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敏:深刻领悟“大思政课”内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3-21 14:38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对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为思政课的守正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此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思政课”作为新的育人形式,相对于传统思政课来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现有的思政课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大视野、大空间、大情怀的大思政课新形态,突破了传统思政课的局限性,从而使思政课更具高度、温度和广度。因此,将“大思政课”落脚在“大”上,更能精准把握“大思政课”的重点,理解其深刻内涵。

  一、“大思政课”要彰显大视野的高度

  “大思政课”的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向而行。因此,“大思政课”要与时代脉搏、社会发展、国际局势同频共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心系“两个大局”。思政课绝不能困于象牙塔之中,而是要将其置于历史视野和世界变局之中,追溯历史发展的浪潮,立足国际局势的变化,彰显思政课应有的高度。

  (一)“大思政课”的“大历史”视野

  历史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历史蕴藏着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智慧,是人类社会发展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对于青年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大思政课”要将“四史”串联起来,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通过不断加强“四史”的学习,有助于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能够更加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大思政课”的“大变局”视野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科学判断。持续了三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催化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推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期。立足当前形势,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必须呼应大的国际变局。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讲,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而是危与机并存。因此,“大思政课”要彰显世界格局,把握中国在“大变局”中的国际定位。同时,思政课要以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姿态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认识当今国际局势变化,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大思政课”彰显“大空间”的广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大思政课既要深入思政小课堂,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要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之中,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构建出“思政课程之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联动”“课堂-校园-社会-虚拟相融合”的多维育人格局,在小课堂和大课堂的结合之中讲好这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一)大思政课的“大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决定了思政课之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第一,思政课之间的纵向联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大中小学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思政课根据教育的不同层次之间,按照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纵向联动。既要考虑不同层次思政课理论知识之间的衔接,也要考虑学生不同年龄段对同一教学主题在难易深浅方面的把握。

  第二,思政课之间的横向联动。在同一个层次的思政课教学中,各门思政课之间,尤其是在高校的各门思政课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在教学中,如果一位教师终身只负责一门思政课的教学,则很难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去把握理论的深度、高度与广度,很难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比如,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师,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课的内容,就讲不深、讲不透马克思主义的哪些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哪些具体实践,在哪个历史时期相结合,产生了哪些中国化的成果。同样,如果不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与政策”这几门课的内容,也讲不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联动。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高校要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联动的平台和长效机制。思政课上既可以运用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知识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其他课程也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进行阐释和指导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取得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二)“大思政课”的“大融合”

  思政小课堂中传授的理论需要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中验证。“大思政课”之“大”,就在于它是对思政小课堂的扩展,它强调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广泛全面地了解社会现实,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检验真理、锤炼品格的作用。因此,“大思政课”要突破只在课堂上讲的局限性,不能拘泥于专职教师讲授,要广泛整合各类育人资源,调动校内校外以及线上线下的育人主体,实现“课堂-校园-社会-虚拟”“四域融合”的育人大格局。

  三、“大思政课”要彰显“大情怀”的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只传授理论的课程,更是一门充满家国情怀有温度的课程。新时代承担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理应勇担时代重任。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塑造青年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塑造好“小我”,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一)“大思政课”的“大责任”

  只有心怀责任才能走得更远。青年人才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和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汇聚起广大青年学生的磅礴力量。青年时期正是塑造三观“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时代责任教育,强化学生的使命意识尤为必要。学校思政课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要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国家的发展伟业之中,以新时代的新思想为指引,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二)“大思政课”的“大担当”

  中国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正做到了胸怀天下。从国内层面来看,“大思政课”洗涤心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从国际层面来看,“大思政课”是展现中国大国风范的名片,不仅承担着教授理论知识的职能,还肩负着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责任。在思政课堂中,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筑牢思想根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总之,“大思政课”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形成以思政课为主平台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理论创新,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大思政课”作为传统思政课的新发展,在内涵上强调大视野的高度、大情怀的温度和大课堂的广度,构建多维联动、多域融合的育人大格局,“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彭慧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蔡瑞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