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记:以党的政治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3-09 18:40

  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也是我们党统领自身各项建设的政治灵魂。新时代,我们党把政治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绝不是无足轻重的随意之举,而是,这是有着鲜明问题导向和现实针对性的重要安排。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注重问题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的最基本经验。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强烈而又自觉的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要素和关键支点,也成为其得以进一步丰富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回顾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弊得失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新时代,立足治国理政中所涌现出的一系列矛盾和问为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同时,还以鲜明的问题意识把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首要任务,凸显出以党的政治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1.提升政治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质增效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能力集中体现为把握方向和引导激励的能力,是其它能力的驱动器。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增长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增长期进入了减速换挡期和发展动力转换期。传统增长动力持续减弱,新的创新动能不足逐渐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能否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直接影响着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创新能力决定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了适应、把握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和活力,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显然,培育和激发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开展的中心工作,也就是要实现对人为物役的超越“人为物役”进而走向人的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从技术层面看,需要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同时还要注重解决社会流动机制问题。从社会层面看,培养创新能力就是要讲政治,需要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提升自身政治能力来引领驱动,从而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来激发创新活力,进而推动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提质增效。

  2. 强化政治认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赢得实效

  政治认同主要是指民众对一定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一定程度上来说,政治认同决定着政治道路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由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抢得发展先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近代社会率先发展起来的利益集团,近代社会的制度、规则和秩序自然也就被打上了西方国家的烙印。西方国家的强势地位在政治制度方面尤为明显,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一度被吹捧为“普世模式”,在许多国家广受推崇。作为迈向现代化进程相对较晚的国家,我们党应当引导民众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西方在局域空间和历史时序的差异,我们国家可以借鉴西方民主法治中的合理因素,但不能也完全没有必要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因为在局域空间上存在有一个地理差异性问题,在历史时间上存在有一个发展秩序和与时俱进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借鉴吸收人类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当然,受历史传统和治理习惯的影响,我们的民主政治道路,长远目标有余而阶段目标不足,总体框架有余而具体方略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细化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方略和实践策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进而使他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3. 汇聚政治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凝心铸魂

  政治共识主要是指基于一定政治制度视域下而形成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导向,在文化领域集中体现为特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和思想共识。当今中国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实现民族复兴大任对凝心聚力的共识需求与部分民众思想分化的矛盾。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增强大众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问题来着力解决民众的思想分化问题。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到极端“左右思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干扰和危害,用辩证思维化解各种矛盾和分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政治导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另一方面要在对立中寻求统一,探寻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大共识,引导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维护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群众幸福的共同利益,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上来。凝聚政治共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既有助于创立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中国理论”,避免在理论上的无谓无畏争斗,又能够在实践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助于引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坚决规避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

  4. 筑牢政治根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普惠共享

  人民立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时刻关注民生需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尽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但是国家的发展目标却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历史逻辑,历史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展目标才能设定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一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提出自己所能够完成的任务。为此,国家一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条件,来循序渐进地满足民生需要。比如民生和民主两大问题就应该有一个解决的顺序问题。“肚子”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就急于去解决“嘴巴”问题,一些不如意者就会张开“嘴巴”大骂“肚子”还没有吃饱的社会现实问题,这种思路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很有可能引发社会动乱。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不能讲民主,而是要在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去推进民主。民生是人心,民生也是政治,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蛋糕”能不能分好不仅是社会建设领域的焦点问题,也是事关国家政治根基稳固的根本问题。谋民生之利、解百姓之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新时代社会建设领域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5. 坚定政治信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造福民众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障,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人类文明的新阶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其核心理念是要把自然作为具有生命、权利和价值的共同体,以绿色发展为基本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政治信仰。随着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的逐步推进,意味着人民们会增加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无疑会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随之而未来的,就是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与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人们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转变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树立绿色发展思维,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导向,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他指出,“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作者:李心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清源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本文系河南兴文化工程研究专项项目“河南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2022XWH08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及其重要价值研究”[21BDJ002]的研究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