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辉: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河南现代农民培育的五个维度
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到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农民的培育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通过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能力、改善农民文明素养、转变农民精神风貌等五个维度培养现代农民,能够为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长期的城乡发展失衡,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依然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难题,而“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压舱石”。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脱贫攻坚战略的实现扭转了部分河南农村农业发展落后的状况,在衔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稳固河南粮食生产大省地位的同时,河南省依靠现代农业科技提升传统农业种植业,加快全方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奠定产业基础。同时河南省积极深化农村社会、文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支撑体系。而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不仅仅是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推进农民“人”的现代化,激活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关键是培育新型的、与现代农业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农民。通过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能力、改善农民文明素养、转变农民精神风貌等五个维度培养现代农民,从而全面激活现代农民在实施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
普及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在河南传统农业发展中,农业种植方式和技术主要来源于农民长期的农业生产经历和代代相传的农业经验,经验性农业是当代河南农民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来源。但经验性农业受到农民个体认知和种植经历的限制,难以精准地掌握农作物生长规律和习性,增加了农业种植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农业科学,缺乏现代农业科学支撑的农民制约了河南农业生产效能的提升。同时在经验性农业生产模式之下,现代科技素养的缺失也制约了现代科技在农村社会的普及和推广,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所需的大量科技在河南农村难以得到推广。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开展农民农业科技普及,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实现农民从经验性农业到现代科技农业的转型,能够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效能。
培育职业农民,增强农民市场意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依然是河南农村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生产种植的市场导向意识不足,农业生产中“跟风”种植现象严重,造成河南农村中普遍存在种植结构单一、种植规模较小、现代农业科技难以大规模应用、农业生产效能较低的现状。河南通过建立职业农民的培训体系,引导农民参与职业院校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着重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提升农民参与农业市场竞争的能力,引导农民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从而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改变传统农民“重生产、轻经营”的状况。并且引导农村从传统小农生产到与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的合作生产转型,引导农民利用自有资本之外的市场资源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以独立的市场地位主体参与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并且积极拓展传统农业种植之外的其他产业经营,按照地域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自身农业和其他产业经营的内容,营造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产业基础。
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培养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能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不仅仅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同样需要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提供高效的社会支撑服务体系。高效的乡村社会治理需要激活农民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农民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受益者,同样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进程不可或缺的主体。高效河南乡村治理体系的实现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保证农民作为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地位。通过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搭建农民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平台,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平台等新方式,鼓励农民通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和农村现代化进程。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激活农民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积极性,激活农村各种资源的效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保证。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充分地保证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通过村民会议、村民议事制度,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构建农民共治共享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
深挖乡村文化内涵,提升农民文明素养。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同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武装农民,激活农村经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使农村具备现代化生活的物资条件,同时还需要推进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的齐头并进。河南农业历史悠久,农村各类传统民俗文化极为丰富,在推进农村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将传统农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新时代乡风文明相结合,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向农村,让一代代新农民能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加强对农村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为农村供给更好的、深受农民喜爱的文化产品,从而打造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现代农民文化育人环境,让一代代农民在现代优秀文化中孕育成为具备高度文明素养的现代农民。
强化精神引领,改善农民精神面貌。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样是一种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河南农业农村长期发展落后,导致部分农民形成了因循守旧的自给自足小农意识,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在发展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生态理念缺乏以及自主内生发展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强化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用现代发展理念来引导农民,引导农民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上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所带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更加积极地融入当代河南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中,激发农民创造自身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自身发展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保持一致,呈现出现代农民锐意进取、不断革新的崭新风貌。同时在其价值引领中也需要打破小农意识的局限,强化现代农民的大局意识,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聚河南农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的精气神。
【作者:黄光辉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研究(2022JC39)”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