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③│赵增彦: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3-15 10:47

  编者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大省,河南肩负“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怎样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河南落地生根?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怎样扎实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日前,河南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全省社科界理论研讨会,11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这一主题,从理论体系论述,到实践层面指导,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发言内容,敬请垂注。

  今日刊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赵增彦的发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新在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世界性潮流、普遍性趋势;实现富强、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美好向往。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中华民族苦苦求索的伟大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志士仁人为此进行的言必称“欧美”的各种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探索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已有基础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紧紧围绕新时代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在思想理论认识上不断深化,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阐释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加强大的前进动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九项本质要求、五条重大原则、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六个重大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内在辩证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根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12个方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领域工作所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比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等等。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突破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奋斗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全面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发展战略、世界观方法论、战略部署、实践要求、目标指向、世界性意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初步构建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既包括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所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更包括并主要表现为新时代所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战略支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是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南。

  二、新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道路是理论的实践途径,道路是理论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新征程上,党和人民究竟走什么道路?毋庸置疑,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新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同时也是实践要求。这一明确概括,为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五大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现代化新道路,就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多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新道路,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现代化新道路,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重大世界贡献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三、新在展现了不同于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推崇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坚持变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强大精神动力、宝贵优良传统与制胜重要法宝。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新”体现在与苏联、东欧等其他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相比是有重大创新的。突出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新”体现在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相比是有重大发展的。1979年12月6日在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关于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问题时,邓小平将“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新”最重要的方面体现在与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蕴含着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以及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交流互鉴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彻底摒弃了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为中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以及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彻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美国化”的迷思,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现代化崭新图景,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拓展了路径选择、树立了借鉴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本文系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伦理精神研究》(21&ZD030)、河南省哲社规划委托重点项目《“五个必由之路”的理论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2022DWT009)、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重要论述研究》(2022BDJ001)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推荐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①│李庚香: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151516”,走好现代化河南建设的5条新路子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②│赵士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