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甫:河南实现“两个确保”基础优势与路径建议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3-24 16:50

  2021年9月7日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在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确保”(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河南实践。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两个确保”谋划了现代化河南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河南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今后河南30年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是河南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河南实现“两个确保”的基础优势

  历史上曾经浓墨重彩的河南大地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到了由大到强、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关口,实现“两个确保”有利条件众多、现实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巨大。

  (一)多重战略叠加为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劲动能

  河南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多重国家战略既各有侧重、功能不同,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抓住了事关河南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都有了引领带动和有力支撑,河南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战略格局更加完善,河南将迎来国家战略叠加红利释放和收获期,进一步促进由过去的人口红利、要素红利,向国家战略叠加红利转变,这必将为河南带来创新开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利好政策,厚植更多区域发展优势,进一步激发实现“两个确保”的新动能。

  (二)产业体系完整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河南省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产业配套能力强,自2004年以来经济总量连续18年居全国第五位,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种类的199个,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85%,具有明显的产业基础优势。河南已经拥有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轻纺、现代化工等19个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22.4%,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面对新发展格局,河南必须充分认清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增长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引领性、成长性和坚韧性,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为河南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强大的实力保障。

  (三)厚重的文化历史为现代化建设聚集新活力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厚重的文化是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要资源和独特优势,将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优势,是锚定“两个确保”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以中原文化凝聚建设现代化河南的磅礴伟力,以文化创意创新支撑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河南、谱写中原出彩新篇章的战略选择。近些年来,河南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古都文化为依托,将传统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不断探索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文旅产业逐步释能复苏、激发新动能。随着“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旅融合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加快形成,文化需求更会成为内需的增长点,文化资源更会成为发展的动力源,文化魅力更会成为河南的竞争力。

  (四)交通枢纽优势为现代化提供了后发赶超的机会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河南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巩固区位交通优势,培育枢纽经济优势,提升对外开放优势,综合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为实现“两个确保”集聚了强劲势能。2021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208.1亿元,比2020年增长22.9%,高于全国进出口增速(21.4%)1.5个百分点,历史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2021年,河南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中西部第二、全国第10位。自2012年以来,河南外贸进出口长期保持中部第一。河南虽然地处内陆腹地,却将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转化为强劲有力的后发赶超优势,比较优势越发凸显,为河南实现“两个确保”创造了条件、赢得了主动。

  二、河南实现“两个确保”的制约因素和短板

  河南实现“两个确保”,在发挥优势长板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正处于调整转型的攻坚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在发展基础、发展动力、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等突出制约和短板。

  (一)创新能力弱影响发展后劲

  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也是河南实现“两个确保”的核心支撑,当前区域竞争呈现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态势,而河南创新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实现“两个确保”的关键制约。2021年,河南省生产总值58887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而研发经费仅1018.84亿元,虽然比上年增长13.0%,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有1.7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2.44%)的71%。

  (二)营商环境不优影响高端要素集聚

  营商环境是集聚高端要素的磁场,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区域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近年来,河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但在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人文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制约“两个确保”目标的实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布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1》显示,河南营商环境排全国第10位,不仅低于沿海省市,也低于安徽、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份。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行榜上,郑州居29位。

  (三)龙头带动作用小影响发展动力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近年来战略地位日益提升,但首位度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相称,对省域发展影响力大而引领带动力不足,成为制约“两个确保”的重要因素。在经济首位度上,2021年,郑州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1.6%,在全国经济总量前9位的省份中,城市首位度仅居第6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倒数第6,中部倒数第1。在人口首位度上,2021年郑州常住人口占全省的12.9%,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倒数第3,中部倒数第1。

  (四)人均发展水平低影响现代化进程

  河南作为发展中的内陆大省,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人均经济指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实现“两个确保”的突出短板。一是人均GDP低。2021年,河南省人均GDP为5.9万元,与全国人均GDP8万元相差甚远,位居全国第22位。二是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2021年,全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399元,仅相当于广东、江苏、浙江的四成左右,山东的2/3左右。三是居民收入低。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万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1%,居全国第24位、中部倒数第一。因此,要实现“两个确保”,必须努力保持一定的追赶速度,加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先进省份的差距。

  三、河南实现“两个确保”的路径选择

  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是一个有机整体,推动河南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要明确、工作方案要聚焦,要坚定党建引领,夯实从严治党,打破路径依赖,做好直道冲刺、弯道超车和换道领跑,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坚定党建引领夯实从严治党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两个确保”,要求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创造性地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河南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二是不断完善风险预警。强化风险预警,是维护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安全、实现“两个确保”的现实需要。强化风险意识。要清醒看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我省发展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二)聚焦优势领域加速直道冲刺

  聚焦优势领域提质增效,高效推动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挖掘潜能,加快优势再造,加速直道冲刺,实现加快发展。一是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聚焦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模式提质、链条重塑、空间扩展和品牌培育,加速传统产业通过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再造新优势,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坚实有力支撑。二是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在区域经济布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实施消费升级行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加快推进消费提质升级、下沉扩容,积极建设全国消费中心、全国商贸物流中心。

  (三)深挖转型潜力加快弯道超车

  积极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构建,把握区域竞争全面重塑趋势,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深耕优势领域,深挖转型潜力,加快弯道超车,实现转型发展。一是充分发挥郑洛南“1主2副”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全力提升郑州中心城市能级,聚焦提升对郑州都市圈及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加快洛阳副中心建设,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坐标全国争先进位,增强一流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放大先进制造、生态屏障、历史文化、交通枢纽等优势,高质量引领洛阳都市圈建设。高质量建设南阳副中心城市,狠抓项目强投资,激活消费扩内需,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保持高强度创新投入,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提质。二是实施高水平新基建体系建设行动。把握智能化基础设施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安全可控的发展趋势,推进5G网络规模部署,探索天地一体化、6G等未来网络布局,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实施枢纽能级巩固提升行动。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地位,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由核心引领向多层协作转变,构建“1+3+4+N”多层级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力争换道领跑

  抓住新赛道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突出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链接高端,外引内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力争换道加速领跑,实现跨越发展。一是实施郑州都市圈建设行动。拉高标杆,发挥优势,围绕“1+8”郑州都市圈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新空间格局,以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更大气魄,打造面向国际竞争、支撑中部崛起的高能级现代化都市圈。二是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行动。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机遇,以数智化、绿色化、自主化、可控化为方向,推动全省产业进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三是实施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行动。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坚持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努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五)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增强科技硬实力、经济创新力。一是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增强科技硬实力、经济创新力。二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省。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挖掘内需潜力、增添发展动能的重要支撑。要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六)切实加强社会文化建设

  一要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和社会稳定之基。高质量的就业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二要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河南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高校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多措并举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书香河南。三要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是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建设健康河南的有力保障。四要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五是有序推进文化建设。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的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要重点做好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加速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做大做强文旅与文创产业等重点工作。

  【作者:于善甫,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河南高校智库联盟副秘书长 本文是202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河南实现“两个确保”的实践路径研究》(2022ZT21)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