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淑静: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必须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其中,“坚持人民至上”,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的“历史经验”上升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层面。这一理论升华,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文化、实践与时代逻辑。深刻领悟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之源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之源。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842年,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坚决维护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一切国家的穷人”的利益。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鲜明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不同于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的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从事物质生产生活的“现实的人”才是历史的前提。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同时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离开人民群众,历史将不复存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文化之源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但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且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人民至上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文化之源。
人民至上、以民为本等理念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宁的根本,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民本主义思想。《论语》中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管子》中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与《淮南子》中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都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为邦本”的认知,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文化根基,与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人民至上”上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民为邦本”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的典范。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取得成就之源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正确回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百年犹未老,世纪正青春,最主要的就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以创新理论指导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坚持人民至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创造了巨大历史成就。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28年艰苦的革命岁月,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打土豪分田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得到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兑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带领人民迈上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十年取得了伟大变革,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坚持人民至上、在实践中不断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具有绝对性。同时,受认识广度的有限性和认识深度的有限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也不能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它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又具有相对性。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基于“人民”这一核心概念,构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等一整套人民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孜孜以求增进人民福祉,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内外形势、回应人民群众现实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立足人民、扎根人民,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等人民中心思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新征程上,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将“坚持人民至上”贯穿到思想与行动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淬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者:郝淑静 单位:红旗渠干部学院)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