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回声•乡村振兴丨王勇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辟“二十大回声”专栏,集纳专家学者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研究阐释关注热点问题,深化学术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
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强调高质量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注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乡村旅游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为指导,自觉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指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1.乡村旅游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实现低碳、绿色、生态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体现。一是从乡村旅游产品内涵上讲,乡村旅游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传统村落及农业文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价值追求,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文化社会生活智慧,无不闪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光芒,而这些恰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文化吸引要素,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卖点”,乡村旅游要挖掘、展示、传承、发展与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阐释好中国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发展观,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二是从乡村旅游发展方式上讲,低碳、绿色、生态发展是乡村旅游的必然选择。中国古人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敬畏自然,与自然和睦相融,旅游被称为“无烟工业”,乡村旅游更是强调营造乡村生态环境,追求低碳生活、绿色生产,强化环境保护,严禁大拆大建破坏原生态,杜绝污染工业下乡、工业“三废”排放与生活白色垃圾污染乡村环境,实现旅游者在碧水蓝天的田园意境中享受优雅乡村慢生活。乡村旅游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乡村旅游产品中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传承好、展示好、宣传好、发扬好,把绿色、低碳、生态理念贯彻到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服务全过程、各领域。
2.乡村旅游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致力于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双提升。旅游的本质是服务,旅游服务是旅游服务人员依托旅游设施、设备为旅游者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一种劳务,其中既有物质创造,更是体验创造。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消费的核心是文化符号,旅游服务本质上是帮助旅游者消费文化符号、产生文化体验的一种劳务。乡村旅游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追求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协调统一。一方面,乡村旅游要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文化契合性与消费舒适性相统一,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设施、设备和物质产品,为旅游服务的开展提供物质支持与硬件保障,同时让旅游者有一个良好的物质消费体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文化产品生产,提升旅游者的文化消费体验质量。要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在乡村建筑和相关物质产品上,包括传统工艺与技艺、乡村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理念的外化、物化、固化到“吃”“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相关物质产品与场景布设中,同时做好文化演艺与旅游者参与项目,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文化魅力、提升乡村旅游“精神”产品消费质量。
3.乡村旅游要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依靠人民办旅游,办好旅游为人民。乡村农业是“主业”,农民是“主人”,农耕乡土文化是“主流文化”。乡村旅游要凸显“农”字和“乡”字,农民最有发言权。农民应该是乡村旅游的“主体”与“主力”,不应该是乡村旅游的“旁观者”,不应该被资本势力“边缘化”。很难想象没有农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如何保持鲜活性,没有农民要素的乡村旅游如何不“空壳”。乡村旅游要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依靠人民办旅游,办好旅游为人民。一是把农民要素设计到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文化展示过程中去,在产品中彰显“人”的要素。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呈现,是“人”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呈现。农民是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展示者,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是乡土文化,一定要展示当地农民群体的生产、生活智慧和农民群体的人生哲学与社会理念。二是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与运营发展要注意听取农民的意见,征得农民的同意,吸引农民参与其中并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与农民的利益和关切息息相关,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维护他们利益的方式与途径,没有农民的热情与支持,乡村旅游就没有群众基础,持久发展也不太现实。三是尊重农民权利,维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强化依靠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维护和提升农民权益的思想,在开发运营乡村旅游过程中切实关切农民的关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农民乡村旅游知识和相关意识、理念的培训指导,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民主决策和开发管理的素质能力。要提升农民保护乡土文化的自觉性,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投入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尤其是发挥乡村“能人”、基层干部、“新乡绅”群体、农村党员等“先知先觉”群体的作用,以“先知先觉”带动“后知后觉”,搅动“不知不觉”,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推进农民“现代化”建设。
