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新顺: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的思路与对策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2-03 17:2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郑州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有利于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

    一、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郑州号称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从京广陇海铁路“十”字形交叉,到“米”字形高铁,再到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在积极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被赋予河南省枢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源,致力于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示范区。

    (1)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到“米”字形高铁的形成

曾经开封能够成为都城和省会城市最大优势是水运。隋炀帝为了各方面的原因,开凿了著名的大运河。当时,开封成为大运河的中转基地,向西将各种货物运往洛阳,向北则可以直接运往幽州。元朝迁都北京,无需绕道开封。在清朝统治的末期,推行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开始修建各种铁路,中国传统的漕运逐渐被铁路所取代。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曾经向比利时贷款修建了由卢沟桥经郑州到汉口的卢汉铁路,以及由开封经郑州至洛阳的汴洛铁路。1906年,卢汉铁路改称为京汉铁路,并全线通车。1908年年底,汴洛铁路也全线通车,后来汴洛铁路又向东修建,改称陇海铁路,就这样,京汉、陇海铁路便在郑州交会,让郑州由一个交通落后的中原小城,一跃成为中部铁路“十”字形枢纽。

    (2)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物流枢纽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和载体。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时,殷切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指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始终坚持“货运为先”的航空运输发展战略,沿着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提升了郑州航空物流的国际影响力,2019年郑州成为唯一入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2年郑州再次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业务范围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等河南特色品牌,境内外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为河南融入“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发挥了坚实作用,郑州基本形成铁路和公路的“米”+“井”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并构筑了以郑州为中心(核心)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格局,走出了一条“因交通而兴,因交通而优,因交通而强”的跨越发展之路。

总体看,虽然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如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尚不完善,影响了枢纽体系整体效能的发挥;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发展滞后,集疏运体系“邻而不接、接而不畅”现象仍然存在;综合交通枢纽间有效协同运作水平较低,设施共享共用程度不够,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不高;新技术、新模式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推广运用有待加强,枢纽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不高。

    二、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对策建议

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和一体化组织的主要载体。“十四五”期间,郑州要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加快构筑黄河流域东西向“一字型”大通道和 “几字型”综合运输走廊,培育郑州中欧班列枢纽城市。同时,加快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打造开放通道枢纽,带动郑州高质量发展。

(1)加快建设以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航空货运枢纽为中心的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形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①积极推进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一是织密完善枢纽航线网络,强化海外货站支点,畅通空中经济廊道;设立异地货站,优化地面集疏运体系,增强货源集聚功能,形成“空地双网”高效协同、相互支撑的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保通模式。二是完善空空中转业务流程,形成国际与国内、单航司与多航司,多品类货物集拼互转模式,强化枢纽网络功能。三是优化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定位,建成空港陆港两港引领、“空、陆、铁、水”四港联动的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综合国际交通物流枢纽。

②持续提升郑州国际铁路枢纽地位。一是加快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二是推进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设,建设国际陆港及第二节点,建成中欧班列集结调度指挥中心,提升国内国际资源要素聚集力、整合力、配置力,带动现代物流、高端制造、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会展商务等集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③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一是建设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深化班列运邮试点,加强与武汉—鄂州、长沙等邮政快递枢纽联动发展,打造全国邮政核心枢纽集散口岸。二是建设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大幅提升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能力,基本建成以小麦、玉米、稻谷、油料等为重点的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速由“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转变,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

(2)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有效衔接,构筑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实现物流降本增效提质目标。

①大力发展货物多式联运。推进大宗货物和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建设,扩大铁水联运规模。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运单互认标准与规范,推动国际货运单证信息交换,探索国际铁路电子提单,逐步普及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运单。加快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强化不同运输方式标准和规则的衔接。深入推广甩挂运输,创新货车租赁、挂车共享、定制化服务等模式。推动集装箱、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筐)等在不同运输方式间共享共用,提高多式联运换装效率,发展单元化物流。

②不断推进专业化物流服务。强化郑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功能,完善综合货运枢纽冷链物流服务设施,加强不同运输方式冷链设施衔接,补齐集配装备和仓储设施短板,推动铁路集装箱冷链服务模式创新,强化分级分类质量监管,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推动大宗货物储运一体化,推广大客户定制服务。优化重点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组织,提升交通运输对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的服务支撑能力。

③整合优化郑州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构建泛在互联、柔性协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交通系统。加强智慧云供应链管理和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精准匹配供给需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交通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3)以“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统筹推进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现“四路协同”集聚发展。

①着力提升“空中丝绸之路”辐射能力,持续实施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谋划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开放试验区,打造引领河南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创新的新引擎。

②着力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整合陆港资源、统筹班列开行,不断增加集疏网点,发展冷链物流,打造数字班列,形成中豫班列“一核多极”联动发展局面;加快建设中欧国际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信息中心、国际集装箱租赁交易中心和郑州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成为全国五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

③着力推动“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在发展跨境电商上持续发力,尤其是借助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永久落户郑州,努力织就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

④着力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积极发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提高通江达海能力。积极实施贾鲁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郑州港国际内河航运中心,积极对接淮河经济带、长江经济带。

(4)积极申报郑州“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提升国家物流枢纽承载能力。

一是以经开区或高新区为载体,申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二是以郑东新区为载体,申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提升郑州国家物流枢纽承载能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发挥枢纽资源集聚和区域辐射作用,带动制造、商贸等产业集聚与物流融合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当前,郑州正处于抢抓机遇、拉高标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聚焦“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紧紧围绕“枢纽+开放+产业+平台”发展思路,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放大拓展“四条丝路”立体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实现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着力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仝新顺,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社科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推动枢纽能级巩固提升加快形成枢纽经济研究(2022JC06)”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