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有: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高水平建设的七点建议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2-07 14:41

  近日,河南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继2021年10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之后,在省级层面对河南自贸试验区升级建设再次做系统部署。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升级承载着建设标准再提升和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重任。在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动河南制度型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程中,贯彻省委决策部署,需要瞄准主要领域、重点任务、关键环节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

  一、加快构建和完善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的配套政策制度体系

  河南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省政府就紧紧围绕“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出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大改革专项总体方案》及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等五大服务体系建设专项方案,为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规划出全新底色,为改革创新搭建起“四梁八柱”。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将全面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重要支点,朝着建设制度型开放先导区、高能级国际物流枢纽、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的目标稳步迈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紧紧围绕“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全面推进、提质跃升”,以研究制订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升级建设专项方案为引领,探索新的试点,争取新的突破,加快构建和完善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的配套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制度创新走在前列,筑牢自贸试验区2.0版高水平建设的“四梁八柱”。

  二、着力推动构建高能级开放发展平台体系

  持续强化各类开放平台建设,优化平台运营模式,提升平台载体功能,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以高能级开放平台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强海关和口岸体系建设,促进郑州经开综保区、新郑综保区和郑州片区等开放平台融合发展,加快申建更多功能性口岸及特种口岸落户郑州,不断提升建设运营水平。加快推进开封综保区、洛阳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运营模式,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保税经济,促进保税中转、研发、维修等多个领域和业态创新发展,高起点封关运营。鼓励自贸试验区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围绕全力推进郑州片区建设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开封片区加快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洛阳片区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创新生态体系,构建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加强数字技术运用,持续放大开放平台带动效应。

  三、深度对标对接最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围绕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对标对接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开放政策制度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切实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契机,积极对接RCEP国际经贸规则,深入研究《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经贸新规则,在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全面发力,在探索更加开放透明的外资全流程服务机制、完善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创新发展保税经济、优化跨境贸易通关时间、畅通出口新通道、探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等多个方面,积极主动运用,开展首创性探索、集成性创新,加大压力测试,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四、加快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持续推进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坚持科技与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大力支持三个片区把制度创新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立足片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深化郑州片区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建设方案、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洛阳片区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和以开放促发展思维,大力支持三个片区进一步围绕产业链条、聚焦企业关注、持续加大境内外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不断聚集。持续完善资本、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保障机制,构建财政、金融、产业等经济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聚焦“集群强链”发展枢纽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经济形式,夯实产业配套基础,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和发展能级,加快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五、强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对标境外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园区,对接国内先进自贸试验区,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着力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持续提升投资领域开放水平。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竞争中性、透明度、争端解决等方面,逐步加大压力测试力度,持续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转型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跨境投融资创新,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持续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进一步健全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强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六、以“全域自贸”理念推进创新发展、协同联动和开放合作

  坚持以“全域自贸”理念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协同联动和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大范围放大政策制度红利的溢出效应。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积极争取设立河南自贸试验区空港新片区,进一步完善河南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布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建设首批河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与河南省域内其他功能区块协同联动,坚持制度创新共试、改革赋权共享、政策措施共用,形成优势叠加、联动创新、融合发展新局面。持续扩大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交流合作,发挥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作用,有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国家双(多)边合作交流平台,扩大与东盟、日韩、中亚、欧盟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双向经贸合作领域,推动河南自贸试验区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变,协力构建河南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新局面。

  七、全力构建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的实施保障体系

  加强省级层面对自贸试验区2.0版高水平建设的组织领导,省自贸办要强化对建设工作的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督办考核,压实自贸试验区片区所在地的主体责任,合力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建设。建立“省委统筹、部门支持、市(县、区)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完善制度创新容错机制,鼓励大胆试、大胆闯。优化复制推广机制,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丰富制度供给,优化复制推广的机制方法,增强复制推广实效。以法律法规顶层设计为引领,建立健全以改革创新为导向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实施环境,集全社会之力为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赋权赋能。

  【作者:梁洪有,博士、副教授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2022JC49)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