4.乡村旅游要坚持“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理念,建设客主共享的“精神家园”与“心灵港湾”。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中国是中国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核,推动文旅融合,发掘乡土文化,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精品,让旅游者在体验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丰富旅游者的精神世界是乡村旅游义不容辞的责任。乡村旅游要树立“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理念,建设客主共享的“精神家园”与“心灵港湾”。一方面,要强化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乡村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特点,一个方面体现在乡村旅游产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品类繁杂,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层面的多样性上,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但总的来说,文化性还是旅游的基本特性,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和关键所在。乡村旅游在产品形态上经历了农家乐、乡村休闲发展阶段,正在朝着乡村度假和乡村旅居阶段发展,产品开发的重点也逐渐从感官刺激这种浅层次消费向生活体验这种深层次消费转变,在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质量的增长空间,向满足精神消费需求转变,越来越强调文化消费与精神满足。乡村旅游要注重文化内涵建设和文化品位提升,为旅游者构筑舒身养心、增智修神的“心灵港湾”。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文化传承质量。要以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为载体,加强乡村文化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强化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丰富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把乡村打造成当地居民的“精神家园”。以乡村文化旅游激发农民保护、传承、弘扬、活化利用优秀传统的自主与自觉,增强乡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民们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是因为家乡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建设更美的家乡,家乡美是因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宣传。要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民团结和睦的粘合剂,追求美好生活的推进剂,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乡民情系家乡的精神寄托和建设家乡的力量源泉。
5.乡村旅游要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念,提升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其实,我国的乡村旅游最初很多是基于“扶贫”目标发展起来的,利用偏远落后地区保留下来的优质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实现产业“造血”,改善乡村产业状况、推进乡民就地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乡村旅游为农村农民减轻贫困或摆脱贫困做出了巨大历史性贡献。新时代,乡村旅游也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民全面富裕的重要途径,应该承担起“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责任,缩小城乡差异,提升低收入家庭与群体的收入水平,在建设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不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群体掉队。一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不可否认,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共服务水平,无论是产业发达程度还是居民就业与收入水平,城乡之间的“剪刀差”现象还十分严重,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消费,引导城市资本下乡、产业下乡、优秀人才下乡,无疑还是乡村旅游非常重要的职能。交通的便利与信息化发展让这种流动更加便利,乡村不断改善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条件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加速度。乡村旅游要更加积极地引入优质经济资源、吸收先进发展理念、发展前沿旅游业态和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打造投资热土、兴业乐土,提升产业层级和发展质量,增加区域产值与综合影响,减少或消除城乡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差异。二是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当地农民创业就业,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成效不太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旅游的脆弱性弱点暴露无疑,乡村旅游也在经历“寒冬”。很多地方是政府信心足、投入大,项目建设以“输血”为主,社会资本进入少,市场主体分散,缺乏有“造血”功能的骨干企业,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由于岗位不稳定、收入无保障,乡村旅游的岗位对当地农民的吸引力不高,很多人都纷纷外出打工,乡村“空心”严重,一些前段时间颇有起色的旅游项目有的也“凋敝”了。乡村旅游要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类型,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拉长适游期,提升旅游产业的韧性与张力,让旺季常在、游客常来,增强旅游岗位的吸引力与旅游收入保障性,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创造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二、以高质量乡村旅游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旅游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从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旅游的要求看,乡村旅游要坚持“产业性”与“事业性”相统一、“私立性”与“公益性”相统一、“效率性”与“公平性”相统一、“资本利润”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旅游产业自觉融入当地发展,在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当地乡村高质量发展。从乡村旅游的性质与特点来看,乡村旅游是以乡村风光美、文化美、生态美、社会美、生活美、人情美为主要旅游吸引和赖以发展资源的,旅游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与乡村综合发展质量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乡村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全面融入、积极推进乡村高质量是乡村旅游市场主体的必然选择与自觉行动。