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推动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熔铸成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永恒坐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的新要求,对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具体路径。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常态化长效化拓展学雷锋活动,推动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学雷锋活动贵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学习雷锋重在持久,贵在坚持。毛泽东同志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在这方面,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郭明义爱心团队”、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各地学雷锋品牌活动,其最大特点都是在于长期的坚持和延续。反观前些年部分群众针对学雷锋活动有一句议论,“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就是对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一阵风”问题的不满和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融入日常”,就是融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就会形成习惯,也就有了“经常”。“化作经常”,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做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唯有“融入日常”才能“化作经常”,唯有“化作经常”才能更好地“融入日常”,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二、开展志愿服务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集中体现
人们之所以怀念雷锋,是因为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沃土,体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普通人的善良。雷锋精神很简单、很朴实,来源于普通民众,来源于日常生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等道德准则具有内在契合性。我们身边存在的大量“活雷锋”人和事,证明这种精神就在我们老百姓中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学习时代楷模、奉献爱心善意、增强主人翁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渠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最好体现。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奉献他人,成就自我”,这也是其价值和魅力所在。“奉献、爱心、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国人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表达。
三、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面向群众需求,着力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打造更多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活动品牌,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要建设好队伍。学雷锋志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者是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化孵化,把党政群团的组织优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结合起来,发展一大批形式多样、适应不同需求、专业性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吸引各行各业人员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专业性强的专业人员加入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组织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导人们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搭建好平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这就需要平台的支撑。要瞄准不同群体需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统筹、业务互动,精准策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塑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特别要开展好社区志愿服务,推动社区专业人才和居民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引导全社会共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做大做强做优学雷锋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精准化对接志愿,使学雷锋志愿服务更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真正实现常态长效。
三是要形成好机制。《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的实施,为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法规政策支撑。要形成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有力指导、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有效衔接、人民群众所需的公益服务有效挖掘等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广应用项目化运作、“菜单式”服务等服务模式,探索运用“五社联动”机制,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要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自我管理、教育引导和褒奖激励等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不断把志愿服务引向深入。
四是要提供好保障。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一系列基础要素的支撑和保障。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乡镇(街道)社工站等广泛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拓展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参与平台。加大政府购买志愿服务运营管理和资助力度,动员引导公益慈善资源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志愿者礼遇办法,不断强化志愿服务的激励保障。要加强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各类民政服务机构规范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刘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史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