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推动农业由大变强,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中国特色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深入的阐述,其中立足国情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大国,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条件并不优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也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具体表现在:农民数量与农村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自然物质资源匮乏、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中国农业生产与经营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生产率有待提高。由于土地集体所有与小规模家庭经营的传统存在,小农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在未来长时期内都将是中国农业农村的基本国情。因此,继续以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为抓手打造新型小农经济,实现小农经济的现代化转型,达成人口规模巨大的农民阶层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保障。
打造服务规模化的现代小农产业体系
中国虽然不能走西方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但是可以在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的服务规模化,打造优势、特色与具有品牌效应的农业产业。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继续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建议,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施小农户生产托管促进工程。土地托管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规模效应与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发展出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新型农民合作社,这样才能保障服务领域涵盖到农业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其次,调动与整合各部门的相关资源,大力发展加工、储藏、信息化、数字化等服务,形成集约化与可持续的服务供给模式,不断夯实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基础。最后,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以土地托管形成的规划化与集约化为依托、以各地特色为依据,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优势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以河南为例。河南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地,种养业与食品加工业是河南农业的强势特色产业。近两年在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河南农业以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产业优势区为重点,融合了从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生产性服务、机械加工、仓储、物流、信息推广、休闲观光、金融支持、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品牌的创建与宣传等一二三产的各个环节,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使服务规模化效应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构建宽领域专业化高素质的农业人才体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想推进小农经济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拥有一大批能够带领广大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才以及构建能够培养出这种能力的人才体系与机制。但是目前的困难在于人才返乡扎根土地的意愿不高,真正愿意在农村发展的大学生不多。针对于此,一方面,继续发展高质量的农业教育,大力支持涉农高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性新型人才,加强涉农高校与农村地方的合作,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桥梁;另一方面,不仅产业发展要进行融合,如今的农业农村发展更是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如乡村教师、健康卫生人才、科技人才、经济与管理人才、组织治理人才、人文研究人才、文化旅游人才、规划建设人才以及生态治理人才等等。只有培养出宽领域、专业性、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才能构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全产业链体系。而在此过程中,乡村对人才本身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强,形成从产业到人才、人才再到产业的正向循环。
除此之外,还要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农民这一阶层本身上下功夫,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农村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农民职业基础培训等,以培养技术能手、电商等专项人才与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河南省从2018年开展的新型农民职业创业创新大赛暨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就是为了带动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
发挥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新时代光芒
2022年7月18日,在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农耕文化是指农村与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与文化习俗。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的农耕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素宇宙观与自然观的指导下,中国的农耕文化具有几大突出的特点:一是连续性;二是地域性;三是多元性;四是针对性与狭隘性。针对于此,深入挖掘、传承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并让其融入、助力新时代小农现代化发展,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要让农耕文化在实体与非实体两个层面中都真正“活”起来,不仅需要加强对农业遗迹、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特色村落等有形农耕文化的保护力度,而且还需要让无形农耕文化资产继续滋养乡土社会,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真正惠及每一位农民。《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力争全省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60%,建成100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另一方面,要挖掘特色农耕文化并使之产业化,推动乡村文创、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建立。2022年,河南省遴选出20个具有丰富文旅文创资源且基础好、活力足的村作为首批“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村,发挥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与产业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将茶文旅的“浉河模式”、沟域经济的“栾川模式”、美学引领的“修武模式”进一步向全省推广。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可以成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化指导。
构筑权责清晰的多层次立体化乡村组织体系
结合十九大报告与二十大报告,乡村治理组织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心骨”。中国乡村组织架构是由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共同构成的。长期以来,如何处理农村基层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彼此的权责界限一直是困扰乡村各项组织运行和发展的难点。2021年6月1日开始的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明确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依法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独立运营”。如此一来,我们就厘清了村中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边界,形成了以党组织为引领、村民自治组织管理与监督村务、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新兴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组织体系。
其中,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最为关键。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加强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既要加强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镇干部队伍,如河南省开展的“五好乡镇党委”创建工作和乡镇干部的培训工作;又要服务好农民,指导村民开展各项自治组织,规范发展一批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让每一个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好处,大大提升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建设生态友好宜居宜业的美丽新乡村
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采用小农粗放式生产与经营方式,不仅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也给农村的自然环境与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新时代,农业农村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因为事关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与美丽中国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农业农村的绿色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在2021年9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首次提出这一说法,从绿色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方面对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系统安排。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耕地,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机械化过程中逐步使用光伏、风力、水力等零碳能源;以及降低农产品加工能耗、运输能耗和储存能耗。其次,在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控制农药与化肥的用量,推广新一批高科技低毒低残留农药,同时进行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再次,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度改善村容村貌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真正实现美丽乡村这一目标。最后,完善乡村生态标准体系建设与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建设,在控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和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到有标可依、有法可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导之下,河南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打造的沿黄和南水北调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就是发展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的突出典范。
【作者:张莹,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SJDZXYB2023-02)、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