因此,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在微观上主要体现在旅游企业和相关供给侧市场主体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产品,并获取合理的经济回报,相关利益群体利益得到保障,旅游者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对乡村旅游产品满意度高;在宏观上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实现乡村旅游的宏观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乡村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突破产业局限、行业局限、微观经济利益局限,自觉融入乡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谱写一首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1.做好“文旅农融合”文章,提升乡村旅游的乡村产业协同力。文旅农融合是推进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间互融共生、互补互促,形成产业合力的重要举措,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特别是“田园综合体”等概念的提出促进了文旅农融合模式化发展。一是以旅兴农,促进农业“延链”增效。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农业兴则农村兴、农民富。然而传统的农业则存在发展粗放、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市场回报低等问题。搭乘乡村旅游的发展快车,农业可以走集约化、精品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发展观光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副加工业出,跨越“一般大宗农产品”生产的羁绊,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推进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让农产品变身旅游纪念品、礼品和特色商品。二是以旅彰文,促进文化“出圈”提质。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且有较强的开发价值,但存在着分布分散、资源单体存量小、影响力小等问题,对文化资源内涵与价值认识不足,有些“宝贝”的内涵与价值“鲜为人知”。发展乡村旅游,很多形似“落后”“荒废”与“凋敝”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说、仪式、活动、技艺和一些“司空见惯”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重视和保护,被作为旅游吸引物挖掘、展示出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拂去历史浮尘,作为旅游产品走进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让远方来的旅游者“受教”获益,文化得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乡村旅游品牌因文化而熠熠生辉。三是强化旅游引领,促进“三产”协调。文旅农融合的目的是“共营共享”与“借力合力”,提升乡村旅游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旅游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文旅农融合的格局中,农业是基础,文化是核心,旅游是载体,整体上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旅游者,或者说主体是旅游者,在产品形式上主要是旅游产品或具有旅游特色的产品,发展路径设计、区域发展规划、产品与服务体系构建、品牌培育与市场宣传等都应该发挥旅游的引领作用,包括具体的消费场景的布设、自然人文环境的打造、产品结构的布局、特色主题的树立与维系等工作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协同机制和政策安排。政府或者有关运营主体应该着力消除部门分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协调不力等不利因素,强化一盘棋思想,增强一致性和协调性,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2.打好“文化康健”牌,提升乡村旅游的旅游消费牵引力。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重点从物质性满足向精神性满足转变,从满足低层次感官刺激到高层次文化体验转变,旅游消费满足逐渐从解决“有没有”问题到解决“好不好”、“精不精”问题转变,反映到具体的乡村旅游,体现为从观光旅游、农家乐向乡村度假、乡村旅居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与健康,注重体验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故宫博物院文创、河南电视台《唐宫夜宴》等为代表的“新国潮”出圈,提升了人们对文化旅游的关注,随着大健康和全民健身观念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肆虐,拉高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文化和康健成为旅游消费新趋势。乡村有良好的田园生态、健康的纯天然绿色食品、传统的慢生活风尚和丰富的乡村文化传承,是舒缓身心、修身养性的理想去处,乡村旅游要做好文化游和康健游,引领旅游消费新风尚。一是在乡村旅游文化方面,要增强乡村文化旅游的文化消费拉升力,用优秀传统文化拉升旅游文化消费层次、品味。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产品生产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否则产品售卖不出去企业就赚不到利润。为了吸引大众游客,一些旅游企业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中担心“曲高和寡”无人问津,或为了迎合部分消费群体相对较“LOW”的消费情趣,简单化、娱乐化、“矮化”“空壳化”甚至庸俗化文化资源内涵和品位,形式上花里胡哨、热闹非凡,看上去好像十分“喜闻乐见”,但却空洞无物,或寡淡乏味,在热闹与嬉笑、娱乐与舒畅之后并无“提升”与“进步”,有“趣味”无“回味”。乡村旅游要敢于在文化内容上去触碰“高深”,挖掘一些看似“曲高和寡”的“严肃”主题,把经典、深邃却对人的精神世界有触动,对人的发展有“教益”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呈现出来,看似“不合时宜”,却可能成就“非凡”,缔造经典。二是在乡村康健旅游方面,要坚持大健康理念,把乡村传统体育项目与中国传统康养文化结合起来,突出“传统慢生活、康养新时尚”主题,引领旅游消费新风尚。乡村康健旅游不是简单地回归过去,重拾传统,而是用现代都市生活状态在屏蔽掉其不利于身体康健的因素后结合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与健体理念,在乡村地区构建一个“新”的康健生活理念与空间。比如,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接地气”“聚人气”的农舍,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自然原始的田园风貌、健康的传统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和传统的体育项目,比如民间拳术等。把前沿的康养理念、康健理论及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产生活、养生哲学交融在一起,来一次现代与传统的交汇融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萃出崭新的康健旅游理念与实现路径,呈现在“诗与远方”的乡村空间里。
