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我国城市GDP30强格局变化中显示出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2-15 17:22

  在2022年这样的特殊年份,中国城市GDP30强完成经济增长总量达512712.32亿元,占2022年全国经济总量(1210207亿元)的42.4%。其中,24座城市经济总量超万亿元,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等7座城市经济总量超2万亿元。从全国城市GDP30强格局的演绎中显示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第一,在中国城市GDP30强内部角逐中中西部地区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活力。由于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对全国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大家都经历了非常不容易的一年。所以,与2021年的中国城市GDP30强相比,全国2022年GDP30强中没有出现新面孔。但是,2022年中国城市GDP30强内部的格局仍然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其中,重庆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4城,武汉则实现了对杭州的超越,福州、泉州也超过了济南、合肥,升至全国第18、19位,西安超过了南通、东莞,升至第22位。

  在这种格局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实现位次跃升的城市中,重庆、武汉、西安均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说明国家在推进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显现出较大的活力,也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沿海地区仍然在全发展大局中保持明显优势,但是,被超越的广州、杭州、济南等沿海城市除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特殊性之外,也确实显示出自身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的部分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加快调整步伐。

  第二疫情防控形势与各城市内部创新驱动动力影响其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位置。2022年,重庆GDP缘何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4城”?福州、泉州、西安节节攀升的支撑主要受哪些要素影响呢?GDP30强城市位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因素。比如,广州市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比较大,当年GDP只增长了1%,而重庆市2022年受疫情影响相对比较小,GDP增长了2.6%,这种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本来差距不大的两个城市位次就发生了变化。但是,2023年,疫情防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为降低,广州市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是肯定的。究竟到2023年底,谁能够占据中国城市经济总量第4城,现在还不好判断,2022年重庆市GDP毕竟才超越广州市290亿元,也就是1个百分点的经济总量。

  福州、泉州、西安三市GDP之所以能够节节攀升,主要支撑是两个方面:第一,这三个城市2022年当地受疫情影响比较小,均没有出现较长时间静默状态;第二,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到位、通过创新驱动培育的新增长点比较活跃、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充沛直接相关。这三个市2022年GDP分别增长4.4%、3.5%和4.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为创新驱动的基础逐步提升之后,这些城市的发展活力充足,未来将持续较快发展。

  在全国GDP万亿元城市的后备队伍中,地处沿海地区的常州、烟台是GDP即将进入万亿元城市最热门的候选城市。2022年常州GDP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达9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3.5%;烟台GDP为9515.86亿元,同比增长5.1%,两个城市GDP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发展动能比较充裕。今年初,常州、烟台两市均提出2023年GDP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冲刺“GDP万亿元之城”。如果2023年这两个城市能够正常发展,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应该是大势所趋。

  第三,在各地“拼经济”热潮中要高度重视稳中求进。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确实都在想方设法“拼经济”,可以说各有高招,充满新的智慧与希望。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看。我们认为“拼经济”热潮中要注意以下三大问题:第一,注意投资、进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协同推进,互助发力,不能够过分依赖某一个方面的力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现在,部分地区对投资高度重视是对的,但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影响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都拥有比较充沛的新动能,而不是仅仅依赖某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发力,尤其是不敢过度依赖投资超高速度增长促进当地经济较快发展。只有“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才有利于当地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第二,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要从长计议,在依赖科技创新支撑当地高质量方面要加快形成当地的创新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第三,在救楼市的过程中要科学笃定,稳中求进,不敢冒进。要充分注意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距离城镇化率70%的转折点已经很近,而且沿海地区多数省市城镇化率已经在70%以上,比如江苏省为73.94%,广东省为74.63%,未来将进入城镇化速度减缓状态,加之我国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的重大转折点,未来城镇人口增长会出现重要变化。所以,救楼市过程中,不适应再大操大办,要充分论证当地居民住房实际需求情况,不要过度期望再通过过去演绎多年的房地产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激发发展活力,整个房地产行业在不少城市可能已经进入软着陆阶段,要审慎行事,以免在救楼市过程中形成新的更大的发展包袱。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