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平:以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都在全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南京、西安等全国10多个城市正争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入场券”,以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科技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历史欠账、传统观念制约等原因,虽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但与经济总量世界第2的位次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仍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短板。可以说,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兴省步伐,抢占发展制高点,既是补短板强弱项的现实需要,也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抉择。
一、我国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协同有待优化,部分政策亟待调适
一是职能协同有待优化。创新相关的人、财、物等制度由人社、财政、组织、科技等机构制定,而创新体系与创新能力则分别由科技、教育、发改、工信、国资委等机构主导,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配置,部门之间协同性差,甚至相互扯皮,致使科技创新效率不高,个别省份教条僵化或手续繁琐制约科创人才正常流动。二是职称和荣誉政策亟待调整。科研人员是否在美国一家公司创办的SCI等数据库上被收录,成了中国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能否被西方数据库收录成为职称和学位评定,乃至院士评审和学术荣誉评审的标准。同时,我国当前的职称和荣誉评定体系中,仍然普遍存在唯论文、唯学历等“五唯”评定导向,忽视科研人员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如央视多次报道的“兰考蜜瓜”被广泛种植于河南、山东等地,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价值,成为当地脱贫的支柱产业,但培育人员却因现行职称政策而长期未能解决职称问题。三是现有政策对创新成果保护乏力。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屡禁不止,“侵权易、维权难,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突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一个农作物种子,屡被侵权却因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保护措施,企业被迫自行成立打假部门,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二)基层创新生态基础薄弱,企业缺乏创新活力
一是基层科技部门效能受限。县区级科技局大多被并入工信等局委,人员编制和经费拨付被整体缩减,县区级科协经费严重不足,更有县区科协主席直言科技经费拨付次日即被收回,只为体现拨付痕迹,广西每年人均科普经费不足0.3元的县区比比皆是,基层科创科普工作受到极大限制,基层科技部门效能受限是制约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是规上企业研发强度偏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强度只有1.4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研发投入规模排名全球50强企业我国只有2家,2021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中,我国仅4家机构上榜,美国、日本分别达到42家、29家。三是企业创新投资总量不足。我国企业研发投资占全球总量的7.2%,远低于美(38.6%)、欧(27%)、日(14.4%)。这些差距导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民营企业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9年。
(三)科研投入强度不足,成果转化和核心技术自研率较低
一是我国科研投入强度不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4%,投入强度不仅远低于美国(3.45%)、日本(3.26%),更是远低于以色列(5.44%)、韩国(4.81%)的数值(2020年数据)。从投入结构看,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首次突破6.0%,达到6.03%,但相比发达国家普遍15%以上的水平仍然差距很大。二是研发成果转化率不高。从专利数量看,2020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居全球首位,接近6.9万件,超过美国的5.9万件、日本的5万件、韩国的2万件,但从转化率角度看,专家推算中美两国的专利转化率分别为6%和50%,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比重较低。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1993年—2018年,我国持有的美国发明专利累计为7.3万件,美国持有的我国发明专利累计为24.5万件,是前者的3.3倍。2021年,我国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占进口总额的22.8%,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远高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依赖。
(四)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比例不高,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比例不高。2020年,我国全时研发人员为522.3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509.2万人年。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所急需的工匠数量严重不足。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而德国、日本等国高级技工占比达到50%和40%。二是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我国高校整体实力与英美日等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学科实力上,中国目前只有10个“冠军学科”,而且这些学科均来自工学领域。反观美国,他们有35个“冠军学科”,内容涵盖了工学、理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三是高学历人才占国民总数比例较低。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在全国14.1亿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人口占比不到4%,经济大省河南现有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198万人,仅占河南总人口的2.1%。
二、我国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部门协同能力,逐步完善政策体系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能力。进一步厘清相关政府机构的分工与职责,清理、废除不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各项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调整并完善相关的人、财、物管理制度,使之适应创新体系建设、研发以及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要求。山东、河南等省设立的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建议国家层面也相应设置国家科技创新委员会,统一协调推动我国科创活动。二是改革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变革现有的以西方SCI、CSSCI等数据库收录为评判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同时,优化职称和荣誉评定体系。在职称评定、荣誉评定等导向上,要向创新人才倾斜,鼓励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写在创新一线上,改革“五唯”导向,优化现职称和荣誉评定体系。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调动科创人员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全方位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竞争力。
(二)夯实基层创新生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一是强化基层科技部门职能。增强县区级科技局和科协的人员编制、经费拨付、科创科普场馆等配备,切实保障基层科创科普工作的开展实效,以基层科技部门力量的增强有效提升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二是持续提升规上企业研发强度。引导国有企业提高研发经费投入水平。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科技部门按比例共同出资设立联合专项资金,建立长效稳定创新投入机制。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牵头创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行业骨干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实施研发经费投入奖补政策,对研发经费投入达到一定额度的规上企业进行奖补,使更多“市场主体”成为“创新主体”。三是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满足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构建引领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推广研发贷、人才贷、成果贷、专利贷等科技信贷产品,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民营企业提供长期限、低成本的融资支持。优化提升民营企业创新支持政策,建立科技、教育和税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培育好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孵化再到应用落地的创新生态体系。
(三)加大科研投入强度,提升成果转化和核心技术自研率
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强度是体现科技创新的最核心指标,大幅度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是我国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持续提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做好基础研究。二是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率。打通研发机构、企业专利的转换通道,推进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推动中试基地和创新载体建设,改革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加快培育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健全科技经纪人队伍,真正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将专利加快转化成企业效益。三是提高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将国家科研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彻底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培育社会研发机构。在关键领域统筹整合科研力量,不断提升重大创新工程建设效益,增强国家科技战略攻坚能力。
(四)提高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数量,进一步做强高等教育
一是提高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数量。着眼于国际一流高端创新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舍得花大力气,不惜下大成本,人才引进不仅要引进个人,更应重视引进团队,注重做好人才服务配套工作,为高端人才来华工作营造好良好氛围;实施华籍人才回流计划,充分利用国人的家国情怀,探索实施华人华裔人才回流计划或其他合作方式。大力推广职业教育,改变对职业教育“投入低”和技能人才“收入低”的现实,改革教育与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唯学历论,营造“淡化学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二是做强我国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状并未根本改变,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把科教融合作为办学强校、改革创新的基本方略,以科促教、以教促科,积极构建相互衔接、彼此支撑、整体推进的科教融合实施体系,全力探索我国创办一流大学的创新之路。三是持续推进教育强国战略。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激发教育活力,提升各级各类学校育人质量,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作者:张祝平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决策咨询课题《河南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22jc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