3.念好“无痕设计”经,提升乡村旅游的和美乡村塑造力。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乡村旅游规划先行,乡村旅游规划要遵循科学规律、遵从相关政策,因地制宜,与乡村整体发展规划、建设规划与产业规划相协调,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相一致。“无痕设计”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隐含着中国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遵循客体环境规律,注重人文设计,倡导生态循环与保持传统文化内涵,强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零破坏建设,低强度开发,保留乡村肌理,与生态环境互融共生。一是在乡村旅游项目设计建设中要注重传统乡村原貌和文化资源遗存的保护与复原,将有特色的自然与文化元素合理调配到乡村旅游项目中来,既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和旅游经济发展要求,又尽可能地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二是将地域文化、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与建设技术、形态结合起来,对遗址遗存进行场景复原复建,让新建建筑和环境场景成为展示传统文化与工艺技艺的展示平台。三是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彰显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乡村旅游设计要体现传统文化的源流和乡土文化的特色,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乡土文明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将乡村生态环境和田园风貌保护与生活设施的便利化、现代化、健全性结合起来,把乡村建得既田园风貌突出、乡土文化气息浓郁、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同时又旅游接待设施功能完备、设施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功能齐全,既满足旅游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需要,又保留乡景乡情、乡风乡韵、乡味乡趣,留得住碧水青山、记得住乡愁。
4.下好“赋能乡村振兴”棋,提升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推动力。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旅游,是以乡村为吸引物开展的旅游。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的“催化剂”,乡村振兴成果也会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一个方面要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要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也要自觉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进程中寻找动力源泉、发展基础,环境支持与发展保障,依托欣欣向荣、兴旺发达的新农村产业,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活力十足、魅力四射的乡村文化和山清水秀、林木苍葱的乡村生态寻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引导农民兴业创业,提升村民经济收入。提升居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是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有了合理的、有保障的收入,才能保留乡村人口,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才能得以维系,乡村振兴才有“人”的基础。要保障村民在乡村旅游中的主体地位,要吸引村民就业、保障村民权益,要扶持村民创业、兴业,勤劳致富,要强化村民技能培训,提升村民综合素质,“鼓口袋”的同时“富脑袋”。二是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乡土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同时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公共事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移风易俗、和睦乡里、推进乡村文明、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中的作用,把传统乡村文化与新乡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旅游文化设施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满足旅游者乡村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借助乡村旅游运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相对于传统农家乐以个体户或农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产业化的乡村旅游都有组织机构和运营团队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运行、管理、推广、销售,负责旅游服务的组织与实施,对人、财、物、信息等管理要素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乡村旅游运营往往与当地政府、村集体和农民联系在一起,对乡村治理有一定的影响。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吸引农民参与、与村集体合作协同、帮助建立乡村治理团队、提供乡村治理培训等方式帮助乡村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四是推进乡村旅游与所在乡村协同发展。乡村旅游要有战略思维、全局观念,有担当意识和使命责任,主动融入乡村振兴进程中,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治理等方面贡献旅游力量,把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人才引进与培养、文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营建与乡村相关建设结合起来,把旅游设施建设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与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实现客主共建共管共享的目标。
5.唱好“客主共享”戏,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生活锻造力。一方面,乡村旅游对乡村的影响已经从以前的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经济扶贫”到现在的建设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已经从“经济”层面扩展到乡村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产业振兴、乡村治理、共同富裕等各个层面,乡村旅游对乡村建设影响的战略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全面性日益明显,乡村旅游在改变着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改变着乡村社会结构与村民生活状态,“现代化”浪潮伴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扑面而来,乡村旅游塑造乡村生活形态的趋势悄然形成。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从传统的乡村观光、农家乐到现在的乡村度假与乡村旅居,乡村旅游从原来的浅层次的具象欣赏向深度体验、享受乡村生活改变,为城市居民打造有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印记,同时又有现代的舒适便利性的旅居、度假生活形态成为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工作重点。乡村旅游要充分考虑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自然、文化与科技、建筑与氛围等要素,为旅游者打造一种异于都市生活又高于都市生活,有着传统乡村生活风味又高于传统乡村生活的高品质生活形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哲学与现代新式生活的便利与舒适的完美结合。乡村旅游要迎合现代人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寻味乡愁的美好追求,以乡村民宿为基点,通过发展“民宿+”,将景区、餐饮、休闲、社交、健康、养老等旅游元素串接融合在一起,实现乡村文化个性十足、人文艺术设计“潮味”十足的高端乡居生活体验。并通过游客把这种生活新形态带回其“第一生活空间”,提升其生活品味、品质,通过乡村旅游影响当地乡民,提升他们的生活情趣与层次,发挥乡村旅游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的功能,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倡导的那样,“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王勇强,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