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数字化赋能河南省非遗国际传播的多模态平台探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全面推进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和跨文化认同,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近年来,高速迭代的数字化技术赋予了文化国际传播新的时代要求和任务。使用新技术新媒介构建超越文化差异和文化隔阂的多模态国际传播新范式,用听得懂、能接受的表达讲好中国故事,用融通中外的新表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增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的结晶,凝聚了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和独有的精神标识。河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保留了大量的非遗文化资源。根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项,位居全国前列,此外省级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因此做好河南非遗的国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途径,对加速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国家对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同期河南省政府启动了全方位建设数字河南的重大决策,其中就特别强调了全面加速推动非遗传承等的数字文化工程。过去十年间,河南省的非遗工作在名录体系完善、非遗制度建设、传承能力提升、非遗分类保护和非遗传播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河南非遗的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基础。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速度、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出现新的转向,语言、图像、动作、声音等多符号和多渠道的互动交际模式已成主流。非遗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多模态语料库研究,以国际传播的多模态符号要素为研究内容,无疑为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思路,为非遗国际传播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建构指引了新方向,为实现河南非遗的精准化国际传播,为推动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促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文化国际影响力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1.河南非遗国际传播的多语种翻译检索平台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遗存和文化名片,河南非遗文化中丰富的情感表达、多彩的艺术表现形态和多样的文化符号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其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等特点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中更易唤醒受众的民族记忆和历史记忆,为促进更深层次的文化共鸣和文化认同提供厚重的人文基础。其提倡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平等对话的文化价值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对河南的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有着时代意义,是当代非遗的发展趋势和关注热点。目前,河南省非遗文化的数据资源采集、归档分类与建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成果丰富,但涉及非遗国际传播的数据挖掘和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非遗的国际传播离不开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和文化认同,因此,非遗的翻译就显得格外重要。最近几年,河南省委外办与中国外文局联合开展的“河南地方特色文化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项目,包括了非遗文化翻译的术语库建设内容,开启了河南省非遗多语种数字化工作的序幕。河南高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展了非遗国际传播数据库建设的科研工作。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以书籍、报刊等纸媒为主要媒介,聚焦于以文字+图片等单模态传播模式或文本翻译研究进行论述,而且国际传播翻译研究语种较为单一,中英类翻译研究多,非通用语种的资源丰富度不够。再者是各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资源相对分散,存在数字化程度不高、展示方式参差不齐等问题,缺少区域性资源共享和开放的互通平台和标准化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遗国际传播参与者的能动性和互动性,也限制了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效能。
因此,依托数字化技术,建设可用于跨文化对比研究和分析的多语种、多模态语料数据和翻译检索平台,既有助于高效整合和深层次挖掘河南非遗国际传播和翻译的资源,又能作为河南非遗国际传播数据的储存库和共享库,为河南省非遗文化的翻译和国际传播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实践依据。
