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永: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2-06 16:43

  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焦裕禄精神,不仅给兰考人民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焦裕禄精神被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焦裕禄精神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亲民爱民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当时兰考县有一辆车,但焦裕禄从来不坐车。他常说“车不是个好东西,隔块玻璃,群众跟你说话,光看见张嘴听不见声音,双方干着急。还因为它跑得快,步行的群众跟不上,给咱们拉大了距离,脱离了关系”。他不顾疾病缠身,与兰考群众一起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风雪肆虐之时,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为群众送救济粮款。焦裕禄同志坚持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着对群众的那股亲劲,学习焦裕禄“亲民爱民”精神,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再次诠释。

  焦裕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光荣传统的生动弘扬。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是“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容。在焦裕禄纪念馆,展示着焦裕禄同志生前用过的物品,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衣服、鞋袜补了又补,只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脚板在兰考跋涉了方圆五千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习近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作出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焦裕禄精神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诠释。科学求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要义,是焦裕禄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裕禄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焦裕禄经过调查研究,找到造成兰考百姓“穷”的根源就是“三害”:风沙、内涝和盐碱。长期以来“三害”一直得不到解决,是因为兰考还存在第四害,那就是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病害。他认为改变兰考面貌的主要问题在于改变人的思想,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思想。他说:“要想战胜灾害,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断然是办不好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想根治‘三害’,必须查清它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我要亲手掂一掂兰考‘三害’的分量。”“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是焦裕禄科学求实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

  焦裕禄精神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的鲜明品格。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面对兰考的困难状况,他坚定地表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焦裕禄在给开封地委的报告中写道:“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干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让兰考焕然一新。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秉承的优秀品质。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短短470多天里,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等方面践行了无私奉献。焦裕禄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不许因公徇私、占公家一点便宜。大女儿焦守凤中学毕业,焦裕禄给她提出了三点要求:一不留县城,二不留机关,三去劳动强度大的地方,锻炼身体和意志。焦裕禄无意间听说儿子焦国庆看“白戏”,就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告诫他不能搞特殊,还让他还回了戏票钱,并亲自主持起草了《干部十不准》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搞特殊化。“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学习焦裕禄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说,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焦裕禄精神是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焦裕禄精神内涵丰富,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

  (作者:刘海永,开封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