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忠:试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2-08 14: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谈到中国古代法制时,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十一个坚持”上,仔细体会这“十一个坚持”,不难发现,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间有着不能分割的联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撷取中国古代法制蕴含的部分思想和理念,目的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所具有的内在关系。

  “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西周时期开创了把礼和刑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的模式,“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荀子将儒、法两家思想融为一体,倡导“隆礼重法”,主张礼法兼治、德刑并用,“治之经,礼与刑”。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总书记指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管仲“令顺民心”;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文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等,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法律思想的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为根本目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无不体现出对人民的重视。

  “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无讼、和合”,是儒家德治思想的理想追求。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礼之用,和为贵。”《周易》记载:“讼,终凶。讼不可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我国有14亿人口,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打官司,那必然不堪重负。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法律主张,要求当权者注重教化、以身作则,谨慎用刑、防止滥用刑罚。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德主刑辅”,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在此特别强调了古代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思想。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先秦法家提出“援法断罪,罪刑法定”的思想,这是世界上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最早记载。习近平法治思想包含“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等内容。总书记指出,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思想。《礼记》记载:“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尚书》记载:“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论语》记载:“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些表述是古代恤刑思想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的保护。”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签署特赦令,对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罪犯予以特赦,彰显法治精神。

  除此以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联系还包括:“兼爱非攻、相爱相利”的外交策略与“以法治方式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人先正己、以吏为师”的选人用人观与“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环保理念与“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忘战必危、明法治军”、“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军事思想与“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等等。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会贯通起来,可以帮助我们吸取历朝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在民族复兴进程中保持文化发展的自信、定力和活力,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姜保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本文是中国法学会2022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