利用智能化语料库和术语库管理工具对多语种语料进行对齐处理和术语的标准化提取和标注,平台可实现对多语种非遗文本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进而对语料数据进行中外双语对齐,最终形成格式统一的数据库资源。非遗国际传播的研究者、从业者和受众可通过检索端口进行关键词搜索和多语种句对检索;通过开放的API端口获取非遗数据的实时抓取、分析和清洗,用户可在平台上对数据进行浏览、检索、翻译、校对等操作,有效地保证了非遗语料的客观性和完善性,帮助使用者提高国际传播中语言翻译效率和质量,为河南非遗的国际传播提供多语种翻译的搜索引擎。此外,平台也可作为非遗国际传播从业者和研究者交流的互动平台,依托其海量的数据储存在平台上开展国际传播的学习交流和实践。
2.河南非遗国际传播的多模态数据交互体验平台
数字化技术赋予了非遗国际传播叙事的新范式,从单模态叙事到多模态叙事的转变给叙事文本、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叙事视角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除了电子文档、图片等文本内容外,能反映非遗的传承人技艺、创作过程、创作环境等多模态的音视频、3D、VR等多模态语料大量涌现,数字媒体技术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多模态的国际传播数据平台是在传统数据平台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不仅将全新的多模态数字化内容纳入数据储存和处理的范畴,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虚拟现实技术突破各种模态的边界,与多语种数据平台贯通融合,打造一种全新的国际传播环境和内在生态机制,实现非遗的展示、体验、互动、教育等多重环节和立体场景,使非遗国际传播从单向走向双向和多维度感知,构建超越时空的沉浸式模拟在场交流,突出非遗跨文化和跨国际传播的全样态、全面化展示和多元化接受。
多模态数据交互体验平台是采用C/S和B/S架构的基于webGL和PC的开放式平台。使用三维建模、三维激光扫描、多视角三维影像重建等技术,对非遗多模态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处理和储存。利用webGL和PC端虚拟仿真工具,将非遗的传承人、创作环境、创作流程、作品以情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构建一种多感官的共享场域和认知空间。PC工作站与无线VR头盔和手柄结合,创造一种360°无死角的VR+AR互动场景,加上语音、动作等唤醒模块,对传播角色、场景和交际流程等进行人性化的选择和设置,以仿真+沉浸式的媒介叙事,构建虚拟而又融入感十足的故事空间,对非遗文化所要传递的复杂信息进行视觉和感官等多模态的图解和重构,使非遗文化国际传播从单调、被动传达变为丰富、主动的受众接受,进一步增强非遗文化符号的记忆和文化价值的认同。
3.河南省非遗国际传播的多模态平台的应用
由多语种翻译检索平台和多模态数据交互体验平台构成的河南省非遗国际传播的多模态平台应用研究是综合了数字技术、语言研究、语料库研究和国际传播学研究的跨学科尝试。
首先,河南非遗的多语种翻译检索平台对文本和图片等电子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性的归类和颗粒化处理,多语种的文本平行对齐语料可以为非遗国际传播提供语言使用和研究层面的数据资料,使用者通过对术语、句对的检索和对比,进行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语言、翻译、文化等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基于平台的标准化语料的大数据分析,使用者可以在国际传播和交流中进行翻译质量评估,提升语言使用的标准度。
其次,整合后的大数据储存平台,可实时更新河南非遗的最新内容,实现非遗内容可持续的数字化保护和储存。同时,数据平台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能为非遗的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数据共享的服务,丰富而规范的多语种文本检索和API记忆库对接服务,为非遗文化的国际宣传、对外服务、国际旅游和商业出海等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再者,多模态数据交互体验平台使用openGL技术,将虚拟体验场景嵌入网页,把非遗的多模态内容最大限度地进行还原,让体验者在互联网环境下体验河南非遗的丰厚内涵,形成多样化的感官共振,充分激发体验者的互动参与主动性,以一种全新的实践方法,实现“在场”交互的文化体验和文化共鸣。
最后,多模态平台为河南省非遗国际传播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利用海量的多语种语料资源和新技术平台,丰富学习者的非遗国际传播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强化学习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大数据挖掘知识、计算机技术、国际传播等交叉学科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虚拟仿真的教学环境为学习者营造了超越时空限制的学习场所,多场景的VR资源让学习者能身临其境地体验非遗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基因传承,增强学习者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交互的体验过程也大大增强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和国际交际能力。
总之,非遗国际传播多模态平台设计、构架和应用是数字化赋能非遗的研究新尝试,从元数据储存、处理和共享,到多模态数据的仿真重现,到非遗国际传播新叙事的设计,再到非遗国际传播的教学等一系列的综合应用,是河南非遗故事和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构架的有益探索,也为非遗国际传播的全景式认知模式和河南非遗数字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作者:王鑫,郑州轻工业大学讲师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揭榜挂帅”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XWH229】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