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昌:河南进一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的路径选择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3-30 13:12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进一步做强河南电子信息产业,是建设智能制造强省的目标任务、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建设数字河南是赢得未来的战略工程”,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已具备做强的坚实基础,同时还存在着竞争实力有待持续提升、规模经济效应有待深入挖掘、协作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课题组认为河南进一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需要立足河南省情,以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要求为引领,抓住“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机遇,实现河南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与提质增效,扎实推进数字河南建设的落地。课题组认为具体可以沿着以下五条路径落实推进:

  (一)稳固转型发展新基础

  要高度关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发展规律,及时对接“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信息基建投资等中部地区发展机遇,强化河南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发展。注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充分发挥5G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落实推进重点领域5G发展计划,完善5G基础网络。

  (二)培育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

  按照“强化优势产业,优化特色产业,培育关键核心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发展。支持鼓励探索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引导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创新探索5G、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发展人机协同装配、质量智能检测等新应用新模式。打造优势领域,构建发展能力根基。做强智能终端、电子材料、新型电池等三个优势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争取实现跨越发展。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领域,探索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端突破。打造特色领域,构建竞争能力基石。做优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及终端、光电子、汽车电子、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六个特色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打造规模经济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力

  要借助数字化融合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和公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技术协同创新,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实现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领域的高端突破。借力大数据发展机遇,跟踪人工智能发展前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建立完善产业集群—核心企业—边缘企业;省—市—区;政府—高校—企业等多级联动的多元化数据库,支持电子信息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安全可信的数据资源共享,充分挖掘数据深层价值,依托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融合,对接河南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

  (四)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

  要打造产品链、完善服务链、提升价值链,持续挖掘河南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依托智能终端、电子材料、新型电池等三类优势产业基础,打造高端产品链。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产业布局,推进智能终端及配套环节的延伸与拓展,逐步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依托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推动智能终端向高端化发展;依托电子元器件的采购、生产、库存、质量、物流等环节动态精准管理和交易成本降低,努力实现软硬件协同共进。借助数据化管理,完善优质服务链。依托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数据搜集、整理、标注、分析以及可视化等需求,推进大数据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应用发展。创新电子信息产业的服务模式和发展业态,探索发展智能服务、价值网络协作、开发运营一体化等新型服务模式。借力数字化融合产业转型发展前景,充分延伸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在产品销售预测与需求管理、产品生产计划与排成、供应链分析与优化、产品质量管理与分析等全流程场景中,鼓励大数据的探索应用。

  (五)打造繁荣有序产业生态

  要高度关注河南电子信息产业的要素集聚、协同发展与产业生态打造。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微观主体。发挥核心企业、龙头企业的研发主体、协同主体、使用主体和示范主体等多元功能价值作用,提升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和知识产权布局能力。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借力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整合机会。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依托三个优势产业、六个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和产业生态系统。各级地方政府及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等有关部门,应统筹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做好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配套、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的要素支撑与风险防控平台。优化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的要素保障网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等设备和工艺能力的平台化汇聚和共享,推动研发、生产配套协同的供应方与需求方的网络化、无缝隙对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水平和风险防范与管控能力。

  【作者:周纪昌,中原工学院教授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课题“河南加快推动产业基础再造的路径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JC14)的阶段性成果 】

编辑:申久燕