要素的价值在工资结构中得到体现,探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计划,推动企业技师与工程师待遇贯通。其次,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开展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贯通,让高技能人才也可以“揭榜领题”,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第三,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加大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吸纳,推动高技能人才在公务员招录、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等方面分别与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享有同等待遇。第四,加大对技能的社会认可,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中原工匠的风采,对在世赛、国赛、省赛中表现优异的选手及单位进行表彰奖励,让更多的能工巧匠竞相涌现。
【作者: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贾丹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JC05)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